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肠躁症 大肠癌风险增8倍?错!症状重叠易误诊

医句话:

肠躁症是一种慢性和复发性的疾病,目前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改变肠躁症的自然病史。医生在诊断一个人患有肠躁症之前,必须确保患者所有的症状,并非由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所引起的。尤其是大肠癌,因为大肠癌的第一症状,非常容易与肠躁症的症状混淆丶重叠在一块,千万不可将大肠癌错误诊断为肠躁症,医生有必要谨慎的为患者进行检查。

IBS:腹痛 排便异常 腹胀

“大肠激躁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简称肠躁症,是一种以慢性腹痛丶排便习惯改变与腹胀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障碍。

其诊断有赖于实际观察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而目前最新的肠躁症诊疗准则是于2017年公布使用的ROME IV准则。

-

最常投诉肚子有风

实际临床上,我发现许多患者可能不完全符合ROME IV的准则。医生们还有另一个准则可参考以协助诊断,那就是曼宁诊断准则(Manning criteria)。

然而,以我的看诊经验,以下几种症状的累积,是可以协助医生诊断肠躁症的。

1. 排便频率异常,比如每天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
2. 粪便外观形状异常
3. 排便感异常,如非常紧迫,接着感觉粪便没有排干净。
4. 粪便上有黏液
5. 腹胀(俗称肚子有风),这是患者最常抱怨的症状。


先排除器质性或重大疾病

医生有责任为患者进行正确的身体检查,比如要为病人进行全血细胞计数(FBC)丶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有时甚至必须进行盆腔或直肠的检查。腹泻者则要为其粪便进行各种检查,比如检查是否有潜血丶进行粪便虫卵检查等。

同时,医生要确保患者没有任何预警症状,其中包括体重无缘由的下降丶发烧丶直肠出血丶难治性腹泻以及任何形式的贫血。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要检查患者是否必须在凌晨起床去上厕所,因为这是不正常的,肠躁症患者很少会在进入睡眠后还会有腹泻的情况。

此外,如果一个长者到了50岁才开始发现自己有类似肠躁症的症状,医生就该为他进行大肠镜检查。如果患者小于50岁,但医生怀疑他可能患有器质性疾病(organic disease),比如其家族中曾有亲人罹患大肠癌,也该为他进行大肠镜检查。

为什么医生要如此谨慎的进行检查?因为医生在诊断一个人患有肠躁症之前,必须确保患者所有的症状,并非由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所引起的。

因此,这些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同样会导致腹泻,或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同样会导致便秘。

大脑肠道相互影响

我们接着来探讨肠躁症的发病机制,它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和途径,其中包括肠胃活动异常(dysmotility)丶大脑-肠道轴(brain-gut axis,是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信号)功能失调丶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的改变或不平衡,以及内脏过度敏感(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在此,我想特别谈谈大脑-肠道轴,它是大脑与肠道一个双向相互作用的途径,这个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丶肠胃道和肠神经(enteric plexus)。来自大脑的各种信号可影响肠胃道的知觉丶运动和分泌功能,而来自肠胃道的内脏信号(visceral signal)也可影响大脑的功能,包括影响其神经递质丶情绪和行为。

遗憾的是,医学界目前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真正导致一个人患有肠躁症,这也是为什么肠躁症是如此的难以治疗,无法根治。

1/3自愈 2/3衍其他功能性障碍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肠躁症患者的症状在1年内会消退,其实际原因不明,我们只知道他们是非常幸运的。然而,有些患者却会逐步发展出其他的功能性障碍,比如第一年他们患有肠躁症,第二年就开始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问题。或者,第一年他们患有便秘型的肠躁症,第二年却变成患有腹泻型的肠躁症。

肠躁症是一种慢性和复发性的疾病,目前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改变肠躁症的自然病史,如果长期追踪患者,你会发现有三分之二的患者依然会被症状困扰。

最重要的是,许多研究都对肠躁症患者进行了长期的追踪,发现这些患者不会患上器质性疾病,而肠躁症也不会导致患者容易患上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比如曾有一个世代研究,他们曾追踪一组肠躁症患者长达30年,结果发现少过10%的患者患上器质性疾病,但这些器质性疾病实际都与患者一开始有的肠躁症症状是无关联的。

分4类型属对症治疗

肠躁症可大致分为便秘型丶腹泻型丶腹痛型和混合型4种类型,而目前肠躁症的药物治疗皆属对症治疗。

比如腹痛或腹胀型的患者,当他们的症状恶化时,可服用抗肠痉挛药物(antispasmodic medication),如mebeverine。

便秘型患者则让他们补充纤维,或让他们服用渗透压泻剂(osmotic laxatives),如氧化镁牛奶(milk of magnesia)或聚乙二醇(PEG)。

腹泻型患者则让他们服用止泻药物,如loperamide或diphenoxylate。

我们很少会处方抗忧郁药物给患者,虽然它被列在治疗建议中,但只要医生好好的坐下来和患者谈谈,通常患者就会变得比较好。

有研究指,现今肠躁症的就诊率只有22.4%,这意味着有至少70%的患者是不愿意去看医生的,他们会自己寻找其他的治疗方法,或通过改变饮食来控制其症状。

-
拿督丘徐婉宜医生(Kew Siang Tong)
肝胆肠胃内科顾问



丹麦世代研究:易与大肠癌第一症状混淆

我们都知道肠躁症不会引发大肠癌,这是很明确的,但我想分享一个发表于2015年的丹麦全国性世代研究。

该研究指,从1977年至2008年,这31年来,丹麦国家患者登记局和丹麦癌症登记局分别记录到有5万7851名肠躁症患者,其中有407人患有大肠癌,而有115人患有直肠癌。该研究指,患者在被诊断为肠躁症后,其患上大肠癌的风险会增加8倍,而患上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5倍。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大肠癌的第一症状,非常容易与肠躁症的症状混淆丶重叠在一块,所以患者在一开始有症状时,就被错误地诊断为患有肠躁症,但实际上他们患的可是癌症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医生在诊断一个人患有肠躁症之前,必须谨慎的进行检查,以确保患者有的症状,并非由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所引起的。

肠躁症4问:该如何吃?吃了不适就别再碰

问1:肠躁症的腹痛通常发生在腹部的哪个部位?
答: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腹部的部位,没有特定部位。

问2:肠躁症患者的饮食该注意些什么?
答:这是很多病人会问的,我认为很多事情都是常识,只要你发现你吃了某些东西会引起你的不适,你就尝试避免它或少吃。我没有一个固定的清单给患者,能吃的就吃,觉得吃了会制造问题的就尽量避免。

问3:关于改善肠躁症症状,民众该选择服用何种益生菌菌株?医学界是否有任何建议?
答:目前仍不能100%确定他们该服用何种益生菌菌株,也没有足够的研究说明何种类型的肠躁症适合服用何种益生菌菌株。

问4:肠躁症的盛行率?
答:肠躁症在西方国家的盛行率介于4.4%至21.8%不等,亚洲国家的盛行率则相对较低。马来亚大学(UM)曾于2003年针对国内公立大学的健康青年进行调查,发现有15.8%的受调查者患有肠躁症。马来西亚国际医药大学(IMU)则曾于2006年至2007年间,根据肠躁症的诊疗准则ROME II为该大学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23%受调查者患有肠躁症,其中三分之一为便秘型,三分之一为腹泻型,其余的为混合型。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丶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曾咏邰.2019.06.25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