即使无遗传 吸烟改变基因 下一代易过敏

医句话:

医学界正探讨表观遗传学(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某些机制引起可遗传的基因表达)与儿童患上过敏症的风险关系。曾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是吸烟者,儿童患上过敏症的风险较高。另有研究正在探讨父母若常吃快餐或加工食品,是否也会导致孩子患上过敏症。因此父母的生活作息,与下一代的健康息息相关。
 

呼吸从鼻子开始

“《美国鼻科学与过敏》期刊(2011年)曾发表一项有关亚太区鼻过敏人口统计的调查,发现有8.7%的亚太区人口曾被医生诊断患有过敏性鼻炎丶鼻窦炎或花粉症。该调查也指,马来西亚的过敏性鼻炎的盛行率为7.1%,然而我认为这个数据是被低估的。如今,过敏性鼻炎的盛行率在不断攀升。

过敏性鼻炎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疾病,它对病人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可影响病人的睡眠,影响病人情绪,干扰日常活动,影响病人工作和学业表现,降低病人的生活品质。

如果问普遍大众:人体中哪个器官最为重要?他们一般会回答,是心脏,但心脏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是维持心跳和呼吸。然而一讲到呼吸,他们又只联想到肺部。但呼吸是从哪里开始的?是鼻子。

要知道,有85%的过敏性鼻炎病人是有鼻阻塞(nasal obstruction)的问题,其中有40%属重度的鼻阻塞,而45%属轻度或中度的鼻阻塞。只有15%的过敏性鼻炎病人没有鼻阻塞问题。
 
表观遗传学 探讨儿童过敏风险

此外,过敏是一种全身疾病,它不只会造成过敏性鼻炎,还会造成过敏性结膜炎丶哮喘丶异位性皮肤炎丶荨麻疹等,我们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去对待它。若以过敏进行曲(allergy march)来讨论,各种过敏症会随着一个人年龄增长而先后发作。通常我们会先看到食物过敏造成的肠胃反应,接着是皮肤上的过敏反应,即异位性皮肤炎,然后才到过敏性鼻炎。

由此可见,过敏性鼻炎是在这个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自然发展后期才表现出来的。我们却经常在病人长大到7至9岁时才开始为他们进行诊疗,实际上,这是否已经太晚了?因为过敏这个疾病在一个人的生命早期就开始发生,等到发现有过敏性鼻炎时,这个疾病已经在人体中产生变化。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多做研究的方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医学界正探讨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某些机制引起可遗传的基因表达)与儿童患上过敏症的风险关系。曾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是吸烟者,儿童患上过敏症的风险较高。另也有研究正在探讨父母若常吃快餐或加工食品,是否也会实际导致孩子患上过敏症。

现今症状更严重持久

与以往相比,现今过敏性鼻炎病人所有的症状是更严重的,且这些症状都属持续性的。其中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1.环境的污染:会增加致敏作用(sensitization)的风险丶增加呼吸道反应。

2.生活方式及室内环境的变化:可改变致敏作用的形式丶导致病人长期接触过敏原丶引发多重致敏作用(polysensitization)。

3.接触新的过敏原:增加多重致敏作用的风险丶增加过敏原之间的交叉反应,比如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的交叉反应。

4.心理压力大的生活:增加致敏作用和患上过敏症的风险。
为此,我们需要更有效丶更安全的药物来控制病人的症状,以协助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

第一代抗组织胺 长者长期用增失智风险

第二代H1抗组织胺的发展已有20年,与旧一代的抗组织胺相较,它有着更高的效力丶更长的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丶更快的药物起效速度。此外,第二代抗组织胺的使用更为安全,因为其镇静作用更少,不会造成认知和精神运动障碍,也没有抗胆碱能(anticholinergic)作用。

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第二代抗组胺药目前已是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的一线对症治疗。

病人不该再服用有镇静作用的第一代抗组织胺,因为它会延迟和减少病人的快速动眼期睡眠,使病人在白天感觉倦怠和嗜睡,减弱其注意力和视觉警惕。

现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服用有镇静作用的第一代抗组织胺会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表现,也降低成人的工作生产力并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另也有研究指出,长者若长期累积使用具有抗胆碱能活性的第一代抗组织胺,会增加其患上失智症的风险。

-
吉华南医生(Jeevanan Jahendran)
耳鼻喉及头颈外科顾问



第二代抗组织胺 不影响大脑中枢神经

人体中的下视丘中的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有着大约6万4000个产生组织胺的神经元。而组织胺及第一型组织胺受体(简称H1受体)在大脑的实际作用是调节人类的昼夜节律睡眠和觉醒周期丶加强学习和记忆丶调节体液的平衡(fluid balance)丶抑制食欲丶调节体温和控制心血管。

因此我们了解,在大脑中的组织胺,是有其实际功能存在的。与第二代抗组织胺相比,第一代抗组织胺比较容易能穿越血脑屏障到达大脑,并作用于大脑中的H1受体,以致病人出现相关功能障碍的副作用。

相反的,第二代抗组织胺如bilastine和fexofenadine,是血脑屏障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一种可以将外来物质如药物从细胞中排出的细胞膜蛋白质)运输蛋白的受质(substrate),可防止抗组织胺药物进入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此外,目前已知bilastine这个药物与大脑H1受体的结合率是最低的。”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丶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曾咏邰.2019.04.23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