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16】按摩

到了后期,失智病人多半变得很瘦,他们能够离开床的时间不多,不能自己走路,不太吃东西,不太能说话,但是,他们还是有沟通能力,认得出人,照顾者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常替他按摩。
按摩主要是增加和病人的接触,不必用力,以一般的皮肤乳液涂在病人的手上脚上,背部也是主要的部位,因为他们每天躺着的时间很长,多使用乳液多少减少产生褥疮的几率。

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是增加病人和外界接触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可能听力不佳,视力不清,不太会使用语言了,皮肤的触感会是一个主要的部位,而长期不用的手脚肌肉如果在按摩时顺便运动一下,也不至于萎缩得太快。

不必破费去买什么昂贵的精油或是按摩霜等等,使用一般的护肤液就足够了。如果病人不习惯而有拒绝的表示,照顾者也不可以把自己的意思强加至病人身上,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即使是失智病人,他们仍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应该给予尊重。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14】说话方式

后期的失智病人多半已失去“有意义对话”的能力,譬如,他们应该无法再和你谈论国家政策,即使过去他曾经是那个政策的主导者。可是,和他们说话却是对病人很重要的刺激方式,可以使病人还保有和外界连结的能力,那么,该和他们说些什么?怎么说?

简单的,病人会感兴趣的,熟悉的题材,都是可以尝试的,通常家人是最常提及的,病人多半会问到已去世多年的亲人,或突然提出你听不懂的问题,但只要能够转移话题,他的注意力马上会改变,所以,只要保持对话,不必太在意这些对话是否合理、正确的。

也就是说,说话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话的方式,要让病人不感觉到任何压力,让他们可以因为和你的对话而笑得很开心,那就是成功的对话治疗。依照这个原则,照顾者不要自以为是“治疗人员”,不要纠正病人的说话内容,不必要求他对某些事做出“正确的反应”,依病人当时的心情引导他做些对话,这才是照顾者该扮演的角色。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15】失禁和便秘

仔细观察后期失智病人每天吃喝的内容和量,以及每天的大小便次数形状和量等等,是照顾者主要的工作之一。

所谓“进去”的和“出来”的东西如果都顺利的话,病人多半是在“健康”的范围内。吃得太多,解得太少,病人容易便秘,吃得太少则会营养不良,同样是失智病人必须注意预防的事。

不一定要病人每天都得上大号,但是如果3天以上没有排便,就要考虑是否改变食物型态或是使用软便剂,后期病人多半很瘦,他们可能已无法自己坐在马桶上解便,这时躺着大小便就会成为常态了。

大部分后期的病人都必须如婴儿一样成天穿着尿片,如果因各种考虑没有使用的话,一天要带着他去上几次厕所,也要好好的计算,尤其病人此时多半已无法自己走路,每天单单是进进出出厕所就是对病人不小的体力负担。

可是,成天都穿着尿裤也会有卫生问题,保持通风和清洁就是另一个工作重点,这就和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工作相同,护理工作的量和质都会加重,这是照顾者要有的体认。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17】卧床护理

一旦失智病人长期卧床后,照护者的工作要从本来协助病人做各种事情上,转变成处理病人的个人卫生为重心,这时可能要家中其他成员的加入才能完成,尤其以一个五六十公斤病人的重量,照顾者如果没有受过特别训练,根本无法进行翻身或换尿布等基本的工作。

卧床病人最担心是背部因长期躺着而出现褥疮,但一般在家中由亲人看护得宜的,只要每天有和病人进行互动的,多半这种状况可以很容易预防和避免,因为只要调整一下病人的姿势,换个衣服等等的,若是再加上替病人按摩一下手脚,替他涂一下乳液或护肤油之类的,都是很好的方法。病人即使无法和人做言语的沟通了,也可以透过这样肢体的接触保持知觉的反应度。

病人在此时多半无法用水洗澡了,使用擦澡是常见的方式,有时可以让病人泡澡,但这必须环境许可而且要注意安全。

失智病人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会使得护理工作格外棘手,有时照顾者主观认为是“对病人比较好”的事,是不是真的是如此,很值得省思,照顾者应经常检视自己使用的方法是否有调整的必要。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08】在家迷路

失智病人常出现走失的情况,到了后期,他们虽不再有自行出外走动的能力,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在自己家中都会“走失”,而这真的和家的大小无关。

当然他们不是真的走失了,只是,你可以发现病人的认知能力不断流失,他不知道自己睡的床在哪里,不知道洗澡要在浴室洗,走到马桶前也不知该做什么,什么时候要吃饭,当然,更不知道要去哪里吃。

所以,照顾者等于是他的分身,必须提醒他做所有的事,并且带着他一起做。如病人可能睡觉的时间愈来愈长,什么时候该带他们上床,叫他起床吃饭等等,如果他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事的话,如种花或折纸等,一定要和他一起做,但通常到了后期,病人多半很难专心做完一件事。

另外,很重要的是要每天注意病人大小便的情况,这不只和每天吃的食物有关,更可了解他们的排泄是否顺畅,要不然他们想拉就拉,只会增加照顾者的工作量。也就是说,从大小便观察病人的健康状况,并借以调整饮食,这是照顾者除了每天带病人“上厕所”之外,同时可以做的事。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09】病人的心情

