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保乳非要全切?别怕!乳房重建 重拾美丽与尊严

 

 

医句话:
乳房被视为女性美的象征,但与此同时乳癌就如笼罩女性头上的一道乌云,庆幸的是如今医疗技术进步,乳癌已不再是绝症,只要及早发现乳癌的存在并勇敢求医,治愈率非常高。目前乳房重建(breast reconstruction)技术也非常先进,能助患者拨开头上那道乌云,让治愈及美丽共存不再是梦。

“乳房是女性身体重要特征之一,主要是由乳腺、脂肪及结缔组织所组成。其中乳腺组织在女性哺乳期间负责产生乳汁供应给婴儿,至于脂肪则决定乳房形状与大小且为其提供支撑,最后结缔组织则把三者结合在一起,赋予乳房结构的稳定性。

因个体差异,加上遗传、年龄、体重及生理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乳房的形状、大小及外观等皆不同,不过一般而言,乳房是在女性生理发育期开始发育,到了青春期会开始增长,在怀孕期间更会持续变得丰满,目的是准备生产乳汁以喂养宝宝。

展现女性母爱与优雅
对众多女性而言,乳房的意义不仅是身体器官,更与性吸引力及自信有关。从广义来说,乳房是自身身体形象的一部分,也就是身分、个性及美丽的象征;在文学或艺术作品中,乳房往往被描绘成美丽的符号,比如母亲哺乳,从而让乳房展现女性的母爱与优雅。

但从医学角度来看,发生在乳房的癌症,即乳癌也是众多女性最为担心,皆因多年来乳癌是大马女性头号健康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2020年的数据,全球被诊断的乳癌人数已达到230万,且有68万5000人死于乳癌。

每10万华裔41人患乳癌
根据马来西亚国家癌症登记局的报告(2012至2016年),大马的乳癌人数是每10万人中有34.1人;按种族区分的话,华裔是每10万人有40.7人,印裔是每10万人有38.1人,巫裔则每10万人有31.7人。

同时研究也发现,大马每27名女性中有1人在70岁之前会罹患乳癌。患癌的高风险年龄阶段为45岁至74岁(大于60%),而年龄小于45岁或大于75岁的患者则占40%左右,因此若把乳癌视为女性一辈子须对付的‘敌人’并不为过。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也让人类与乳癌的这场交战有了更多‘武器’,包括各种新的治疗技术及药物等;只要能及早发现乳癌且勇敢接受治疗,那治愈的几率也非常大。在众多癌症中,乳癌属于很容易在早期就被发现的一种。


侵入性乳管癌占90%

根据统计,当乳癌在原位癌(即0期癌症)时被筛检发现且采取手术切除,5年的存活率可达到100%,在第一期也有90%至95%,第二期有80%,就算到了第三期也有70%以上,只是到了第四期5年存活率就很低,所以关键就在于如何及早发现乳癌的存在。

相比以前,很多患者一旦被告知患乳癌后都会感到压力及彷徨失措,甚至须精神科医生给予协助,但如今大众对乳癌的认知已提高,患者都会勇敢及早求医,这是可喜可贺的现象。

女性乳房有负责分泌乳汁的腺体即乳房小叶、将乳汁从乳房小叶载往乳头的小管即乳管、以及上述曾提及的脂肪及结缔组织,加上血管及淋巴管等,而所谓的癌症指的就是基因突变,也就是乳房上皮细胞出现不正常分裂繁殖。最常见就是发生在乳管即侵入性乳管癌,占了90%之多,其次就是乳小叶型乳癌(lobular carcinoma),占了5%至10%。

乳癌细胞易扩散
在临床上,乳癌可分为5期,包括原位癌如乳管原位癌(DCIS)。在第一期时,患者会察觉一些极细微的症状,比如乳房有少许硬块(小于2公分)、感觉乳房肿胀、皮肤瘙痒或乳头有分泌物及呈凹凸状等。到了第二期会出现肿块介于2至5公分,且可能有转移淋巴结。

第三期为肿块大于5公分,皮肤会有红肿及溃疡症状等,同时会有大部分腋下淋巴结转移。到了第四期就是转移性乳癌,此时的癌细胞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如肝、骨、脑或肺等,须注意的是,乳癌细胞容易扩散,所以越早发现也意味着除了可提高治愈率,更重要的是降低死亡率。


两者生存率所差无几 术后放疗是关键

乳癌基因表现形态可根据荷尔蒙受体雌激素(ER)、黄体素(PR)及第二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及细胞增生程度(Ki-67)来分类,包括HER2阳性、HER2阴性甚至三阴性等,采取不同且针对性的治疗方式。目前的乳癌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标靶治疗及免疫治疗。其中手术部分也有分全乳切除手术(mastectomy)以及局部乳房切除手术或乳房肿块切除手术,或俗称的保乳手术(lumpectomy)。

