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瓶装水.会因摆放在车厢而有毒吗?

不少人会习惯购买很多的塑胶瓶装水,摆放在车厢或后行李箱中随时备用,但有报道言之凿凿的提出警告,摆放在车箱中的水千万不能喝,形容这些瓶装水往往因阳光经常曝晒,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之下,塑胶瓶(或称宝特瓶)容易释出有害物质,喝下恐会致癌,一般民众难免会担心饮用这些瓶装水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事实真的有这么恐怖吗?

经过近几年多次食安事件的洗礼,现在许多民众对塑化剂或双酚A等名词都不再陌生,近年有研究指出部份瓶装水,放久了可能会释出这些有害物质,而将问题直指一般瓶装水常用的PET宝特瓶(1号塑胶瓶),该研究结果一经报道就立即引起舆论哗然,报道几乎一面倒警告不要饮用摆放在温暖环境的塑胶瓶装水,甚至有网络文章刻意采用耸动的标题,夸大指控很多人患癌的原因就是由于喝了放在车里的矿泉水,事实上,这些都市传闻歪曲了原来研究的报道内容,使民众被误导而产生无谓的恐慌。

先回顾一下这些研究报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Lena Ma教授,于2014年发表了一项针对16个品牌的瓶装水,在不同温度(4~70℃)下进行储存测试,发现一些长期存放于70℃的瓶装水,类似放在受阳光曝晒的酷热车箱之中,PET材质的瓶身受热会释放出锑(antimony)及双酚A(bisphenol A)。虽然在制造PET宝特瓶时的确会添加微量的氧化锑作为催化剂,但过去许多研究都曾证实PET瓶可释出的锑其实极为微量,饮用上并无安全疑虑。

上述研究最令人困惑的是,它提到PET瓶含有双酚A的部份,实际上有别于一般聚碳酸酯(PC)的瓶子(7号塑胶材质),PET瓶的生产过程无需添加双酚A,连塑化剂也不必使用,理论上瓶身是不会释出双酚A,问题是否与瓶盖或水质有关,还是由于样品中混入了PC瓶,而造成有双酚A的误会,这就不得而知!

大家应该想问,饮用摆放在车厢中的瓶装水可以吗?其实在上述实验中,样品需连续4个星期存放在70℃的高温环境中,但在现实的生活里,早晨、下午和晚间的温度都在变化,绝对不会有24小时都被阳光曝晒的情况,故车内温度根本无法长期处于70℃,所以该研究究竟能反映多少实际状况,令人疑惑。客观而言,只要瓶装水的水质本身没有问题,加上尚未开封,就应可安全饮用,并不会因存放而引起癌症,民众不必过度惊慌。另外,PET瓶的耐热温度约为60~85℃,若想重复使用是可以的,但要避免倒入太热或煮滚的热开水,一般盛装冷水是很安全的。

■塑胶瓶装水放久了会有塑化剂吗?

据西班牙科学研究委员会(IDAEA-CSIC)在2014年发表的研究,该团队针对94个品牌合共724个的瓶装水,瓶子分别有多种的塑胶材质和玻璃瓶,检验这些样品经过一年室温储存后,在塑化剂及双酚A的含量变化,发现除了玻璃瓶有极微量的侦测外,各个塑胶瓶的样品经过储存后,只会有非常微量的塑化剂和双酚A,推测这可能是来自各个产品在饮料配方、瓶盖或生产设施的微量污染。虽然仪器侦测到产品含有微量的塑化剂,但并不代表饮用有问题,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若以每日可容忍摄取量(TDI)来计算,即使以数百个样品中塑化剂(如:DEHP)浓度最高的样品来说,一天也要喝上231公升才到达最大的可容忍量,其他塑化剂的可容忍摄取量甚至会高达数千公升,双酚A则要一天饮用124公升才会超标,所以,一般瓶装水即使经过长期存放,在饮用上仍然相当安全。

1

食在安心
1
本刊特约周志辉,中兴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荣誉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学博士,德州农工大学食品加工硕士。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2017.05.25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