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颤抖症, 帕金森氏症, 郑淑君, 颤抖, 年轻患者, 脑神经, 咖啡, 哮喘药

颤抖影响可大可小 年轻患者须筛查 排除其他病

医句话:

原发性颤抖症是一种良性的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长者。若年轻人出现不寻常的颤抖,应进行更多的筛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的疾病,特别是脑部疾病。对于确诊患有原发性颤抖症的长者,不必急于治疗,除非症状持续恶化,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先考虑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最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颤抖症是指身体一个或多个部位的摇晃或震颤运动,最常见的是影响我们的手,其余会发生的部位有脚、下巴及声带。颤抖症分为两大类别,分别是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颤抖是一种很普遍的生理现象,通常难以察觉,许多人在身体状况或精神压力期间会变得明显,比如一些人饮用了咖啡、紧张过度、极度害怕,处于低温的环境等;病理性颤抖是指因神经系统的疾病而导致的,例如帕金森氏症、原发性颤抖、脑肿瘤、脑出血、中风,中脑或小脑、基底核的病变等。有些意外脑部的撞击可造成脑部出血,导致我们患上颤抖症,这些可被列入为病理性因素。

原发性颤抖(Essential Tremor,ET)的病因仍是不详,可是有研究显示,原发性颤抖与家族遗传有很大的关联,也就是体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果你的父母其中一位患有原发性颤抖症,那你就有50%的几率患上,但是目前仍没有基因测验指出哪个基因导致你患上颤抖症。

原发性颤抖的临床症状为一个人的肢体肌肉在非自主的情况下产生节律性摇晃或颤抖,其震动的频率一般在6至12赫兹(Hz),大部分的原发性颤抖症的表现会以手为起始部位,一般会呈现于上肢,但随着疾病进展,头部和声音也可能受累。一般原发性颤抖的摇晃有数年的病史,一般为3年之久。

原发性颤抖症

 

单侧颤抖或帕金森氏症

无论是哪种颤抖症,诊断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原发性颤抖,只因它不像是验血或扫描就可直接诊断,而只能透过问诊,医生会透过问诊,知道病患的病史、家族病史、摇晃速度及身体检查,如果以原发性颤抖为病例,摇晃速度大约为1秒有6至12次,而且在进行活动时才会颤抖,休息时不会病发。

原发性的颤抖通常是两侧对称性一起开始,虽然左右的颤抖会有强弱的分别,但其实是两侧发作的。如果病患只是一侧有颤抖,那医生就需要怀疑是否为帕金森氏症。

若患者近几个月有颤抖,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做血液及尿液检查,以排除甲状腺过高、或铜过高而导致的颤抖症,或其他疾病造成的颤抖。有些病患也需要做脑部扫描,以排除脑出血或中风导致病患颤抖。

酒精解摇晃 原发颤抖辨症之一

在外国的神经学检查是可检测病患的神经系统,以诊断颤抖症,医生会使用仪器放在颤抖的部位,计算颤抖的速度,并以图表的方式报告,之后会将物体挂在颤抖处,检测摇晃速度会否减少,但该仪器费用价格不菲,目前未有医院引入该技术。

诊断的重点并不是要病患确诊患上颤抖症,而是要排除其他的脑部疾病,尤其是帕金森。很多人都会将帕金森与颤抖症混淆,这也是帕金森与颤抖症的分别(表1):

原发性颤抖症

表1提及,原发性颤抖症的病患在饮用酒精后,摇晃症状是可以缓解的,帕金森却不能,但这并不是鼓励病患使用此法减轻症状,而是其中一种辨别病患是否患上原发性颤抖症的方法。

 

咖啡哮喘药加重颤抖
 

原发性颤抖症治疗有3种,分别是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 非药物治疗:病患可尝试佩戴较重的护腕或手饰,以减轻摇晃症状。此外,病患也可透过放松技巧减轻病患的心理和身体压力,减缓颤抖症状。病患也必须小心饮食,尤其是咖啡,只因咖啡里的咖啡因会加重颤抖。药物也是如此,治疗哮喘的药物也会加重颤抖病情,尤其是吸入性药物。
     
  • 药物治疗:医生会以普萘洛尔(propranolol)或扑米酮(primidone)治疗颤抖症。普萘洛尔最为普遍用于治疗颤抖症,病患也可以拿医生处方笺再去药剂行购买。该药物的功能较多,除了用于治疗颤抖症,也可减低血压、缓慢心跳,用于治疗甲状腺或治疗偏头痛,不过这药物不适用于哮喘病患。扑米酮也能用于颤抖及癫痫,但不常用,而且价格也较昂贵。

除了服用药物,也可透过注射肉毒杆菌作为颤抖症的治疗手法。治疗的部位主要为手臂与声带,适量的注射肉毒杆菌,对于颤抖症的病患有镇静的效果。在一年里,3至4个月需注射一次。

  • 手术治疗:若连药物也无法得以改善,严重至步行也变得困难,那病患可考虑使用手术治疗。而手术分别有脑深层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神波刀或医萨刀(Magnetic Resonance-guided Focused)及伽玛刀(Gamma Knife)放射治疗。

 

原发性颤抖症
郑淑君医生
(Tee Sow Kuan)
脑神经内科顾问

 

减轻症状 无法根治

脑深层电刺激除了可治疗颤抖症,也可用于治疗帕金森及癫痫。该手术是一种通过产生电流来控制调节脑内不正常活动讯息的方法,并透过植入电池于身体内,再通过传递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来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以达到减轻或控制症状的目的,一般用于治疗帕金森。这手术是局部性麻醉,非全身麻醉,因此进行脑深层电刺激的病患的身体需要一定的条件。

神波刀或医萨刀是近几年的技术,但马来西亚未引入该技术,该技术是在不切开皮肤与头骨的情况下,利用磁力共振造影(MRI)的引导与定位,准确地对脑部进行治疗。伽玛刀放射治疗则是使用微小的辐射束非常精确地聚焦在某个脑部位进行治疗,也是一种放射疗法,该疗法也可用于治疗肿瘤或癌症。

一般上,原发性颤抖症病患的症状若没有影响生活素质,其实是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若摇晃幅度过大,严重到连餐具也无法进行操作,那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而且原发性颤抖症是无法根治的,无论患者选择哪一种疗法都无法百分百治愈,只能将症状减至最轻。

不影响生活无需治疗

迄今马来西亚未对原发性颤抖做相关的调查,因此没有相关的盛行率数据,但新加坡的盛行率为0.32%。有研究显示,20岁以下患病率为0.04%,80岁以上老年人为2.87%。

颤抖症一般都会有数年之久的病史,但只要症状无持续恶化,没有影响生活素质,基本是不需要接受治疗,若有,服用药物控制即可,但是若是短期内发生,那病患就需要及早找医生就医,只因这症状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

医生更需要临床的检查,来确诊究竟是癫痫、颤抖还是帕金森,尤其是年轻的病患,只因年龄越大越容易患上颤抖症,越年轻的病患反而需要做更多的筛查,以找出颤抖的真正病因。”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陈孝全.2024.05.04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