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治疗 经心导管瓣膜置放术

83岁叶奶奶于3年前因半年内反复昏倒而来本院就医,她本身有高血压病史,于门诊定期服药控制中。住院后,经心导管检查发现其冠状动脉中的左前降支有严重狭窄,因此于该病灶处放置一个涂药支架治疗;另外,也发现她的主动脉瓣膜有严重狭窄,造成她临床上有反复性昏倒丶心绞痛丶呼吸急促之表现。

若依传统的治疗方式,她必须接受外科开胸置换瓣膜手术治疗,然而经内外科医生联合会议详细评估后,发现其手术之风险非常高,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几乎高达20%。但若不接受外科治疗,只是单纯内科治疗,其预后更差。

因此,在与病患及家属沟通之后,他们决定接受最近一项新的治疗方式,就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放术(Transcatheter Valve Replacement,TAVR)。手术过程顺利并于一周内出院,也无发生任何并发症。目前,叶奶奶术后已于门诊定期追踪超过3年,一切健康顺利,家属也庆幸当初做了非常正确的决定。

主动脉瓣膜狭窄(Aortic Stenosis,AS)好发于长者,主要是因瓣膜退化钙化所造成。此类病患常会合并其他的共病,因此会增加在接受手术治疗时的风险。近年来发展出的TAVR治疗,迄今追踪的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但相对的风险较低,因此近年来已是此类手术高风险病患的首要治疗选择,甚至也渐渐被应用在手术中度风险的病患。

这项治疗仍有其风险及并发症,包括死亡丶中风丶心律传导阻断丶周边血管之并发症丶左心室或主动脉窦破裂等,然而一般而言仍比外科手术风险低。基于以上之风险,此类病患必需经内外心脏科医生联合会议讨论后认为适合者方可执行,而且必须在开刀房的混合手术室内操作,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下,需要外科医生紧急介入治疗时可以马上进行,以增加病患接受此项治疗的安全性。因是较不侵入性之治疗,术后之恢复速度较传统手术为快,病患也较不辛苦,确是目前针对此类病患的最新且最好治疗方法。

-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实体图。
-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白色箭头为置换后之瓣膜)。

-

本文作者:
谢宜璋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心脏血管内科系副主任丶心脏衰竭中心主任与副教授级主治医生
专长: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丶周边血管/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丶心瓣膜疾病介入治疗(二尖瓣膜狭窄气球扩张术丶主动脉狭窄瓣膜置放术)。
读者欲询问更多此病症资料,可电邮:[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文章来源:
国外资讯.文:谢宜璋.2019.02.09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