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曾宪颖/鸡蛋的迷思

鸡蛋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对马来西亚人更是不可或缺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它也因所含的丰富营养价值被称之为“全营养食品” 。但也因蛋黄中的膳食胆固醇含量偏高,使得人们认为吃鸡蛋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而惧怕食用鸡蛋。那胆固醇水平真的会因为吃了鸡蛋而升高吗?

实际上人体中的胆固醇约有80%是由肝脏合成的,另外的20%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饮食。而近期研究也表明了食物中的胆固醇只会略微提升甚至不会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反之,长期大量食用富含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和皮)和反式脂肪(大多来源于加工食品)的食品比膳食胆固醇更会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因此,每日摄取一两粒鸡蛋不但不会显着影响胆固醇水平,还能提供其他宝贵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B群、D、叶黄素、玉米黄素和优质蛋白质。

那鸡蛋怎么吃更为营养呢?马来西亚人烹煮鸡蛋方式数不胜数。其中包括荷包蛋、炒蛋、炸蛋、水煮蛋、卤蛋、蒸蛋及半生熟蛋等。烹煮方式也会影响总脂肪的摄入从而影响胆固醇水平。水煮蛋是最为推荐的鸡蛋烹煮方式。将鸡蛋放入室温水中,煮沸后转小火煮2至3分钟。熄火浸泡5分钟,然后捞起。整个烹煮过程不超过10分钟。这样的烹煮方式不仅能保持鸡蛋的最佳口感,还能确保其所含的营养素不会因为过度烹煮而瓦解,并且更容易被身体消化和吸收。

成人健康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呵护健康从现在开始

医句话:

请积极关注你的健康,定期进行健康筛查,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预防胜于治疗。 不要等到疾病恶化才采取行动。从现在开始就关注自己的健康,没有太早或太晚开始照顾自己的健康。让我们积极呵护身体,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吧!

“定期进行健康筛检对于保持良好的健康和预防严重健康问题至关重要。它可以在明显症状出现之前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让我们能够及早就医并改善临床结果。通过积极地管理健康,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福祉,降低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以及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NCD)的风险。

有多种筛检方法可用于发现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筛检指标,它们能够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这些健康问题。请注意,本文中的推荐数值仅供一般参考。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不同,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评估,请务必咨询医生的意见。

问药

周志辉/美胆固醇摄取上限取消 不等于百无禁忌

问:坏胆固醇(LDL)偏高,可以每天吃两粒鸡蛋吗?

答:长期以来,胆固醇都被人以简单的二分法分成好坏两种。好的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而坏的则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但2016年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刊登了一项研究,发现胆固醇似乎没有绝对的好与坏,LDL的下降未必能减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较高的HDL浓度也不一定会降低患病的风险。在最新的美国饮食指南中已将胆固醇的摄取上限取消,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其实摄取适量的胆固醇对健康也很重要。

问药

林建斌/佛莱明汉测10年心脏病风险

问:你好,我今年32岁,没有任何病痛。最近我做了一个健康检查,我的总胆固醇指数为5.5mmol/L,坏胆固醇指数为2.9mmol/L,好胆固醇指数为1.6mmol/L。报告写正常的坏胆固醇指数为<2.6mmol/L,请问我需要服用药物吗?

答:在评估我们体内胆固醇的高低的时候,我们主要会看3种胆固醇指标,即低密度脂蛋白(LDL或俗称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或俗称好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TG)。在决定需不需要治疗前,我们会使用佛莱明汉危险预估评分表(Framingham Risk Score)来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它是一个透过问答方式,根据测试者的性别、年龄、胆固醇指数、血压、是否抽烟及患有糖尿疾病的风险来预测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读者可以自行在网上搜寻一下,不难自我回答这些问题。

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分成4个等级,即非常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那医生就会根据这个风险的指数来决定几时需要开始治疗,需要使用什么药物和需要什么胆固醇的治疗目标指数。一般上低风险和中等风险者只需要在饮食作息上做出改变,而高风险和非常高风险者则除了饮食作息需要改变之外,也必须使用药物来降低坏胆固醇。

慢性疾病

降脂降油提高好胆固醇 他汀类需终身服用吗?

医句话:
降胆固醇并不是单看体检报告里的数字即可,而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中风的死亡几率,患者更需要佛莱明汉危险预估的评估,且坚持良好的生活饮食,再改变生活恶习,才能有可能摆脱永久性服用降血脂药的命运。

“很多人认为只要看体检报告就可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并非如此,只因高胆固醇是一种病症,这种病症不会为身体带来任何不适,所以你自己本身也看不出有任何的损伤。

高胆固醇不像伤风感冒即刻表现出来,反而年复一年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我们要综合各种的因素,来结合你的胆固醇的素质,才能计算出你的心脑血管的风险,所以,医生在决定要不要给你用药物治疗时,会考量你未来10年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问药

陈朝颖药剂师/胆固醇下降 能停服他汀类吗?

