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陈诗欣/匹鲁卡品治青光眼 病因未明前勿自行用药

问:我今年75岁,男性,没有动过任何眼部手术,但须要比较亮的光线和环境才能看清楚,尤其阅读。请问pilocarpine hydrochloride可以改善我的问题吗?在哪里可以买到?

答:一旦出现视力模煳的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或眼科专科进行专业眼部检查,以辨别眼科疾病和严重性。譬如屈光不正引起、结膜炎、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等,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匹鲁卡品(pilocarpine)毛果芸香碱是一种治疗虹膜炎和青光眼药物。此药物禁用于任何不适应缩瞳的眼疾患者,如虹膜睫状体炎和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等;老年人和晶状体混浊的病人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会有视力减退或者产生暂时性近视的可能,曾出现使用后视网膜脱离的罕见报告。

此外,长期使用该药物也可导致晶状体混浊的状况。因此,不建议在还未明确病因前擅自购买药物,这样不但没有治疗或缓解症状,反而还造成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

 

问医

吴哲东/小梁切除术后 还需滴青光眼药水吗?

问:10年前年杪,我的视网膜剥落,之后在第二年因手术出现感染而进行了白内障手术,记得当年用的镜片是没有蓝光的,但无法100%确定,在手术后医生告知我的双眼都有青光眼,于是开始滴青光眼药水到今天。

另外,我在2年前5月进行了青光眼手术,是右边的眼睛,当时的手术是植入导管(tube shunt surgery),相隔一年后我的左眼也进行了青光眼和白内障的二合一手术(cataract combined with glaucoma I- stent inject surgery)。

在10年前我在私人医院进行视网膜剥落手术,之后在政府医院复诊至今,在复诊期间察觉到有青光眼,因此也一直保持每6个月复诊一次,数年前我就必须用3种不同的眼药水,眼压还是介于20至23之间,至于视野测试的指数从约80%降至约40%。

问医

打桌球可预防青光眼?

问:早前我看到一则香港报道,指打桌球可以预防青光眼,是否真有此事呢?还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察觉初期青光眼呢?

医生解答:

青光眼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或预警,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察觉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早做眼睛筛检,除了测量眼压之外,还需检查视神经和测试视野,这样才能准确地诊断青光眼,而有高风险的人士更需要注意,比如有家族史或慢性疾病如血糖不受控的患者。

目前并没有任何文献证明打桌球可以预防青光眼。

20210801_Dr Lim
林勤威医生(眼科)

 

专题

长期头痛·小心青光眼·微创手术降眼压减并发症

医句话:
青光眼(glaucoma)是视觉神经受损的一种眼疾,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性及漫长的过程,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是由于眼压高造成视觉神经逐渐受破坏,当患者到了中期或晚期时,由于视线受影响及视野变小等明显症状,才惊觉青光眼找上门了。

“根据一项在2010年的研究,全球估计有450万人因原发性青光眼而失明,而专家也估计2020年的数据将会持续攀升,与此同时,根据大马在2014年的调查研究,青光眼、白内障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造成失明的3大主因,其中青光眼就占了6.6%。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很多患者是因没症状而没去筛检,因此并不晓得本身已罹患青光眼,通常被诊断出时已是中期甚至晚期,因此6.6%的数据乍看之下,似乎更像是冰山一角而已。

人的眼球是一个球状体,因此必须有一定的眼压来维持形状,眼球的睫状体会分泌出一种液体唤作房水,房水会经由眼睛房角排出,可是一旦它出现滞留就会积在眼球造成眼压升高,从而使视觉神经被挤压和受损。

疾病疗法

青光眼 白内障 糖尿病 会悄悄偷走你的视线吗?

青光眼、白内障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视力小偷,如果未经诊断或未经治疗,视力会渐渐被夺走,最终可导致失明。只要你願意打开灵魂之窗,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这就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1

青光眼患者年轻化

根據2014年全国普查显示,全国1.2%人口或11萬3000名50岁以上的人有视力障碍或失明,当中58%的导因都是白内障。这些常见眼疾都会导致视力障碍或双眼失明,无法透过佩戴眼镜改善视力。此外,白内障所导致的失明也会衍生驾驶困难、阅读障碍,跌倒甚至出现忧郁等问题。
 

成人健康

不容忽视的青光眼·难察觉却易致失明

眼睛,是灵魂之窗。若不好好地关心双眼,你可能就会遭“无声的小偷”——青光眼(Glaucoma)夺去你的灵魂!

