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診治

全马仅20位儿童肿瘤科 定期看儿科 提前发现癌病变

医识力现场论坛: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抓住癌症的狐狸尾巴
      ——早期发现与标靶治疗
日期:2024年6月1日(周六)
主讲人:儿童血液肿瘤专科顾问叶晓宜医生、临床肿瘤专科顾问邱义祥医生、体检中心医生董婉琪、血液内科及移植医学顾问何金华医生
主持:中西医结合顾问林仁吉医生

叶:叶晓宜医生
邱:邱义祥医生 

1)叶医生,据了解儿童癌症的专科医生不多,请问全马有多少位呢?分布在哪里呢?再来身为家长,该去哪里咨询这方面的专业意见呢?同时要如何及时发现孩子患癌呢?
叶:
确实,在大马,儿童肿瘤专科医生并不多,甚至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屈指一算,全国在政府医院及私人医院的儿童癌症医生估计只有20位而已,所以身为人父母,若要找到儿童肿瘤专科医生并不容易。

因此针对你的第二道提问,我对父母的建议是,若可以的话最好在孩子幼年时就定期咨询儿科医生,而且最好是同一位儿科医生,这可以让医生及早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甚至包括是否有患癌前兆等。

癌症診治

基因检测影响投保? 须在医生建议下进行

医识力现场论坛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抓住癌症的狐狸尾巴 ─ 早期发现与标靶治疗
日期:1/6/2024(周六)
主讲人:体检中心医生董婉琪、血液内科及移植医学顾问何金华医生、儿童血液肿瘤专科顾问叶晓宜医生、临床肿瘤专科顾问邱义祥医生
主持:中西医结合顾问林仁吉医生
笔录:陈孝全

 

董:董婉琪医生
何:何金华医生

 

1)我最近CA 19-9指数是73.5。1年前,我做了胃镜和腹部CT扫描,如今我该再做腹部CT扫描吗?另外,胰脏最好的检查是什么?

癌症診治

如输血般 把配对干细胞输入体内 骨髓移植是程序非手术

 

医句话:

过去当提及治疗血液和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时,骨髓移植这一治疗程序是常被提及;如今人们更常听到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究竟两者是否一样呢?抑或是截然不同呢?其实不管是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它们皆是用于描述同一种治疗过程,只是这两个术语可以互换使用,而这治疗的目的是替换受损或异常的骨髓干细胞,恢复正常的血液和免疫系统功能。

癌症診治

不做筛查就没事?驼鸟心态 让癌症有机可趁

医句话:

癌症相当普遍,它的杀伤力不容小觑,所以是大家不可轻视的问题。然而,很多人因各种原因逃避筛查而延误就医,造成不可弥补的缺憾。其实,通过检查及早发现癌症,存活率非常高。因此,适当地进行体检是必须的。

“在现今这个年代,癌症似乎已相当普遍。然而,它带给人们严重的性命威胁,是每个人绝对不容轻忽的问题。

癌症診治

HR阳性HER2阴性乳癌 抗荷尔蒙药搭配标靶治疗 比化疗更有效

医句话:

当乳癌进入第四期时,即为末期乳癌。数据显示,第四期的确诊病例超过20%。服用抗荷尔蒙药物,并与标靶治疗的细胞周期素激酶4/6(CDK 4/6)抑制剂相结合下,生命可再延长至5年,甚至超过5年。


“癌症是指细胞生长失控为特征的疾病。这问题或疾病可能发生于人体的不同部位,而普遍常见的是女性的乳房。人们所熟知的乳癌,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乳房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的疾病。

我们以肿瘤的大小及是否涉及腋窝或脖子下半部的淋巴结,来判断乳癌分期。一般分为第一期,肿块2公分或小于2公分,未影响淋巴结;第二期,肿块大于2公分,如涉及约1至3个淋巴结,可再被判断为较严重的病状,可列为2b;第三期,肿块大于5公分,涉及超过3个淋巴结,或者肿瘤已突破皮层或进入肌肉;第四期,就是转移性乳癌,也可称为末期乳癌。

前三期存活率高

癌症診治

整形式乳房保留手术 保乳兼整形 癌友的美丽选择

医句话:

乳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手术是治疗乳癌的重要部分。医生依照病患的情况,拟定以全乳切除手术或乳房肿瘤切除手术的治疗方案。如今医学进步,新型医疗技术的面市,如手术中放射治疗、整形式乳房保留手术,大幅度降低了癌后复发率之余,亦能让患者继续保持美丽的外观。

“乳癌是指发生在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癌细胞源自乳房导管或小叶,在乳腺组织或器官内扩散,病情严重的话,甚至会转移至身体的其他部位。

癌症診治

67%癌患并发精神状况 同是患癌 女性支援比男性差

医句话:
数据显示,几乎一半的乳癌患者在癌症诊断期间经历了婚姻破裂。胰腺癌亦不例外。唯一的区别是,男性在被诊断后,通常会有更好的支持,因为他们的妻子通常更加关心病人。

“套用一句马来谚语‘sudah jatuh ditimpa tangga’(意指祸不单行)来形容癌症问题,患上癌症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两件坏事,那就是指不好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所以,事情就是这么糟糕。

癌症診治

胰腺癌 最致命癌症第7位 诊断难预后差 有家族史应尽早检查

医句话:
诊断胰腺癌极为困难,只因没有一个准确针对胰腺的筛查。胰腺癌更是在最致命癌症中排名第7位,而且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5%至10%。马来西亚人的健康意识薄弱,在面对症状时,会讳疾忌医,相信偏方甚于正规治疗,食用补品当药物,这也是普遍马来西亚人面对疾病时的态度。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