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照护者心声系列五‧ 照顾父母 ‧ 子女最焦虑8大问题
在照顾年长者时,常常会遇到许多出乎意料的事。很多时候就算只是小事,但是当照顾者临时找不到“对”的人询问要怎样处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或者处理错误把小事变成大事,最后甚至演变成很难收尾。
为此,台大心脏科兼重症加护病房医生张胜南利用公余时间书写《照顾父母--不让父母的小病痛,变成大危机》一书。他借由书中的内容来厘清照顾年长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并且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法。
此外,妥善且适当的照顾身边的长者已变成时下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甚至对于长者本人也可以借由阅读这本书而获得启发,重新留意以往所忽略的事物,并且解决心中的疑惑。
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孝子?
真正关心
抱有过于自责与罪恶感
打从心里就关心自己的亲人,无论花费多大的人力、物力、心力、财力,也要让亲人受到最好的医疗,在照顾上是属于“最积极”的家属。
在遇到医生或护理师时,最常挂在嘴上的话是,“医生,拜托(然后深深的一鞠躬)有没有更好的药?原厂的、进口的,最好的药都请用。”“健保不给付的器材,我可以负担,没有问题。”“有自费的营养针吗?需要多补一些自费的药物吗?有没有什么补品是我可以买的?”。
此外,当我向他们解释家人的病情时,他们的眼神会自然流露出焦急的心情。他们出自内心的真诚与关怀,即使是陌生人,都可强烈感受到,更何况是每天需要面对无数家属的医护人员。
这类型是属于最好沟通且配合度最高的家属。理论上,也是问题最少的家属,但真的是这样吗?
大部份属于因果论的信仰者,其问题是在于“过于关心”,而且很容易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背、责任往自己身上扛,如他们会认为今天爸妈身体不好,都是因为自己疏于照顾,或者是自己没有提早警觉,没有早点带爸妈来医院看病,才会变得这么严重。
他们会有深深的罪恶感(Guilty Feeling),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甚至会过度自责,特别是在亲人病情急遽恶化,或获知亲人罹患肿瘤的消息时最为常见。
行礼如仪
典型久病床前无孝子
所有事情都只依照医护指示办理,他们不会多做,但是也不会少做,久病床前无孝子最贴切形容这类家属。
其实,这类型的家属一开始都是属于“真正关心”的家属,但是随着照顾亲人的时间变长,照护的负担与花费变多,现实的考量,也会让这些家属不得不重新评估要再花费多大的心力来照顾自己的家人。
如果再加上照顾的人多,事又杂的时候,更容易导致家庭的纷争。因此,需要全家人一起沟通、面对及处理。
照护生病的家人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病人本身又患有阿兹海默症、脑血管疾病或植物人,没有办法自己打理生活起居、行动不便,仍需别人帮忙自理如喂食、抽痰、翻身、清理排泄物、清洁身体等。一整天,如果只有一个人把所有事情包下来,那么会非常疲累。
如果照护者,自己有家庭、有小孩、有经济的负担、有事业,或平日需上班的上班族,那么,也不可能一直请长假。所以,是哪个人要“牺牲”自己的工作、收入与陪伴小孩的时间,来负担全职照护的责任?哪个人又要负责照护的开销?
这时,如果没有适时沟通、处理好,就可能会不欢而散,甚至最后还可能变成没有人要处理,那么,最可怜、受害最深的就是生病的亲人。
假日孝子
责备他人以掩饰不安
平常不用负担照护病人的起居,但是假日探访时特别想表现,想把自己的关心展现给别人看。
由于工作的关系,身处异地,没有办法天天陪伴在爸妈的身旁,所以对于病人的病情完全没有概念。如果再加上前面所提到的罪恶感,认为爸妈生病是因为自己的疏忽所造成的,有时为了化解罪恶感,他们往往除了自己外,还会找别人为错误负责。
假日孝子家属很可能会当众责骂照顾病人的外籍看护,或责备照护病人的家人。他们认为家人的病都是因为他们没有照顾好所引起。例如病情变得严重,为什么他会不知道,因为明明他上次来看爸妈时都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假日孝子”家属这些异常表达关心的方式,只是他们用来掩饰内心的“不安”与“愧疚”。
“假日孝子”的家属最需要的是调适自己的心态,他们不需要对亲人感到有所亏欠。如果觉得之前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没有好好的陪伴自己的亲人,那么,以后挪出更多的时间在家人身上就可以了。过度的表达关心或责备平时负责照护的家人,反而惹恼一堆人,到最后大家都不想帮他,只剩自己照护,反而得不偿失。
1.父母感不适就会拿家里囤积药品来吃。如何说服他们去看医生?
