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白血病, 淋巴癌, 脑瘤, 儿童常见癌症, 儿童癌症

白血病 淋巴癌 脑瘤 儿童3大常见癌症

 

 

医句话:

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癌症为白血病、淋巴癌与脑瘤。至今未有确切的研究证明孩童患癌的导因。癌症症状与儿童患病的症状几乎雷同,很多时候难以分辨。然而,我们仍可从小孩异常的健康表现中,找到癌症的迹象。因此家长须多留意与观察孩子的状况,一旦发现不妥应立即就医。

“儿童癌症(childhood cancer)中最普遍的癌症有3种,即白血病(leukemia)、淋巴癌(lymphoma )及脑瘤(brain tumour)。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07年至2016年0至9岁儿童与青少年癌症数据,以2012至2016年为例,依序为白血病(34.3% )、淋巴癌(14.55%)及头脑与脊髓肿瘤(9.76%)。

孩童罹患癌症的原因为何,至今也没有一个研究可以说明个中的导因。成人在世生活时日长,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接触化学物品、辐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以致患上癌症。孩童与成人患癌的因素不同,极少孩童的癌症是因环境因素或生活方式所引起的。

 

核战辐射 妊娠乱用药

我不排除有两种可能,一是孩童接触核战的辐射,增加患癌几率;二是孕妇在妊娠期间不自知而服下不利于胎儿发展的药物,而造成胎儿畸形,至于导致患癌则实属罕见。

在一些孩童当中,有5%至10%是受到家庭遗传因素的影响,即肿瘤基因变化或家族性遗传性癌症症候群(familial hereditary cancer syndrome),患癌几率较高,其余则是和细胞基因突变有关。至于为何会发生细胞基因突变则不得而知。

另外,患有唐氏症候群(Down Syndrome)的孩童患白血病的几率较高;在老年时,也有很大的可能会患上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我相信这与基因相关。

症状非特异难辨别

一般上,通过针对性的筛查,我们就可得知成人是否患癌,对于孩童却并非如此。成人的癌症症状较易区别。那是因为孩童在日常疾病中的症状与癌症症状大同小异。
举个例子,小孩平日患上伤风、咳嗽这类疾病,大多时候都会发烧,有时淋巴会出现微肿,这些症状与白血病、淋巴癌几乎雷同;另,若生病时发生呕吐、头痛也属平常,但这又如同脑癌症状。

 

叶晓宜医生 (Yap Tsiao Yi) 儿童血液肿瘤专科顾问
叶晓宜医生
(Yap Tsiao Yi)
儿童血液肿瘤专科顾问

 

骨痛腹臀胀脸苍白 白血病袭童警讯

综合前述的例子,我们知道要辨别孩童癌症症状确实比较困难。尽管如此,一些表征仍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白血病或淋巴癌会出现发烧症状,孩子无缘由地发烧,也就是说在没有其他疾病的侵入下(包括感染病毒、病菌)发高烧;或是长期发烧未退(长达两周甚至1个月);又或是反复发烧。像这类情况就须要被正视,应立即就医为宜。

针对白血病的症状,我们可从几方面观察。其一、孩子骨头与关节疼痛等问题,这看起来像是骨痛热症,但骨痛热症的症状是短暂的,但孩子长时间脚痛致无法行走,那么就得多加注意;其二、肝脏和脾脏因癌症病情而受损,导致腹部与臀部看起来肿胀;其三、脸色苍白,同时因血小板与血红素低,孩子较易瘀青。

淋巴肿块 无痛更要小心

另一个明显表现出来的体征是淋巴异常肿大。人体的淋巴就像是项链上的珍珠(pearl on a necklace),就像是一颗颗的珍珠,分隔串在一条链上。淋巴粘连在一块儿而肿大,并且疼痛,那是淋巴发炎。若粘成一个很大的肿块又无疼痛感,有可能为淋巴癌,必须做活检。

淋巴癌变发生于颈部,脖子一侧肿胀是最明显的特征;如胸前的淋巴肿胀,孩子会有长期咳嗽的问题,伴有气喘,但这种气喘的情况又与哮喘病无关。也因为如此,当他们躺下时会感觉有重物压住胸口致呼吸困难,所以他们无法躺下睡觉;淋巴癌患者的体重亦会减轻,日渐消瘦。

 

1岁以下长脑瘤 头大哭闹呕吐

脑癌的症状得从年龄来观察。像1岁以下的婴儿,头顶前部柔软的部分的头骨尚未成形。如脑部长了肿瘤将造成脑液体循环流动阻塞,此部位就会变得肿胀;同时因头部未硬化,阻塞问题致脑内部压力升高,其头型看起来较其他小孩大。

