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身体警号吗?“护心”从日常生活 饮食做起

心悸(Palpitation)指的是心跳不规律的不适现象,有时伴有眩晕和呼吸困难。一般大众认知的心悸就是心律不整,其实,心律不整会造成心悸,但是心悸也可能是其他重大疾病的症状之一。

虽然心脏每分每秒都在跳动,但正常情况下,我们并不会感觉到心跳的节奏。正常成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如果超过100次,就是心跳过快,医学上叫作心动过速(Tachycardia)。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配合每年9月29日世界心脏日到来,《医识力》专访了双威医疗中心心脏内科及心电生理专科顾问医生侯安琪(Dr How Ann Kee),希望能够唤起民众对心脏健康的认知,了解心悸问题,进而更清楚如何保有一颗健康的心。

 

1
侯安琪:心跳太快或异常的心跳,都属于心悸的表征。


侯安琪医生指出,简单来说,心悸就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脏怦怦跳,心跳太快或异常的心跳都包含在内。

“有些人会出现胸闷、胸痛、冒冷汗、血压低等症状,这一类症状比较会影响正常生活。”

“心悸的发生涉及心脏和非心脏相关原因。非心脏原因包括剧烈的体力活动、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压力、饮食因素如受到咖啡因(如茶、咖啡)的影响。”

“以上的原因多数只会偶发性导致心悸,如果只是轻微情况,为时很短及很少出现,只要多作休息便可以回复正常。”

她指出,涉及心脏的原因则包括心律不整或是心动过速。

“如果心悸的情况持续,甚至身体出现其他不适状况,例如不断出汗、气促、头晕、胸口痛、手臂、脖子、上背疼痛,干扰到日常生活,便需要求医,让医生检查和评估,因为这有可能是潜在的心脏问题反映出来的危机警讯。”

“如果患者有潜在的心脏病问题、动过心脏手术、家族有心脏血管疾病病史或是孕妇,最好是立即就医。”

了解心悸诊断方法
人体心脏层中有复杂的电流传导系统,若出现传导异常,则可能造成心律不整,而出现如心悸、胸部闷痛、呼吸困难、昏厥等轻重不一的状况。医生一旦怀疑心悸是由心律不整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引起,可能会建议问诊者接受下列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ECG):透过检测和记录心电活动、评估心跳的节奏和频率,同时也可协助判断是否患有心脏问题,包括心跳不规律或冠心病等。

侯安琪医生指出,心电图是一项检测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测试,其基本原理是将电极贴到皮肤上作为探测头来测量心脏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从而监测心脏脉动时产生的微弱生物电流,进而绘制成图表来描述一个时间段之内的心率(heart rate)、心律(heart rhythm)等心脏活动。

“每当心脏肌肉收缩时,都会产生微量的电流讯号。医护人员可透过精密电子仪器监测这些讯号,从而了解心脏的健康情况。心电图是一项快速、简单、无创且无痛的检查,它能将心脏活动产生的电冲动放大并记录。”

她指出,常规心电图检查只能监测某个时间点的心脏活动,然而异常的心律和心脏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或消失,所以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做动态心电检测,以便采用更长的时间来测量和记录患者的心脏活动。

(二)动态心电监测(Holter monitor,或称霍特监测器、24小时心电监测):动态心电监测是透过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随身佩戴非侵入式心电图仪器来监测其24小时全天候的心脏活动,从而取得24小时心电图,以侦测是否有心律不整和其它因心脏病变引起的间歇性症状。

“动态心电图最常见的用途是监控心律的异常情况。相对于通常局限于检测短时间内心脏活动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延长24小时的记录时间让医生得以持续观测是否有偶发性的心律不整,这是短时间的监控难以识别的。这种24小时连续心电图检查可以将患者每个心跳所产生的心电图透过电脑监听器做24小时精确性的连续记录,让医生取得详尽与完整的资料,作为诊断心脏功能的最佳依据。” 侯安琪医生表示。

(三)心脏电生理学检查(Electrophysiology study、简称EPS):除了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测之外,心律不整最精确的诊断方法是心脏电生理学检查(EPS)。这是一项侵入性检查,利用心导管技术将导管引入心腔,记录心脏内心电图的变化及心律传导的路径,进而诊断出造成心律不整的节律点。

侯安琪医生指出,心脏电生理学是评估心脏的电系统、心脏活动并治疗心律不整的专业领域。而针对心律不整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也包括非药物治疗如导管消融术(Catheter ablation)。在进行心脏电生理学检查时,如有需要,医生也会即时进行导管消融术以治疗心律不整。

“在一些心悸或心律不整病例当中,药物治疗或许可以降低发作次数,但无法全面治愈。导管消融术则是另一种可行的治愈方案。”

她指出,导管消融术是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释放能量来阻隔异常电流传导,从而消除心脏内异常的电冲动,使心脏按照正确顺序跳动。

“除了利用热量作为射频能量(Radiofrequency energy)来破坏异常电流,导管消融术也可以通过冷冻消融(Cryoenergy)来进行。”

