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也有心脏病·这些症状快就医!

刚出生的男婴,却是口唇青紫的蓝宝宝,医生也发现他的心脏有杂音,因而留院观察。

诊断结果这名男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有孔)。但因为新生儿体重不足,无法马上动手术,因此维持观察至婴儿两个半月大,体重达4公斤后,医生才为他做心脏修补手术。

这只是其中一个幸运的例子,很多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在出生时没有被发现,回家后数周才出现状况,但有的可能也来不及求医就夭折了。

每一名婴儿诞生时,医生预算会有10%先天性疾病,而心脏病占了当中的1%,所以健康的宝宝并不是必然的,很多内在及外来环境因素都可能使到胎儿在母亲腹中就患上各种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儿童心脏病主要是心脏有孔,是由于心脏血管不正常导致。

婴儿先天性心脏有孔的机率是0.8%,也就是每1000名新生儿当中,会有8名婴儿有这问题。其中一种叫做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在形成胎儿的过程中,因细胞分裂而影响其中一条动脉导管不正常。

心脏是由四个心房组成,由动脉及静脉贯穿,输送氧气和血液。但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过程出错,造成心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俗称心脏有孔。还有一种就是心脏发育不健全,心室无法完全闭合,导致心室中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母亲影响最严重

先天性心脏病的因素很多,当中近亲结婚都会增加婴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机率。

其次母亲有抽烟、酗酒习惯;健康问题如肥胖、糖尿病或感染德国麻疹都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而父亲方面影响则较少,因为胎儿是在母亲腹中发育,所以母亲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婴儿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还有其他的外在环境因素都有影响。

而基因因素只占0.8%,这也与近亲通婚有关系。所以基因遗传的先天性心脏病比率提高至10%。如父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孩子的风险就会增加两倍,母亲则增加3至6倍,所以无论任何情况,母亲的影响都是最直接与最严重。

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率视乎哪一类型,如艾森门格氏症候群(eisenmenger syndrome)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部高血压(母亲),死亡率是50%,因此若母亲有这问题,避孕是第一步骤。其他的如心脏有孔,修补后就没有问题,也不会有并发症。

在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当中,以VSD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发现,反之ASD造成的低血压,继而导致心脏衰竭的问题不易诊断出来。

VSD并没有说哪个种族比较常见,因为都是外来因素导致。

在先天性疾病当中,心脏病的死亡率是最高,尤其是危急的心脏疾病,新生儿在六个星期内没有被发现就会死亡。

虽然现在的新生儿都有做筛检,但没被检测到的机率还是很高,所以要预防危急的心脏疾病,产前筛检、新生体检及婴儿脉搏血氧度(出生后24小时内检查)筛查是三项基本检查,即便如此,还是有10%的危急病例没有被发现。

但是其他非危机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为一出生时不明显(除了蓝宝宝),即使做了这三项检查,75%的病例也会被忽略,往往在4至6个星期后才出现症状及求医。

....
洪合理(Ang Hak Lee)
马大医药中心小儿心脏科主任兼顾问

动手术先天限制多

小儿心脏手术是有许多先天限制,除了视乎病人情况之外,体重也是关键之一。若在一出生就发现心脏有孔,需要动手术。要做“开心”手术,婴儿的体重至少要2.5公斤才可以,反之年龄不是主要问题。

不过,一些心脏血管有缺陷的“绑血管”手术,即使婴儿体重只有1公斤也可以动手术,所以能否动手术,需要考虑很多外在因素。

小儿心脏病不同于成人心脏病,他们的心脏天生不正常,而成人心脏病是心脏结构与功能都正常,问题多在于心血管,所以小儿心脏病需要内外科联手才能治疗。

婴儿心脏病症状:

蓝色宝宝:出世时缺氧、身体发紫,但有些蓝宝宝是之后才出现青蓝色

心脏衰弱:心跳快,呼吸急促,心脏及肝脏肿大

心脏休克

心脏有杂音:通常在婴儿第一个月打预防针时发现

后天性心脏病:

川崎氏症心脏病

除了先天性心脏病之外,在儿童成长阶段,也可能会患上后天性心脏病,其中一种叫做川崎氏症心脏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不明原因导致免疫过度反应所引起的疾病。

其病发症状是高烧超过5天不退、红眼、出现草莓舌头(舌头通红)、嘴唇爆裂、手脚长红斑、淋巴线肿胀等。

其病理是心血管发炎,造成心血管肿胀,继而梗塞。虽然症状会在2至3周后消退,但已经影响了25%的心血管功能,有5至10%的患者会在3个月内再次发生血管阻塞,甚至会死亡。

这种心血管梗塞不能通过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俗称通波仔)解决,而是要以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VIG)治疗,把对心血管的损伤从25%降低至5%。

不过,川崎氏症在大马属于罕见病例,也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以马大数据来说,一年只有约15宗。

心肌炎

另一种儿童后天心脏病就是心肌炎,受到病毒感染后所引发的并发症。它可以只是伤风或流行性感冒病毒引发,患者会出现伤风、咳嗽及疲累症状,与一般伤风相似,所以容易被忽略。当病情严重时,病人会休克或心跳不规律症状,死亡率是30%,而且病情转伏很大,可以在几天内就死亡。

患者从几个月到到十多岁的少年都有,有时甚至是在胎儿时期就感染到病毒。

心肌炎很容易被忽略,马大急症室一年只有2至3宗心肌炎病例报告。在确诊之后,若病人陷入休克状况,我们可以用心肺替代器帮助病人呼吸,大约5至7天病人心跳恢复正常后,就可以摘除心肺替代器,但有10至20%会出现脑出血的并发症。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最后一种后天儿童心脏病就是慢性风湿性心脏病(chronic rheumatic heartdisease),它曾经很普遍,病因是病人自己产生抗体,攻击心瓣令血液倒流,而导致心脏衰竭。

这种后天心脏病主要发生在贫穷和人口密集的落后国家,流行率很高。但在我国已经很少见,一年只有1至2宗病例,主要症状是喉咙痛。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必要仍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笔录:张露华·2017.06.12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