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染疫孩童遭家人传染 5岁以下不擅表达 诊断添难度

医句话:
COVID-19的感染症状有咳嗽、发烧、呼吸困难、腹泻、肌肉疼痛、疲劳、呕吐、腹痛、伤风、结膜炎、红斑或红疹等,然而,儿童群体并不像大人那样懂得精准表达自己,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朋友,这为诊断添加了难度。

“COVID-19在2019年杪爆发,截至2021年7月13日为止,全球有逾1亿8800万宗确诊病例,造成超过405万人死亡,全球修正死亡率为2.9%。去年12月,我曾在社交媒体上写过一篇文章,当时的全球确诊人数有140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0万人,然而经过7个月的时间,确诊人数和死亡数字呈急速增加,而COVID-19在马来西亚的死亡率更是高达3%,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据。

COVID-19的感染症状有咳嗽、发烧、呼吸困难、腹泻、肌肉疼痛、疲劳、呕吐、腹痛、伤风、结膜炎和红斑或红疹等,然而,儿童群体并不像大人那样懂得精准地表达自己,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朋友。

小孩不说  靠医生经验“说话”
如果小朋友感染了COVID-19,首先因为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在诊断方面也会比较复杂一些。在临床上,要选择比较有经验的医生;其次,医生需要对孩子的一些表现,例如活跃程度、或从胃口好不好等来作出诊断,以确定小朋友是不是需要对COVID-19病毒进行筛检。

在病毒大流行期间,很多人都知道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唱歌或深呼吸时,会从口或鼻中释放出微小的液态颗粒(small liquid particles)。液态颗粒从较大的呼吸滴液(droplets)到较小的气溶胶(aerosols),气溶胶可以长时间在空气中生存。

我常常会在医院观察人群,发现很多人会不知觉的用手去触碰口罩看看有没有太松或太紧,而且还会在不洗手的情况下,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口部,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表面(fomite),结果因而受到感染。

至于空气会不会传播病毒?答案是会的,只要在封闭的空间里,病毒在空气中的含量会变得很高,接着病毒就会通过空气传播,就比如在工作空间感染了病毒,而确诊者不知道自己被感染,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时,就会提高传染给家人或小朋友的几率,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空气传播。

父母为主要照护者须自律
我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往往父母都是孩子的主要照护者,如果家长没有照顾自己的卫生和安全,那小朋友被感染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无论是在马来西亚或者全世界的数据,有90%的染疫孩童都是由家人传染。

根据卫生部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已经有8万2341名18岁以下的患者确诊,而当中有33%是介于13到18岁;31%是介于7岁到12岁;而小于4岁的则占了24%。截至今年6月,已经有15名儿童因为感染COVID-19不幸逝世。

儿童患上重症和死亡的人数,相较于成人的比例是比较低的,但是在7月,有很多医生都接到儿童进入重症和死亡的消息,几乎整个儿童病房都是需要插管和呼吸器治疗,这一点是大家不容忽视的。


蛋白质制造抗体蛋白重要元素

没有最好的疫苗,接种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我想请所有的成人都去接种疫苗,因为注射疫苗可以帮助自己和家人,可以挽救和你接触过的人的生命。
在这个大流行期间,很多家长都会问我,该给孩子吃什么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其实很简单,就是确保孩子在食物中,摄取均衡的营养,特别是足够的蛋白质。其次是充足的睡眠以及适量的运动。

蛋白质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组织肌肉及各个重要器官的基本要素,更是制造抗体蛋白(antibody)的重要元素,另外,也别忽略了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铁、碘、叶酸、锌、维生素A和D。维生素D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元素,主要来源是适量的阳光照射以及从海鱼、鱼肝油、鸡蛋和奶制品中摄取。

刷屏迟睡影响免疫力
充分的睡眠对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也是极为重要,但由于疫情的关系,很多家长都放任孩子玩手机或看电视,可能会造成孩子该睡的时候不肯睡。

根据睡眠基金会(sleep foundation)的建议,1岁以下的婴儿一天大概需要1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而1至5岁的儿童则需要1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到了6到12岁的儿童则需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建议5到17岁的儿童,一天应该要有60分钟做中等至剧烈的运动。

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都觉得连门都不敢出,甭说去外面做运动,我的建议是,在许可的情况下,在家里做做运动让自己出身汗也好。

20210828_DrSam
沈至恒医生(Sam Zhi Heng)
儿科顾问

耐心平和讲解 消除孩童不安

在疫情笼罩下,有很多关于COVID-19的传闻,而身为父母,到底该如何向孩子正确地讲解COVID-19呢?其实孩子是知道周围在发生着什么事,例如孩子会察觉父母每天呆在家没有出去工作、他们也没有得出去商场或公园玩等,所以讲解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让孩子了解我们现在的情况,要知道孩子不像成人一样会表达自己,尤其是小过7岁的孩子,他们不会告诉大人他们的焦虑与不安,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解说时就要有耐心,语调平和,用句简单直白,消除他们的不安及焦虑。

一般上我会建议父母拿一张图片,用最浅白的句子跟孩子解释什么是COVID-19病毒,如果感染了它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影响。

当然,在父母和孩子对话之间,身为父母也要确定孩子有在听,同时也要聆听孩子的话;还有最重要的是,大人跟大人之间的沟通,要尽量避免责备和导致污名化(stigmatization)的语言,因为不要忘记,孩子也在听着。父母也要时常注意孩子在电视上及网站上看到和听到的内容,不要只顾着居家工作,在父母居家工作的同时,孩子也可能玩着手机或者看电视。


以绘本取代电子产品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适应新常态,关注孩童的营养、睡眠和运动或户外活动;杜绝睡前的屏幕活动(electronic curfew)、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接触时间,尤其是2岁以下的孩童,电子产品会影响他们的语言能力,可以用绘本取代电子产品,增加亲子活动。

父母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往往会用苛责的语气,例如小孩子常常不肯洗手,其实应该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在新常态下,不洗手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同样的,由于孩子没有社交活动,就连学校或幼儿园都不可以去,这段时间父母应该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压力情绪或行为变化征兆,如过度担心或悲伤、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失眠或嗜睡、难集中注意力等。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好好地跟孩子沟通。”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梁盈秀.2021.08.28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