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活力副刊,养生,吴奕品,死亡

死亡

有一个夜晚,我家未满4岁的小妮子突然拋出了几个问题。

“什么是死亡?”

“人为什么会死?”

“人死了会去哪里?”

“人死了还会想念亲人吗?”

“人死了怎样去天堂,谁会带路啊?”

对于这些问题,我并非没有答案,但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一时间也无法反应过来。

毕竟小妮子年纪还小,我不想将“死亡”恐怖化,生怕她变得多愁善感,更对“死亡”充满恐惧。同时,我也不想将“死亡”美化,担心她将来真正接触“死亡”之时,内心建设过於脆弱而无法接受冲击。所以,对她解释“死亡”的课题,我需要更加小心处理。

最近看了港剧《跳跃生命线》,是关于香港消防署急救员的故事。里头提到了我们的人生一直有两兄弟伴随着,那就是“无常”与“意外”。没错,“死亡”不就是“无常”与“意外”的好朋友吗?原来“死亡”也常伴我们左右。只是我们可曾如小妮子这般仔细思考并尝试瞭解与感受何谓“死亡”?

“死亡”并不只停留在字面上,也不只停留在“RIP”,“节哀顺变”等安慰语。报章上每一天刊登的“死亡”新闻不计其数,读了之后又如何?

深入思考,每一个“死亡”其字面底下所蕴藏的又是什么?这包含了死者死亡过程的感受,安详或是痛苦的?而一个人死亡的背后可能代表着一群人的悲恸,也可能表示着一个家庭失去了支柱,甚至是整个家庭的破裂,甚至更多。当然,“死亡”对一些人或家属而言,也许是圆满的结局;也有可能是永远无法厘清的疑问。

“死亡”不是一个人的事。在我们热议着“死刑”课题的当儿,何不先多瞭解“死亡”背后深层意义及其所可能带来的震撼与冲击。

吴奕品
吴奕品,曾服务於新山苏丹依斯迈医院麻醉部门,现为家庭医生兼飞行医生、新山区圣约翰救伤队医疗官。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 · 文:吴奕品 · 2018.11.30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