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返岗 头晕目眩恶心想吐 原来得了收假症候群

医句话:

不久前才过了4天的开斋节假期,5月又迎来劳动节及卫塞节,接三连三的假期,无论出游或休息,大家都雀跃不已。不过,长假一结束,想到翌日塞车上班,马上就像泄了气的气球般,提不起劲来。

收假症候群虽然不是正式医学名词,但它的症状却是很多人在一段假期后重返工作岗位或学习时出现,并影响之后的表现,惟庆幸的是这类情况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大约在一周后即可改善,但若能采取正确措施如足够睡眠及均衡饮食等,那就能把它的伤害降到更低。

“你是否有试过在一段长假后回到工作岗位时感觉少了工作动机,然后发觉自己的睡眠作息被打乱了,在接下来的时候总觉得一直处于心神不宁或无法专注的情况,若答案是,那很大可能就是出现收假症候群(post holiday syndrome)了。

其实收假症候群也被称之为连假症候群,指的是当一个人在度过两天或以上的假期后,没办法把放假时的心情和作息给顺利转换回工作或学习的状态,以致在白天感到身体乏力、头晕目眩、严重甚至会出现恶心想要呕吐的生理不适。

再来也会感觉疲惫、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莫名的忧郁及紧张情绪等,以致影响了工作进度或学习成效等。

适应力差压力大

一般上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收假症候群是因个性上的适应力较差、工作或学业压力大、在职场上曾有不愉快经历或是在假期时狂欢等。

值得庆幸的是,通常大部分人在回到工作或学习岗位的一周或一周后,不同的收假症候群症状会逐渐消失,因此无须过于担心。

因为上班环境、人际关系或学习环境等,很快就会把一个人从之前的收假症候群症状拉回现实世界中。

尽管收假症候群并不是正式的医学疾病名称,但因着收假前后的生活及工作表现的巨大反差,确实影响了很多人的身心状态,尤其是一段长假后重返工作或学习岗位。

足够睡眠 均衡饮食

那是否有办法可更好‘解决’收假症候群所带来的影响呢?答案就是足够睡眠及均衡的饮食,其中睡眠是至关紧要的关键所在。

曾有人进行一项研究,针对分别睡眠满8小时、6小时及4小时的人,在连续两周后是否有不同,之后再观察他们的活动细节及专注力等,结果发现那些睡眠不足(即6小时及4小时)的人,不仅工作表现变差,甚至也申诉无法维持专注及情绪波动很大。

至于有足够睡眠的人,专注力及情绪都比较平稳,因此把充足睡眠视为‘解决’收假症候群的关键并不为过。

除了睡眠之外,均衡饮食也是关键所在,人的大脑有所谓的酬偿系统(brain rewards system),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大吃大喝,且餐餐大鱼大肉,那这些高脂及高糖食物就会不断刺激及活化大脑的酬偿中枢(brain rewards center),从而让大脑分泌神经传导物质如多巴胺(dopamine),以致人会持续及反复食用这些叫人容易产生快乐的食物。

大吃大喝 活化神经酬偿

在面对这些美食时,人会变得格外放肆及毫无节制,皆因会不断产生快乐,而这也解释了为何在过年期间,人会不断暴饮暴食。

若在长假期间重复这样的高脂及高糖饮食,脑神经细胞会记忆这种快乐及满足的变化,就算不用思考,也可以进行这样大吃大喝的行为,而高脂及高糖食物可以活化这个神经酬偿廻路,以致这个恶性循环不断重复再重复,甚至在回到工作或学习岗位时亦在重复中。

那问题来了,若是这恶性循环不断重复,那岂不是影响了重返工作及学习岗位时的表现?所以就算在休假期间也要提醒自己均衡饮食的重要,可能偶尔一两餐享受美食当然无妨,但仍必须维持多菜、白开水、多水果及低卡的饮食习惯,那回到上班或学习时才不至于受影响。

 

_
黄轩医生(Ooi Hean)
重症医学兼胸腔内科顾问



避免醉酒 否则愁更愁

除了足够睡眠及维持均衡饮食之外,避免醉酒也是‘解决’收假症候群的方法,专家不建议一个人在休假时去喝酒喝醉来消愁,研究人员发现,这样的行为,其实隔天醒来上班,负面情绪会更易出现,而身体的不适如头痛、无精打采的问题更严重。

再来也要多运动身体,因为多流汗、多运动身体是很好的收心动作。因为放假,人身体运动少了,必须快点重拾及加强运动,因为加强运动可以使身体快速回到‘动的状态’,所以别再沉迷手机了,快去运动吧!

在休假期间把同事朋友约出来也是方法之一,如早点回到上班地方,和同事们、同学们、家人们一起约出来聊天。研究人员发现,这样密切接触的人际关系,可以开始让一个人回到准备好工作的感受,当然不要一个人回到上班的地方,又孤单寂寞静静地等着恢复上班,这样反而更容易引发收假症候群。

早规划 整理必做清单

早点规划一下,让自己的心情沉淀下来,整理一下要回到上班的‘to do list’清单,包括了见哪些人?会有哪些工作?会有哪些休闲运动,还有提早1至2天回去上班的地方,也是给自己有准备好收心的动机。

千万不要马上休假、马上上班、记得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缓冲来整理一下心情。研究人员发现,这样休假可让员工在上班的效率更好。”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文:黄轩医生.2023.05.01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