侯安琪医生表示,在检测心脏活动的过程中,医生较常用的医疗设备是心电图检测仪和动态心电监测器。此外,时下还有其他不需要具备专业医疗训练也可以使用的设备,例如便携式心电图检测设备、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以及腕带健身追踪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

智能穿戴設備助力健康管理
时下流行的智能手表和健身手环除了用来计步、测距,人们对这些可穿戴设备的健康功能如心率监测也越来越重视,因为这些智能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心脏活动的电信号来判断使用者的心率情况。

在现代技术中,一些智能手表能够提供心电图记录。侯安琪医生指出,可穿戴设备只是提供了一种方便和使用上的灵活度,特别是在人们外出移动之际,能帮助提供简易的心电图记录及心率检测功能。

“目前大多数智能设备的心率监测功能只能显示心脏跳动的快慢和节律是否规整,但它不能代替医生或专业检测仪器,也无法检测心脏病的发作。如想明确诊断,还是需要到医院由专业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不过,她指出,可穿戴设备可作为房颤高危人群日常监测的一部分。

房颤,即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是最常见的心律不整现象,其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提高。

“心房纤维性颤动是一种心律不整,因为心房不正常的放电导致心房快速、混乱的收缩,使心房快速紊乱的跳动,可造成突发性的心悸。”

“房颤时,心房失去了正常有效的收缩功能,处于快速紊乱的颤动状态,心室跳动快速而不规律。”
侯安琪医生指出,有些人罹患心房颤动多年,但身体却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或是病变;然而心房的长期不规则且快速跳动,可导致血液无法快速流过,也使得血液较快凝结,提高患者中风的风险。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是房颤的高危人群。”

中风机率是一般人的数倍
侯安琪医生指出,根据房颤的发作时间可分类为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以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增加中风的风险是普通人的数倍。

“心房颤动发生时,因心房组织快速不正常放电,心房便无法正常且有效的收缩,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地颤动,导致血液无法有效及正常的移动,因而容易于左心房产生血栓。当血栓随著血液流出心脏,便容易造成器官的栓塞,如栓塞于脑部就会导致脑中风。”

“心房颤动是心脏栓塞性中风的重要原因。大多数房颤通常是无症状且断断续续的,患者可能感觉不到任何心悸的症状,因此其检测具有挑战性,尤其以可穿戴设备中的心电图记录是间歇性的监测,而不是连续性的。因此,如果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心电图记录没有显示佩戴者出现房颤的迹象,并不代表这个人没有患上房颤。”

“但如果心电图记录显示这个人有房颤,就需要心脏医生采用医疗心电图机作进一步的鉴定。”

1
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所含的磁体,有可能干扰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如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运作。


智能手機可能會干擾心臟起搏器

除了可穿戴式设备,在科技越来越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当下,手机早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里绝不离身的随身用品。然而,侯安琪医生提醒,因心律不整而安装了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如心脏起搏器(Pacemaker)或心脏除颤器(ICD)的患者,需要特别留意手机对这些电子设备的影响。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就曾经指出手机要远离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特别是新智能手机,因为新手机可能含有更强的磁铁。

侯安琪医生也进一步指出,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所包含的磁体以及会发射电磁场的组件和无线电装置,都可能会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或心脏除颤器造成干扰。不过,电滋波的干扰可随著距离的拉长而减弱,因此最好让手机和这些医疗设备保持大约6英寸的距离,降低其可能的影响。此外,也需留意不要将手机放置在位于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上方的口袋里,睡眠时也不要让手机太过靠近身体。

她指出,心脏起搏器在检测到心跳过慢时会自动发出电流刺激心脏,让心脏恢复到正常和有规律的跳动。若有磁场靠近起搏器,会触发这类植入式电子装置切换到“磁铁模式”,并暂停正常操作,直到磁源从设备上移开。“磁铁模式”是心脏起搏器的一个功能,通常是为了允许患者得以安全进行某些医疗程序,例如核磁共振扫描。

此外,在患者出现心律不整时, 通过电子脉冲刺激心脏恢复正常跳动的除颤器,在磁场的影响下则可能出现停用(即无法提供电击)的状况。

1
侯安琪劝告大众注意饮食习惯,多运动锻炼身体,身体不适要随时就诊,定期体检。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

心脏是一台泵血的“发动机”,它将血液输送到肺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将充满氧气的血液“泵”向全身各器官以维持生命。它也是一台有节律的“精密的仪器”,由精确协调的“电路系统”来启动和维持心脏正常而有节律的跳动,因此,正常的心律对心脏健康来说特别重要。

侯安琪医生指出,如今心律不整患者有年轻化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医疗的进步,人们及早检测并及早发现病因。

“心率不整的病因以及诱因很多,其中包括冠状动脉疾病、曾经做过心脏手术、心脏衰竭、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滥用药物、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电解质不平衡、喝咖啡过量以及酗酒。”

侯安琪医生表示,要避免患上心律不整等心脏问题,最好的做法是饮食均衡、经常锻炼身体、维持健康的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以及适量饮酒和咖啡。如果感觉到心脏不适,例如持续性的心悸并伴随其他不适的症状,则应接受定期检查,遵照医生的疗法,并针对生活中的风险因素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