失智病人会不会有心情的起伏?让人意外的是,虽然他们丧失了大部分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对外界刺激也没有太多反应,但还是很清楚的有心情好和不好的时候,而且,因为他们不会隐藏,所以这些反应更为直接。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上一秒钟还是很高兴的,但马上会转成沮丧的状态,而万一他忆及过去什么伤心事,只要你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病人马上会进入另一个时空中,所以,他们的快乐悲伤情绪可以随时转换,端看有何种刺激进入。

譬如,当病人会想到50年前的好友,“现在在哪里?”也会问到同住的儿孙,“吃过饭没?”会担心自己的东西被偷,也会感叹自己的命运等等,各种不相干的情绪快速交叉出现,只要照顾者及时给予适当的回应,负面的情绪就不会持久,重点在于如何回应对于病人最合适,回应的方式更重于回应的内容,因为病人其实已不了解内容了。

所以,用心的照顾者可以摸索出和病人的最佳“应对模式”,这是对双方都最省力的方法。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13】作息安排

失智的病人到了中后期后,可说己完全没有了时间的观念,可是照顾者除了照顾工作外,多半还有其他工作在进行中,因此多半会希望把病人放入一个固定的生活型态中,这样的安排,美其名是让病人保持“规律的作息”,但其实更多时候是为了方便照顾者,尤其,若病人是住在机构之中,这种安排更是必要的模式了。

但如果你是在家中照顾自己的家人,让病人也固定8点起床,10点入睡,真的是对病人比较好吗?当然不是,天气凉一些时,睡得舒服,病人可能睡得时间长些,那就让他睡吧,错过早餐有那么重要吗?下午不想午睡也不必勉强,就早点给病人吃晚饭,晚上早点睡就是了,你又不是要看顾8个或10个病人,没有必要保持固定的作息。

作息可以保持弹性,不过,照顾者还是要仔细观察病人的情况,过大的刺激会干扰病人的情况,一定要避免,以免反而造成照顾者的负担,而相对的,照顾者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情况,如何使自己的身心健康都维持正常,十分重要,毕竟这是个持久的工作,如果照顾的人累倒了,病人怎么办?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10】还看书报吗?

很多人还有“不爱看书的人,才会失智”的错误观念。可是,爱读书的人就不会得失智吗?当然不是,目前所知,罹患失智和一个人的智商或是职业、生活习惯、学历等都没有关系。那么,失智病人还会看书、看报纸吗?

本来就识字的人,在失智的早期当然还能理解绝大部分的文字讯息,可是,随着病情发展,他们的理解力渐渐下降,譬如,他们可能还看得懂“温度”这两个字,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无法联想到冬天和夏天温度的不同等各种问题。

如果病人还会拿着书或报纸看,他们的病情可能尚在早中期,但慢慢的,你会发现他们翻下一页的时间愈来愈久,接着就只是拿着不动,再后期的病人则可能拿书报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呆呆坐着,你和他说话也没有什么反应。

失智病人到专业安养中心是否较好,真的无法一概而论,但一旦你决定让病人居家照顾,那么,很重要的是要和病人保持一定的互动,多和他们说话,即使病人的理解力已大半丧失了。塞本书给他看可能较省事,但坐下来和他说说话,对病人,对你,可能都更有意义。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07】肌肉无力

失智病人从最初的记忆力开始逐渐流失,当进入重度期后,肌肉的控制也明显的下降,这从一开始无法控制大小便,到重心不稳,无法走路,照顾者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病人病情的变化。

老人家容易跌倒,失智病人肌肉萎缩的速度则较正常老人更明显,有的人会整天软趴趴的,坐都坐不好,别说要出门走失了,常常根本自己都无法起床。对于照顾者来说,过去必须担心病人不见踪影,如今病人的日常梳洗则成了他们的主要工作。

长期卧床者的居家,若有特别设计当然最好,但一般家庭多半很难做到,有的人家客厅和饭厅就有高低差,2层楼以上的则根本不适合坐轮椅的病人,浴室更是大问题。

对照顾者而言,如何克服外在环境的种种困难,是最大的挑战,而若有机会和能力做改变,其基本原则是如何使病人更安全,更舒适,这些改变不见得要花很多钱,常常只是“没有想到”而已!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04】还记得什么?

被诊断失智的病人,家人常会替他贴着各种字条,或是总想提醒他应该要做的事,这些努力,过了几年后,当病人转入重症期,多半家人也知该放弃再做这些尝试了。

那么,重症失智病人到底还记得什么?他们可能走进卧室,就忘了刚刚在客厅的事,也可能虽和你在电话中对话,却根本不知你是谁;不识自己的家,不知自己的床,最后,连自己是谁都会忘记,也忘了要吃要喝要呼吸等等。

不过,在进入连身体器官也“忘记运作”的最后阶段之前,重症病人多半还知道“自己是谁”,他可能不识得周围有哪些人,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却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儿子女儿又叫什么,仅管病人可能不知站在面前的就是儿子女儿。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属于病人最基本的“自我”,依然保留着,他虽然失去大部分能力了,但基本的他,可说是价值观吧,其实没有离开。

这是做为照顾者最难拿捏的部分,“尊重病人”这个原则说来简单,却很难真正做到,照顾者支持团体一直在进行的教育工作就是在强化这部分,希望让病人和照顾者都可以得到更人道的对待。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