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非风险群?.心脏病依然可能与你有关
年轻、没有家族病史、没有三高、不碰烟酒、维持健康饮食,难道……你就认为心脏病不可能出现在自己身上吗?
你了解什么是心脏病吗?冠状动脉疾病(CAD)也称作冠心病,简称为心脏病。这是当斑块在心血管中积聚,阻塞血液流动而引致发病,甚至造成心肌永久损伤。根据卫生部,心血管疾病是马来西亚自2005年开始以来,连续13年成为主要致死原因。
心脏病可在无声无息的情况下出现,直至当事人感到心绞痛或病发,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心脏病患者。心脏病的风险群主要分为两种,即不可改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病史;而可改变因素可简化为“BCCD”,即血压、胆固醇、香烟及糖尿病。
不过,Ara Damansara医疗中心心脏专科刘志勤医生表示,没有任何上述风险,不代表当事人就不会有心脏病,“曾有一些案例是患者不属于任何风险群,却还是出现心脏病。基本上,不要以为你不吸烟、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胆固醇,你就不会有心脏病的风险。这是错误的思维。你的风险是较低,但不等于零。”
他在受访时提到,一名年龄约58岁的男患者因家人强迫而进行体检,结果竟然发现心血管严重阻塞。他透露,这名患者不属于任何风险群,没有糖尿病、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胆固醇,也不是烟民,事前也没有出现任何常见症状,是直至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才发现他患有心脏病。
患者未必出现常见症状
心绞痛或胸痛,是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并可细分为稳定性与非稳定性。在活动或运动时,出现的稳定性胸痛通常不会变得频繁或更严重,反之非稳定性胸痛就会越来越严重与频繁。
刘志勤医生点出,胸腔不适主要出现在胸腔中间或左边,而且有时会延伸至下颚、颈项、左肩或左掌。
“患者有时候会申诉,他们胸痛时会有点晕眩、呕吐、冒汗。这些都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
心脏病不常见的症状,则有肚痛或上腹部不适。他亦引述一名妇人,只有左肩疼痛,没有其他症状,也不属于风险群,但本身上网查询后再求医,并要求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最终检查出是心脏病患者,而且心血管阻塞逾90%。
“有些患者,完全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他们可能只是来例行体检。结果,心电图(ECG)、运动心电图(Stress Test)或心脏超声波检查(Echocardiography)出现异常,再进一步检查,确认了患者的心血管阻塞。”
心脏病4大常见误解
■心脏病趋年轻化
通常,心脏病或心血管阻塞出现在年龄大约60或70岁的长者身上。刘志勤医生指出,如今患者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本身就曾诊断37至40岁左右的患者。
“基本上,年龄超过50岁者,就要多注意。可是,年龄低于50岁,不代表没有可能性。就算年龄低于30岁的心脏病患者不常见,但还是要小心。趋势逐渐年轻化,我不确定,但不排除是时下生活方式的影响,如缺乏运动、饮食,特别是吸烟。”
■吸烟对心脏影响大
在访问过程中,刘志勤医生多次强调:不要吸烟。他认为,吸烟是心脏病的高风险因素,但大部份患者都不听,甚至在在心脏手术前继续吸烟。
“烟民需要注意到香烟对个人健康带来的影响。减少吸烟,最好是不要吸烟。至于使用电子烟(Vape),我无法确认其影响是否如吸烟,所以无法评论。”
■运动心电图检查正常≠无血管阻塞
刘志勤医生表示,在面对潜在心脏病患者时,医生会先了解对方的病史、胸痛确切位置等,同时也要考量对方所属风险群;接着再透过详细检查确认患者的病情。
“我们会透过血液检查,如利用心脏酵素(cardiac enzymes)和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确认患者的心肌有没有受损。其他检查方式有12导联心电图(12-lead ECG)、最常使用的运动心电图,以及心脏超声波检查。”
他解释,运动心电图通常是第一项测试,若结果正常或没有异常,即意味当事人没有显著的心血管阻塞。可是,这并不代表当事人完全没有心血管阻塞。
“这是很常见的误解。若我说运动心电图结果正常,大部份人都觉得正常,就是等同没阻塞。运动心电图测试的结果正常,其实是意味着当事人可能有心血管阻塞,但不是极严重的状态。”
“要知道,一般的运动心电图测试,不是100%正确无误。若患者在运动心电图测试后,结果显示正常,却依然有胸痛的情况或出现其他症状,那他还是需要考虑进行其他测试。”
CT扫描造影检查血管
另一项检查是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简称CT扫描),主要透过CT扫描仪确认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lcium score)和注射造影剂(contrast medium)检查血管。
他指出,钙化评分就犹如心血管阻塞的标记,评分介于零至400分,高于400即意味患者属于高风险群。可是,他也提到有些案例是患者的钙化评分正常,却在注射造影剂后,发现心血管收窄或阻塞。
■药物无法预防心脏病
俗语说:预防胜于治疗。然而,心脏病没有100%的预防法,但可以降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刘志勤医生指出,没有药物能够全面解除患上心脏病的风险,患者只有服用降低风险的药物,如减少心脏病发或中风可能性的阿司匹林,以及降低胆固醇累积造成阻塞的他汀类药物。
“曾有患者问我,在服药后,是不是就不会有心脏病的问题?不会是意味100%。药物,只是降低风险和避免血管阻塞成都加剧。”
他表示,不管血管阻塞严重与否,患者都需要服药,并从患者所具有的风险,如生活方式、运动、吸烟等多方面着手。
“如果不是严重的血管阻塞,患者每6至12个月复诊即可;若是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就需要看血管造影结果,确认患者可否进行通波仔或心脏绕道手术。不过,不管是进行通波仔或心脏绕道手术,患者也都需要服药。”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