在五感当中,视觉为首要。失去视力或视野受损,生活必定会出现极大不便。一般上,大家只会面对近视或远视时才检查眼睛。要等到“来无影,去无踪”的青光眼来袭才去求医,恐怕为时已晚。

青光眼是造成不可逆性失明(irreversible blindness)的主要因素,更是全球致盲的第二病因。目前,世界上有大约6000至7000万人患有青光眼,数字有可能在2020年增至8000万人,且预计会致盲多达1120万人口。

眼科及青光眼专科医生李明月医生发现,与其说青光眼趋向年轻化,应该说青光眼的确诊数量与日俱增。她指出,人是以双眼看事物,当其中一只眼的视觉受损,另一只眼会帮上忙。

“在每个社会里,有5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直至我们进行了视野测试,才发现青光眼造成视野受损。”

疾病疗法

青光眼患者的新希望

Santen Pharma Malaysia最近在马来西亚推出首款最新的无防腐剂前列腺素噻吗洛尔固定组合(Prostaglandin/Timolol Fixed Combination,PTFC)滴眼液,名为Tapcom-S,专为我国广大青光眼患者配制,以便提高眼疾治疗方案的效力。

什么是青光眼?

根据国际青光眼协会的定义,青光眼是一系列因为眼部主要神经(视神经)受损导致视力丧失的眼部疾病。视神经负责把视觉信号从眼球传送到大脑;因此,神经受损导致视力丧失。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和视力斑驳的情况,少部份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完全丧失中心视力。

随着世界人口老化,青光眼也逐渐成为失明的普遍导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收集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青光眼是继白内障之后全球失明问题第二大导因。

据估计,到了2020年,全球将有约8000万名青光眼患者,这个数目比2010年增加约2000万人。此外,目前全球有800多万人因为患有青光眼而双目失明。随着此疾病越来越普遍,除非检验程序和治疗策略有所改进,否则这个数字预计将在2020年攀升至1100万以上。

成人健康

新复方滴眼液·一滴二用防青光眼

50岁的小宝,是一名上班族,公司福利之一就是每年给员工做体检。

可是今年体检时,验眼师说她的眼压很高,需要找眼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之前曾经有一位同事有青光眼问题,严重影响视力,令她不敢掉以轻心,马上找眼科医生检查,证实是青光眼,于是接受治疗。

除了滴眼药水防止青光眼恶化外,她也遵照医生嘱咐,小心照顾眼睛,珍惜剩下的视力,希望这双眼睛能够陪伴她一起活到老。

青光眼,是由于视神经渐进性损伤所引起的眼部疾病,若不治疗会对视神经造成永久及无法逆转的损伤,甚至失明。

青光眼是继白内障及糖尿病病变之后,我国排名第3的失明原因,但在全球却排名第2,有440万人因青光眼而失明。

在80年代,青光眼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0至70岁,但现在已经延迟到70至80岁,加上现在人类寿命越来越长,可以预见将来会有更多人面对青光眼问题,到了2020年估计患者会增加至8000万人,当中大部份都是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与印度就占据了40%。

银发保健

药物失效·手术可治青光眼!

急性:数小时即可失明!

慢性:拖延治疗会瞎眼!

在所有眼疾中,有“视觉小偷”之称的青光眼,是其中一种非常严重的眼疾。患者若没有迅速治疗肯定失明。一旦失明后就无法逆转了,非常可怕!

在大马境内,目前大多数的眼科医生,都是使用药物治疗青光眼(glaucoma)。

当一种药物无效时,他们就更换另一种药物,因为他们不擅长使用手术治疗青光眼。

事实上,要有效地治疗青光眼,必须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

1.使用药物以降低眼压和使房水能够顺畅流出去。

2.如果使用药物无效,就必须动手术,把一支细细管子(shunt)植入眼球里,通过管子而使房水能够顺畅地流出去,眼压降低后,患者就不会失明。

早期患者如果寻医治疗,疗效就会非常好。晚期患者就比较困难,因为病情已严重。我要劝告公众人士,必须每年检查眼睛,一旦发现有青光眼症状,应立刻治疗,就能获得根治。

青光眼可分成2大类:

1.慢性青光眼

成人健康

青光眼·眼压过高损视神经

很多人都把眼睛问题与电子产品联想在一起,觉得是因为现代人使用电子产品太频繁而使到眼睛出问题,或者眼疾年轻化。虽然这理论并非完全不对,的确很多眼疾都是因长时间或太频密使用电子产品所导致,但也有一些眼疾是眼睛或身体内在问题所导致,与电子产品无关,那就是青光眼。

眼压高和房水的排出有关。房水由睫状肌分泌,流向后房,再经由瞳孔流至前房,最后由隅角排出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排出受阻碍,房水会累积使眼压升高而伤害视神经,这是造成青光眼的原因之一。

世界青光眼日

世界青光眼协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在2008年共同发起把3月6日定为世界青光眼日。

青光眼是导致全球成人失明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视神经病变,其病因是眼压升高及视神经血供不足使到视神经受损。由于青光眼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直到之后阶段视力丧失后才会显现症状,因此它也被喻为“偷袭视线的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报告指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致盲眼疾,仅次于白内障,全世界有百万人深受青光眼困扰,估计到了2020年将增加至8000万人有青光眼,而青光眼也是马来西亚第二大的致盲原因。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