全乳切除手术指的就是切除整个乳房组织,范围包括乳头及肿瘤部分;至于保乳手术,顾名思义就是保留乳房手术,仅切除肿瘤及周边组织,之后再由肿瘤科医生给予后续疗程,包括放疗及化疗等。两者的生存率有哪些差别呢?从数据来看,两者的生存率差别不大,但若是保乳手术的话,术后的放疗是关键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保乳手术对患者而言,不仅是生理方面保住乳房而已,更重要在心理方面可减少患者对失去乳房的恐惧;对医生而言,保乳手术能保有乳房外观,也不影响患者总存活率,因此若非必要,一般上医生并不建议患者采取全乳切除。

认知高、经济好、保乳率高
那目前两者的比例相差多少呢?这须视乎患者何时被诊断以及所处的区域。从比例来看,有更专业的医疗保健、财务负担比较好及对乳癌有更多认知的大城市地区,这里的患者因更早被筛查发现及求医,保乳手术的比例会更高。

至于在偏远地区,患者缺乏对乳癌的认识,往往求医会较迟,有时甚至创口已出现溃疡,已不适宜采取保乳手术。


多发肿瘤大小逾30%不宜保乳

哪些乳癌患者不适宜采取保乳手术(lumpectomy)?假如患者属于多灶性乳癌,也就是乳房有多个位置有肿瘤,或者是肿瘤大小超过30%(即使之后用上重建手术也难以确保可达到良好形态效果)、有遗传缺陷性乳癌突变基因(如BRCA1&BRCA2)的患者、不适合接受放疗如曾怀孕或曾在同一区域接受过放疗的患者皆不适宜采取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手术对她们会更合适。

须强调,手术切除包括全乳切除及保乳适宜于原位癌至第三期能适应麻醉的乳癌患者,到了第四期后主要是肿瘤科医生介入,而乳房外科医生是给予协助。手术切除后,患者是否须进行术后其他治疗包括化疗及放疗等,取决于癌症类型、分期以及手术类型等。假如患者的肿瘤体积大且出现淋巴结转移等,那就须进行更多的治疗。

切乳后马上重建

当乳癌的治疗已达到一定效果后,如何让治疗效果更上一层楼,就有赖于术后进行乳房重建,让患者有更优质的生活。这不仅是为了美容,也是要让患者在身心灵皆健康下,重拾美丽及尊严,活出自信的自己,昂首挺胸做个快乐的女性。

如今乳房重建手术(breast reconstruction)已非常普及,医生可根据患者乳房形态、体型、年龄、身体状况、活动水平甚至个人意愿等不同条件及因素,采取不同的重建方式以及何时进行手术等。目前大部分的乳房重建手术都可在手术切除后立即进行。

当然也有一些体型瘦小或术后很弱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何时进行重建手术,因为重建手术一般上须耗时2至5小时,若是术后已很衰弱的患者,此时采用自身组织来进行重建手术是不适合的做法,可能是再等一段时间,或者是采用假体。
 

20230902_Dr Teh Mei Sze
郑美诗医生(Teh Mei Sze)
乳房及肿瘤整形外科顾问


植假体或采自身组织

乳房重建手术始于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通过与乳房形状的假体植入胸部达到填充效果,一般所采用的假体包括硅胶(silicone implants)及盐水;而前者目前在市面上至少有3种形式,即分别来自欧洲、美国及德国,形状、材质及技术亦有不同,医生须针对患者身体的不同情况,以及经济负担能力来决定采取哪一种假体方合适。

另外,也可采取自身组织(autologous)移植的方法来进行乳房重建,可以是来自患者的腹部、臀部、背部及股部等自身组织,可以是横向腹直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eous flap,TRAM flap)或者是宽阔背肌皮瓣(latissimus dorsi myocutaneous flap)。

取腹肌皮瓣助减肚腩
其中前者有另一额外效果,那就是在乳房重建的同时,也能让腹部达到减肥的功效,即把腹部皮下脂肪转移到肿瘤被切除后遗留下的空腔部位。治疗方案是针对性且量身定做,因为每一名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患者的个人意愿也非常关键。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也出现了不同的乳房重建技术,目的就是要让患者不管是全乳切除抑或是保乳手术后也尽可能‘还原’至最接近正常的乳房,因此如何让患者获得均匀对称且满意的乳房也是医生的挑战之一。

那乳房重建手术有哪些风险呢?这毕竟是一项手术,术后的护理包括避免感染是至关紧要,同时患者须较长时间来恢复,不过相比之下,患者可重获‘美丽象征’,包括体态美以及优质生活品质,因此从医生角度来看,这些风险是值得付出的。

最后给予广大的女性忠告,乳癌是可以很早被诊断,治愈几率极高且有很好的存活率,皆因目前已有很好的治疗技术及药物,因此姐妹们别害怕接受筛查,一旦自我察觉到有哪些疑是乳癌症状如在乳房有莫名硬块,越早咨询医生检查清楚,早发现早治疗,重拾美丽绝不是梦。”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 何建兴.2023.09.02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