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观察 医生诊断 从生活细节中揪出癌魔

医句话:

在马来西亚,儿童癌症是继儿童意外死亡之后第二杀手,同时也是全球儿童或少年的死亡一大主因,很多时候当父母被医生告知孩子患癌的那一刻时都无法接受,理由是孩子怎样看都与一般孩子没两样,其实若父母能在生活细节中多一份仔细观察,就能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有患癌的可能性。

“通常孩子在出世后,父母都会带他到儿科复诊包括接种疫苗等,而在进行体检包括身高及体重时必须要多注意,包括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合乎正常水平,再来要注意是否有哪些方面发展迟缓如大脑发育是否受到抑制等。父母必须要和儿科医生保持紧密联系,因为要及时察觉小孩是否患癌,父母的观察以及医生的专业诊断是关键所在,缺一不可,绝不能只有一方孤军作战。

除了医生的专业诊断,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从几方面来观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注意是否常有脚痛、膝盖痛或关节痛,或者是在深夜痛到哭闹(或是骨肉瘤的症状)。
  2. 注意是否食欲欠佳以及体重无法跟上(这可以是任何疾病包括癌症的初期症状)
  3. 容易在没碰撞下出现瘀青
  4. 无故出现频密的牙龈出血
  5. 经常好几天突然发烧
  6. 在发烧期间身体多处有红疹
  7. 小孩的肚子出现肿胀(在排除是蛔虫后)
    (这5种情况与白血病症状相似)
  8. 颈项或胯下出现肿块(在排除感染后或与淋巴瘤有关)
  9. 视线受影响如有斗鸡眼、视觉出现复视、经常眯眼。
  10. 走路一直跌撞
  11. 申诉有耳鸣
  12. 听觉不敏锐

(以上是恶性实体肿瘤中脑癌的常见症状,主要是肿瘤压及视觉神经。)

做体检时宜告知家族病史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癌症的形成多与细胞突变及遗传因素有关,但症状则不是一夕造成,因此只要父母能多注意,是可以做到及时发现。

另外当父母带孩子去做体检时也必须详细告知家族病史,比如家族当中是否有谁曾患癌,而负责体检的医生也必须进行多几项筛检来确定或排除患癌的可能性。

那在治疗方面有哪些方式呢?截至目前不管是成人或儿童癌症治疗方式主要可分为5大类,即手术切除、放射线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标靶药物以及免疫疗法,其中前3项在癌症治疗中最常见,另外在COVID-19肆虐全球以来,通过疫苗刺激免疫细胞来对付病毒的方式也被研究人员所关注,那就是未来是否能研发出类似的疫苗,目的是预防癌细胞的出现,目前仍言之过早。

手术切除、放疗及化疗对父母而言并不难理解,毕竟这3项治疗已使用多年,但标靶药物以及免疫疗法则属于比较新颖,其实如今的标靶药物已经非常多,对儿童癌症也有极大帮助,它的重要性在于过去使用的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一并把好细胞给消灭,因此孩子会出现不同副作用如脱发、皮肤干燥、肠胃吸收差而长不大等问题,而标靶药物则可以做到攻击癌细胞时不去‘对付’好的细胞,并让它存活下来及减少副作用。

能手术切除最好

与成人或长者患癌后须考虑‘与癌共存’不同的是,儿童癌症若能使用手术切除,最理想的做法是直接切除,这可避免癌细胞复发。根据资料,儿童癌症的预后远比成人来得好,比如说白血病若可以控制好,避免复发的几率可高达近90%,而脑癌若能及时发现及治疗也有超过85%的手术成功率。

因此必须要奉劝父母的是,在获悉孩子患癌不可放弃,更不要低估孩子的生命力,因为他们可以是远比成人还要勇敢的小勇士,惟必须及早发现及接受治疗。

_
唐秀萍医生(Vivian Thong Siew Peng)
儿科顾问

冀4癌患3活10年以上

因着科学进步及医学昌明,人类在面对不同疾病时可以亮出不同的武器,比如说面对COVID-19时,在短时间内研发出针对性的疫苗,尽管仍未能彻底消灭病毒,但已大大降低了感染后出现重症及死亡率,而癌症亦如此。根据数据,在50年前每4名癌患只有1人可以存活下来超过10年,而且生活素质也欠佳,但如今因着癌症研究,每4名癌患已做到有2人可存活超过10年,生活素质也大大改善。之所以有这样显着的改变就是科研人员不间断的癌症研究工作,比如研发出可及时筛检癌症存在的仪器或方式,再来是针对性的标靶药物及其他治疗方式等,而科研人员也放眼未来10年至20年,希望能做到每4名癌患中就有3人可以存活10年以上。

至于儿童癌症也是科研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理由是至今还无法准确找出儿童患癌的成因,比如为何在同一家庭的两名孩子,大哥没事但小弟却患癌呢?

本土APP看癌照诊癌种

之前在接触一些患癌并已痊愈的儿童与他们的父母,聆听他们提及患癌及抗癌的那段岁月,比如花了很长时间才等到一个正式的诊断,再看如今患癌儿童的经历,不得不说癌症研究实在太重要及太伟大,因为它让医生可以及早发现癌症的存在,并采取正确方式去治疗,从而提高患者尤其是患癌儿童的存活率。

因此我以儿科医生的身分鼓励父母要更多支持在我国进行的癌症研究,因为很多时候这些研究都是由非政府组织(NGO)进行,研究成本一直是不菲的负担,急需社会大众的支持,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继续走下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医生在临床所接触的讯息,科研人员可以研发更多有用的方式,比如科研人员在理解癌患不愿就医是担心不晓得如何求医、担心交通以及医药费等,目前已研发出一款手机智能程序(APP),只要把肿瘤部分(在身体表面)拍摄下再上传,科研人员即可通过照片来诊断是属于哪一类癌症,以及癌患是否要去哪一所医院求医,这不啻是癌患的另一福音,而这技术就是我国癌症研究中心针对成人鼻咽癌与国内一所国立医学中心一起研发的。”

儿童癌症3问:遗传率低 后天因素大

问1:癌症会遗传吗?
答:只有少部分(5%至10%)的癌症会因父母的基因而遗传给下一代,大部分仍以后天因素居多,因此这也得出一个很重要的讯息,那就是只要能掌握足够的防癌知识,那就能很好及有效地预防癌症。

问2:癌症是否会传染呢?
答:癌症并不是传染性疾病,因此它绝不会传染,因此若你知道你身边有人患癌了,你是可以给予他一个拥抱,鼓励他坚强走下去。

问3:吃快餐是否会致癌呢?
答:这是很多人的迷思,无可否认从营养价值来看,快餐除了饱和脂肪多之外,更多是酥炸食品,对儿童健康并不好,但若是偶尔吃快餐仍可接受,因为并非餐餐吃快餐,所以只需维持饮食均衡即可。

虽然快餐不会造成直接致癌,但若是长期吃就会造成身体的负担比如肥胖,那就相等于把自己置在更高的致癌风险中,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快餐还是少吃为妙。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何建兴.2022.11.07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