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建斌/涂类固醇加剧感染 股癣宜用抗癣药膏

问:我的儿子今年15岁,我发现他最近一直用手抓大腿内侧,我看到大腿的双侧红肿, 表皮有抓伤的痕迹。我给他使用了他妹妹皮肤敏感的药膏糠酸莫米松(mometasone), 一开始可以止痒,可是几个小时后又痒了,请问需要看医生吗?

答:根据你的描述,你孩子的情况极可能是股癣。股癣是一种真菌的感染,一般会出现在身体潮湿高温的地方,如大腿内侧。而15岁的男孩或许常运动,常流汗或长期坐着, 都会增加患上股癣的机会,它是一种常见的感染。

至于治疗方面,糠酸莫米松是外敷内固醇,在没有抗癣药膏配合下,单独使用外敷内固醇,反而会加剧真菌的感染。因此父母不可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示下,混用他人药物。 父母应到药剂行询问药剂师的建议,使用治疗癣的止痒药膏,涂上在感染处范围(超出感染处2公分)。每天根据指示搽药至没有症状后,再继续使用药膏两个星期以预防再次感染。

股癣可通过皮肤接触或个人卫生用品,传染身体其他部分或者传染给他人。 因此家人不可混用毛巾,为了预防再次受感染,建议孩子在运动后更换干爽衣物,洗完澡后擦干大腿内侧,若常出汗可使用爽身粉。

 

问药

陈诗欣/类固醇随肾排出 短期服用不伤身

问:咳嗽看医生,后者开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和氢氧化铝制酸剂,不过我查了一下,这些都是有类固醇成分的药,不知道这样吃会不会有副作用?

答:咳嗽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恼人症状。它可以是短期性因病毒、细菌感染或过敏性鼻炎产生。另一种是慢性症状,由哮喘、慢性鼻窦感染、胃食管反流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气肿、肺癌或结核病等。在治疗上,类固醇具有抗发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通常在短时间内就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所有药物都存在着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但不是必然发生。一般副作用大多是轻微而且短暂,在服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消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服用高剂量或长期服药者、出现不良反应或对药物产生敏感的风险。类固醇的代谢可透过肾脏排出,并不会累积在体内,尤其短暂使用在症状上的缓解,一般不会高剂量或长期服药,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问药

林恩妮/长期服类固醇变胖 怎么办?

问: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因长期服用类固醇,所带来体重居高不下的副作用?

答:长期服用类固醇确实会导致体重增加,因为类固醇也会增进食欲。首先,食物的选择是个重要的环节。建议和饮食治疗师洽谈,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个人饮食选择,找出一个更健康的选择,比如说若三餐都是以高碳食物为主食,体重管理就会较挑战。

另外,研究显示饮食控管虽重要,运动更不可缺少。运动其实不仅帮助减肥,更能调节新陈代谢与帮助胰岛素更好的运作。除了体重增加,长期服用类固醇也会导致血糖指数上升。

长期服用类固醇也会导致骨质疏松问题。因此,饮食上不仅要注重体重,也要注意骨骼的健康。因此,建议摄取优质蛋白质和钙质丰富的食物比如说牛奶和乳酪。烹饪时可以添加更多的膳食纤维增加饱足感,减少精致食物比如面包蛋糕这些碳水炸弹。

长期或大量服用类固醇可导致体内的水分的盐分滞留引发水肿问题。因此,药剂师建议服用类固醇期间应避免高钠食物,比如说加工食品、腌制品、火锅汤底、酱料等,帮助管理体重问题。

问药

林建斌/轻微过敏先投抗组胺剂 严重才用类固醇

问:抗组胺剂是不是类固醇?后者是否对人体不好?

答:抗组胺剂并不是类固醇。抗组胺剂(anti histamine)和类固醇(corticosteroid)两者都可透过抑制组胺的释放,减少敏感的症状。相对抗组胺剂,类固醇拥有较强的抑制组胺效果,也拥有消炎的效果。所以一般在治疗轻微敏感的时候,我们都会先试用抗组胺剂,而类固醇则是通常使用在较严重的案例。

类固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荷尔蒙,它和我们人体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荷尔蒙类似,具有相同功能。所以类固醇对人体的正常运作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疾病,正确使用类固醇可有效控制疾病。滥用或过量使用类固醇则对人体有极大副作用,如体重增加,增加患上高血糖、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也可导致抵抗力降低。

总结来说,类固醇并不是不好,只有在滥用或过量使用类固醇,坏处将超越类固醇所带来的疗效。因此,我不建议民众在未咨询药剂师和医生的情况下,自行使用类固醇。

 

问药

陈朝颖/长者长期服类固醇 这样做可减副作用

问:Prednisolone适合年长者服用?想知道功用和潜在副作用。

答:泼尼松龙(prednisolone)是一种皮质类固醇,对减少疼痛和发炎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常被用于治疗特定种类的过敏、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可治疗病症如肾上腺机能不全、高血钙、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炎、眼睛发炎、哮喘以及多发性硬化症。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包括:

问药

林仁吉/类风湿遇上更年期 服类固醇还能中药调理吗?

问:请问更年期加上因类风湿服用类固醇,有燥热、盗汗、失眠等问题,是否可用中药调理?