婴儿无法通过言语表达自己,只能一味地哭闹。通常在早上起床后,他们可能会出现呕吐,这时就得马上送医。

至于年龄较大的孩童,其头部发育已成形。其症状一般为头痛,但这头痛并非是疲劳、压力所致,而是一种异常的疼痛,甚至是在进入深度睡眠后,头痛突然发作并呕吐。

长瘤部位是关键

除了上述症状,脑肿瘤生长的部位也是关键点。头脑主要是控制与操作人体的感知与动作。举个例子,1岁大的孩子一般不会偏向于左或右的使用,但如家长注意到他只偏重于使用同一只手,另一只手却被‘忽略’时,这可能就是肿瘤长于相关的部位所致。

再者,孩子的眼珠无法像平常的孩子般环顾自如,这亦是儿童脑癌的一个症状。年幼的孩子不能言明,大一些的孩子较能清楚表达自己,他可能会告诉父母看到了重叠的影像,视线模糊。像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肿瘤生长位于视神经线。

脑癌的发生对孩童的学习能力有所影响,而另一个相当明显的症状就是情绪的转变。如果肿瘤长在控制情绪的脑前端,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发展,父母就会发现到孩子的性情有所改变,比如数月内脾气突然变得暴躁。

白血病 淋巴癌 脑瘤 儿童3大常见癌症

 

先验血再抽骨髓确诊

在癌症筛查方面,成人与孩童的方法大致相同。就以普遍好发于孩童的白血病为例,第一步先是进行血液检查。

做血液检查的目的是要检测血红素、血小板、白血球的指数。比如,检查结果发现白血球偏高;血红素、血小板及白血球指数皆偏低,这情况有些异乎寻常。

接着,将一滴血置于放大镜下详查,在白血球中可能发现不正常的原始细胞(blast)时,建议可采用骨髓穿刺术抽取骨髓,来诊断是否患癌。

医生将骨髓穿刺针从盆骨处刺入骨头到骨髓,抽出像血液的骨髓做白血病检验,从中亦可得知为白血病的类型及有无不良的基因变化。然而,此法非常疼痛,过程中孩童被施予镇静剂,便于骨髓穿刺术的进行。

ALL及AML 儿童最常见白血病

白血病主要分为4种类型,即急性淋巴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慢性淋巴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及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

较常见于孩童的白血病类型主要为ALL和AML。在ALL又可分为B细胞ALL(B-cell ALL)及T细胞ALL(T-cell ALL),最常见于孩童的是B-cell ALL。

针对ALL的治疗一般需要两年的化疗(chemotherapy);AML属恶性,药物使用强劲,化疗疗程约6至9个月。化疗方法有3种形式,一是口服;二是静脉注射;三是脊椎穿刺,三者同步进行。

由于癌细胞会扩散至脑部或神经线,化疗时一般也会通过脊椎穿刺放药。如癌细胞侵入脑部,则有必要做放疗,惟只着重于脑部与头部上端的脊椎,药量大幅减少,以免给患者带来后遗症,如影响身高、荷尔蒙失调等。

另外,较罕见的病况是癌细胞扩散至睾丸,治疗方法就是放疗或割除手术,此法将严重影响生育能力。


B细胞ALL低风险 存活率达95%

存活率方面,B细胞ALL比T细胞ALL来得高。针对B细胞ALL,如无不良基因细胞,再加之治疗首个月对药物反应良好,其存活率达95%,这就是所谓的低风险(standard risk)。

另外,中等风险(intermediate risk)存活率为90%至92%;高风险(high risk)指的就是癌童被测出癌细胞有不良基因,存活率则在60%左右。按照风险高低,治疗和用药上各异,风险越高,用药就越强,AML就是一例。

如何定义痊愈?我们假设ALL病患完成两年的化疗的最后一天算起,进入5年的缓解期(remission),5年后即为痊愈。上述的存活率意指患者在治疗与缓解期后,其超过5年的存活期的几率。

成年后会否复发?

有些病患的存活率低至40%、60%,原因是病情恶化,对药物反应不理想,或是病情复发。通常病情复发的孩子的生存率都会下降。

患癌孩童在痊愈后,在成年后有无旧疾复发的可能?这并没有一个定律,或许几率会比一般人稍高,这得视治疗时的用药。

白血病 淋巴癌 脑瘤 儿童3大常见癌症

 

用药缘故较易得三高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情况施药,癌童在完成疗程后,发育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患者之后也须要回到医院复诊,以让医生跟进身体状况,包括发育、检查荷尔蒙。

因服用药物之故,病患较易得到三高问题,所以我会叮嘱控制血糖与血压,并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

尽量挂诊同一位医生

另一方面,在马来西亚,大多数父母只会在孩子生病时,才带孩子去看医生,有些会去看不同的医生。我建议家长,尽可能给孩子看同一位医生,那是因为若孩子出现什么病况时,这名医生比较了解其健康状况,这有利于疾病的发现及治疗。

如果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勿拖延,请立即带他们看熟悉的儿科医生或普通医生。”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陈秋蕾.2024.05.25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