问:请问一旦开始吃了他汀类药物,就要长期吃吗?

答:他汀类药物(statin)是其中比较常被用到的降胆固醇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简单了解如果胆固醇过高会发生什么事。若血中的胆固醇过高,容易堆积在血管壁内层,引起慢性发炎并形成斑块,使血管壁变厚变硬,造成阻塞,一旦发生感染、天气骤冷、生气等状况,很容易引发中风、心肌梗塞、猝死等危机。

同时,它也容易引起高血脂问题,与高血压、糖尿病互有影响,对国人的致命威胁已超过癌症。那是不是代表胆固醇愈低愈好呢?坏胆固醇(LDL)应降得愈低愈好,因为它是造成动脉硬化、阻塞的罪魁祸首,所以减少它能减少发生脑中风、冠心病的风险,降低死亡率,而他汀类药物在减少LDL方面是非常有效的。至于好胆固醇(HDL)的数值则不能低于1.0mmol/L,因为它扮演着血管清道夫的角色。

问药

长期服用红曲 为何胆固醇仍超标?

问:我今年47岁,女性,从年轻时就开始有高胆固醇,46岁时总胆固醇>300,我就开始吃红曲,吃了1年半总胆固醇只降到260,想请问我需要转吃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药物吗?

答:归纳许多有关红曲的研究,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红曲菌素K(monacolin K)的二级代谢产物,这些红曲的活性成分与降血胆固醇药成分他汀(statin)相似,可抑制胆固醇合成时所需要的酵素(HMG-Co A reductase),降低其活性进而达到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然而,需要提醒你一点,目前市售的红曲类保健产品众多,活性成分剂量各有不同,红曲产品并不能完全取代药物,一般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仍不足以达到药物治疗的效果。

加上近年有些红曲产品所诉求的活性成分是红曲菌素K以外的代谢产物,虽然各个产品都诉求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但各种市售产品之间的实际功效都会有所差异。

以你长期使用红曲产品,但胆固醇浓度仍然持续超过240mg/dl的水平,建议应先与专业医生讨论,让医生以药物协助控制总胆固醇的浓度。要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除了要按时服药外,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搭配健康饮食及多运动。

饮食营养

“健康宣称”重新修订 撤消大豆蛋白降低坏胆固醇效率

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健康宣称”,每日食用25克的大豆(黄豆)蛋白能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2017年这样的宣称内容却走入历史,这项变更让许多过去为了改善心脏疾病而食用大豆蛋白或相关制品的人感到疑惑,大豆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健康有益的食物,美国为何要撤消大豆蛋白的健康宣称?

199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最初在基于当时众多的研究资料,通过了大豆蛋白与维护心脏健康的功效宣称,其内容为“每日摄取25克的大豆蛋白,配合低饱和脂肪及胆固醇的饮食,能降低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保健食品业者只要先通过FDA的审核,就能授权在包装上标示这段有关心脏保健的声明,目的是让消费者知道适量食用大豆蛋白有改善心脏健康的益处,但FDA在2017的10月30日却宣布撤消这项沿用了快20年的宣称,使许多人对食用大豆蛋白顿时感到疑惑。

问医

虾头胆固醇较高 少量品嚐无大碍

问:博士,你好,我是一名家庭主妇,以下有一些关于虾的疑问想要请教博士。

Q1:请问要如何存放明虾才能确保到新年期间仍新鲜呢?有什么窍门吗?要如何辨别虾是否新鲜?有人说若可以轻松拔出虾壳就是代表新鲜,是真有此事吗?

Q2:有人说虾头有很多胆固醇,是真有此事吗?那虾头可以用来做什么?例如熬煮咖哩?

Q3:请问除了对虾有敏感之外,哪些人不适宜吃虾呢?长辈吃太多虾是否会造成胆固醇指数飙升呢?

Q4:冒昧请教,如果明虾如一支笔大般,建议怎样烹煮才不至于浪费食材呢?

博士解答:

你好,以下是关于你提问的解答,也祝福你新年快乐。

银发保健

血糖血脂并非愈低愈好 长者保健有门道

案例:

66岁的蔡先生总是自嘲自己是食肉兽,无肉不欢,肉骨茶丶焖猪肉以及咸鱼花腩煲等是他最爱,结果在最近一医生告知他胆固醇已超标,必须注意,否则会有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的风险。想到娇妻及孩子,再听隔壁老王说,他的亲戚就次体检中,是胆固醇过高导致心血管阻塞而去世,蔡先生惊觉必须注意了。

问了身边的朋友都把胆固醇说成是千古罪人,好像一切疾病都是胆固醇所造成,直到最後他遇上黄医生,才知道其实胆固醇确实不应过高,但亦不应过低。黄医生也授招他如何在生活作息中改善,包括改变过去无肉不欢的饮食丶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适量运动等,从而确保胆固醇维持在正常水平。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