答:根据你提出的问题,有燥热、盗汗、失眠等症状类似于更年期症状(或更年期症候群)。当然,长期服用类固醇也可以出现副作用如皮肤变薄、虚弱、体重增加、瘀伤、高血压、糖尿病、骨骼薄弱(骨质疏松症)、面部浮肿、失眠以及停经等症状。

即便如此,一般使用类固醇控制类风湿疾病的病患都会由主治医生负责观察随访,并适时调整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剂量,类固醇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少且可控。所以,你是想了解中药能否改善更年期症候群,而服用类固醇会否产生相互作用。

更年期症候群是指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早期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约80%的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其中大部分需要相关治疗。亚洲女性在治疗方法上更倾向于选择传统中医药,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的接受度较低,主要是因为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被过度放大。因此,研究发现在大多数亚洲国家,包括中国、日本、越南和韩国,中医药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用于治疗女性更年期症状的治疗方法。

问药

林明冠/中药强效如“仙丹”小心掺杂类固醇

问:中药里含有类固醇吗?

答:类固醇是存在生物界中的类甾体、甾族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胆固醇、羊毛固醇、胆汁酸、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这里问的应该是临床常用的抗炎药如地塞米松、氢化泼尼松等。若是单纯由正规大夫开出的方子,不会含有这类药物;常用的膏方丸散,一般不会有。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样事物都会有疏漏的一面,有的大夫或者药店、药厂,为了让药物有“仙丹”的神效,会在里头掺入类固醇。因类固醇对一些免疫反应如皮肤病、关节炎、哮喘等有快速缓解的作用,发作期只要服下片刻就能见效,因此广泛用于危急免疫反应的控制。

只是不知何时开始,一些不良商家开始在中药药丸或者药散加入这类药物,并大肆宣扬其中药神效。若买中药,必认明此药安全性,比如有经过卫生部批示,或者有信誉的药店和厂家品牌。

如果一种药有治疗多种疾病如哮喘、皮肤病、关节疼痛等,还是敬而远之较好。类固醇虽能一时取效,但一定要慎用,否则后患无穷,如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骨质疏松、肾脏损坏等,切记。

还有,中医使用掺杂了类固醇的中药是绝对违法的,若有患者使用后发现不妥,必须彻查后举报。 

问药

陈诗欣/产后患席恩氏症候群 长期服类固醇 能否接种COVID-19疫苗?

问:我是一名64岁患有席恩氏症候群(Sheehan's Syndrome)的妇女,因为脑下垂体功能减退症(hypopituitarism)而必须终生服食荷尔蒙药物。我的脑下垂体(pituitary gland)因产后出血而损坏,不能制造荷尔蒙,至今已26年。

我也有关节炎,双脚沉重僵硬,晚上睡觉时会麻痺抽筋。冷天时我也会哮喘,呼吸不顺畅。最近皮肤瘙痒,尤其是颈部,半夜有时会有白色浓痰。

现在正在服食着以下药物:

  1.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2.  左旋甲状腺素钠(levothyroxine sodium)
  3.  辛伐他汀(simvastatin)
  4.  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和维生素D

我接下来在医院的复诊日期还未到,想在复诊之前接种疫苗,请问我是否能接种疫苗?如果可以,必须接种哪一种疫苗才适合?

疾病疗法

失明?失命? 不想患毛霉菌病 接种疫苗减染疫重症风险

医句话:

毛霉菌病被视为继COVID-19之后另一杀手,患者有毁容、失明以及死亡的可能,在印度已有患者必须摘除眼球来保命的病例,造成毛霉菌感染的主因是过度使用类固醇药物在重症患者身上,而接种疫苗则受公认可减少轻症到重症的正确做法,因此早日接种疫苗将可避免不必要的悲剧上演。

“根据早前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随着印度的疫情日益严重之际,也出现了另一类COVID-19的‘新杀手’,那就是毛霉菌病(mucormycosis)。毛霉菌的其他名称也包括黑真菌(black fugus)或者是白霉菌等,其致死率可达50%,属于一种相当罕见的感染情况,如今已随着COVID-19疫情的恶化而越来越多,患者大多数是COVID-19重症患者,甚至在康复后12至15天内仍会发生。

成人健康

烟霾易诱发哮喘 喷雾剂要随身

对于有哮喘病史的病人,烟霾来袭肯定是个噩梦,因为漂浮在空气里的各种微粒子和灰尘等等容易诱发哮喘。为了预防哮喘病发,患者最常用和最熟悉的药物莫过于哮喘喷雾剂。

虽然是最熟悉的药物,但许多哮喘病人却对它有不少的误解。

第一:对于含有类固醇的预防性哮喘喷雾的误解。

在治疗哮喘病的过程当中,为了预防哮喘病复发而使用类固醇喷雾剂是常见手法,然而许多病人却误认为使用类固醇会对身体带来伤害而不遵守使用方法,例如不定时使用,甚至拒绝使用该药物。其实,相较于服用类固醇药丸,吸入式的类固醇喷雾对身体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小的,因为所用的类固醇剂量十分小而且只在呼吸系统发挥药物作用,并不会影响身体其它器官,同时对于预防哮喘病发十分有效。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