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再生减肺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治COVID-19露曙光

医句话:
迄今为止,尚无针对COVID-19感染的已知疗法,但有多种疗法已在患者身上进行了评估,例如恢复期血浆、抗病毒药、抗疟药(大流行期的早期阶段)和免疫调节剂,间充质干细胞(MSCs)就是其中一种对COVID-19重症患者有潜能的免疫调节剂。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存在于人体内许多的器官和组织。它可以从骨髓、脂肪组织(脂肪细胞)、脐带血、脐带膜和脐带内类似果冻状的物质,或称为瓦顿氏凝胶 (Wharton’s Jelly) 中萃取出来。

MSCs已被证明对一部分的COVID-19患者有用,尤其是有共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并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患者。迄今为止,尚无针对COVID-19感染的已知疗法,但有多种疗法已在患者身上进行了评估,例如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病毒药、抗疟药(大流行期的早期阶段)和免疫调节剂,MSCs就是其中一种对COVID-19重症患者有潜能的免疫调节剂。

当一个人暴露于COVID-19病毒时,病毒会附着在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即血管收缩素转换酶2(ACE 2)上,随后渗入细胞并开始复制。如果当事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力,那么病毒感染和炎症反应会受到控制,对肺组织的损害极少,患者顺利康复。但是在那些病情加重或成重症的人士身上,持续发炎将导致肺损伤及毁坏。

如果身体无法修复和控制这种损伤,可能会损害肺功能导致进入红细胞的氧气减少,并且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更高。这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这是ARDS的特征。然后这可能影响到其他器官(如心脏、肾脏、大脑和肝脏)的氧气供应,而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多器官衰竭。

自动“跑到”受损部位修复
当患者被注入MSCs后,MSCs将被自动召唤到肺部受损部位,并在那里分泌称为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特殊蛋白质和化学物质,这有助于减少炎症的有害影响,并有助于改变或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减少了肺部损伤。

MSCs还具有抗微生物特质,因为它能够释放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生长的肽,这有助于进一步阻止对肺组织的损害。

MSCs的第三个重要功能是再生,它在侦测到受损的微环境后,会引导并促进再生反应。首先,它帮助清理受损区域的细菌、病毒、细胞碎片和液体,然后促进受损部位的修复。这样就会使肺组织得以完全恢复其功能,不然也会减少损伤区域,或者至少受到控制。

MSCs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功能,即有助于防止细胞死亡(凋亡),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肺部损伤并促进血管生长,所以这些协同作用功能有助于减少损伤并恢复良好的肺功能。


缺少ACE 2受体 具抗疫能力

研究表明,MSCs具有抗COVID-19感染的能力,也就是说,MSCs的另一个特性是它对COVID-19感染具有抵抗性,这是因为它缺少ACE 2,一个病毒进入细胞必不可少的受体。ACE 2受体存在于许多组织中,特别是肺、心脏、肾脏、脑和胃肠道,因此,当MSCs存在于被感染的器官,它能在不被COVID-19病毒破坏下发挥功能。

到目前为止,临床试验表明,MSCs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然而,它的有效率尚未得到最终证明,尽管通过将瓦顿氏凝胶萃取的MSCSs用于COVID-19肺炎重症患者,可在2天内缓解发烧及呼吸急促,并在6天后改善‘毛玻璃’混浊和肺炎浸润,随之伴有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炎症标志物减少和严重症状获得显著改善,但是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因此,医学界正在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以克服这些问题,尤其是找出注入MSCs的最佳途径、每次应该注入多少细胞、多久应该注入(给予治疗)等。

20210206_DrMenaka Hariharan
美娜嘉教授(Menaka Hariharan)
病理学家

流感肺损伤细菌性肺炎 动物试验捎佳音

除了COVID-19, MSCs已被证明可抑制在老鼠体内因流感病毒诱发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研究显示,在诱发ALI的囓齿动物模型中,静脉内注射MSCs减少了血浆和肺组织提取物中引起炎症的蛋白质。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在这些囓齿动物中发现抗炎(良好)蛋白。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帮手’和‘坏’T淋巴细胞的数量,MSCs有助于修复损伤的肺细胞。其他研究也显示,在静脉内注入MSCs后,绵羊模型体内的细菌性肺炎(肺部感染)的氧合有改善。

总的来说,MSCs的发展前景广阔。由于细胞数量可能在MSCs治疗的功效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脐带膜和瓦顿氏凝胶可能是一个很大的MSCs撷取来源,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梁盈秀.2021.02.06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