了解父母拒就诊原因
首先需查明父母宁可吃药,也不去看诊的背后原因,如看诊不方便?不想多花钱?或者单纯地认为那只是小毛病,没有什么大碍?
若是交通或财务的问题,就需要与其他的家人沟通,共同处理。特别是当父母的年纪越大,医疗需求一定会更多,在人力与财务上,若能提早安排做准备,有备无患总是好的。若是父母本身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肾脏病,子女可以多搜集相关的资料,让他们阅读,或在回诊时,请医生特别叮咛父母。
2.因为怕“三高”,父母烹调的食物都没有味道,很难入口怎么办?
合理膳食不死板
面对这种类型的病人,我会提供他们所想要知道的资讯,然后让他们知道很多标准与准则都是有一个范围的,并没有那么死板或硬邦邦。例如血压、血脂或血糖只要维持在某个范围内就可以了,就像我们在看抽血报告时,每个检查项目的标准值都有一个范围,检验的数值。
3.父母血糖高,却还要吃甜食。孩子提醒,他就生气地说:“我还能吃几年啊?”或父母身体不舒服,只肯吃中药,怎么办?
柔性劝引导父母思考
对于心中早有定见的长辈们,要他们改变以往的生活模式,或者放弃旧有的习惯是很难的,除非他们认同你的看法,否则即使你不断提醒,也只会让他们觉得心烦,有时甚至还会生气,让你们的关系处于不愉快之中。我建议换个方式,不强迫灌输,反而是柔软地提供相关资料让他阅读,并且给他时间沉静下来,好好的思考,在衡量利弊得失后,说不定会对旧有的观念与习惯有稍微改变。
4.父母膝盖疼痛,但朋友邀约爬山总爱跟随?
减重运动缓解膝盖疼
退化性关节炎是年长者常会罹患疾病,许多上了年纪的长辈都会被这个问题困扰,最好解决方法就是让他们的膝盖变得“舒服”。
由于退化性关节炎是“慢慢变差”的疾病。在初期时,应做一些保养来减缓疾病的病程,如减重、运动与饮食控制。
一旦生活调整后,父母的症状还很明显,就需由骨科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施打玻尿酸,以补充减少的关节,或是需安排关节镜检查,在必要时也可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5.父母对于健康食品来者不拒该怎么办?
服保健品宜谘询医生
事实上,大部份的保健食品,只要是合格的药厂生产,即使效果不像广告上所说的那么神效,副作用也不会太大。若单纯保养身体,原则上是可以。然而,若父母有慢性病,需要使用药品来治疗时,这时就不是每种保健食品都可以吃。为了安全起见,你可将父母要吃的健康食品带到诊间,让医生确认一下,他们就可以吃得保健又放心。
6.常忘记关煤气炉,父母是健忘还是患阿兹海默症?
父母常健忘须注意
在经过足够的休息,或经过别人提醒后,会再回想起来,那么,这样就只是健忘,而不是阿兹海默症。
阿兹海默症就不同,患者经过提醒,也会忘记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而且除了记性差外,他们的思考能力与认知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阿兹海默症的患者有时会做出无法用常理来解释的行为,甚至有时还会做出伤害自己而不知的行为。
若有出现“忘记关煤气炉”行为就要很小心。因为重点不是在“关东西”的动作,而是阿兹海默症的患者没有意识到“不关煤气炉会引起火灾”这件事情!
若家中的长辈出现记忆力或思考力变差,行为举止与以往不一样要特别留意。必要时也可以带他们让医生评估看看是否已经与阿兹海默症沾上边,及早发现及治疗,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7.父母喜欢吃隔夜菜,这样会否影响健康?
隔夜菜加热营养流失
长辈们常会保留剩菜饭,隔餐加热再吃。事实上,这样做还好,只要这些菜肴都有妥当冷藏,问题并不大,比较值得担心的是若是食物重复加热,营养易流失,或者是保存不当引起细菌滋生,导致亚硝酸盐的产生,尤其蔬菜或加工的肉类,最好准备每餐所需的分量。加工品如香肠、火腿或咸鱼,则应尽量减少摄取与加热次数。
另外,多摄取含维生素C与多酚类的水果如番茄、奇异果、它们富含抗氧化性,有助减少亚硝酸胺,降低致癌物的形成。
8.如何应对固执的父母?
将父母当小孩哄
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从父母的生理分析到心理,先撇开是因阿兹海默症与忧郁症的缘故,当父母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他们或许是感到失落而以鸵鸟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或许他们害怕治疗、担心药物有副作用、害怕改变、怕家人担心等,于是父母选择用“固执”的态度来掩饰。
倾听与了解父母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不妨试着将父母当成小孩子般哄吧!
*所有文章及广告内容所提及的产品、服务或是个案只供参考,并不代表本报立场,任何疑问请向有关部门询问或请教医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