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陈欣怡, 胆红素,  肝病, 胆结石, 溶血性贫血, 总胆红素

陈欣怡 / 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肝病胆结石 溶血性贫血皆可能

问:你好。我是一名单身女生,年龄30岁。随函附上2023年和2024年的体检报告,报告内有几项指数是稍微在合格范围外,所以想请教陈医生:

Q1:是否需要特别注意?或如何让它回复到合格范围内?
Q2:肝脏概况,请问什么是总胆红素?2023年的报告显示我有缺铁性贫血(已确认不是地中海贫血症),因此吃了一段时间的铁片。之前摄取的铁片会影响总胆红素吗?
Q3:骨骼及关节概况:什么是类风湿因子?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类风湿因子?如何避免类风湿因子?
Q4:肾脏概况:如何改进尿素指数?尿素过低会导致什么疾病?
Q5:尿液分析:什么是尿比重?

 

医生解答:

总体来看,病人的健康状况在过去一年中基本保持稳定,贫血状况也在服食铁片后得到改善。体检中总胆红素、类风湿因子和尿素的轻微异常,这并不需要过于担心。目前不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检查,基于你有缺铁性贫血,建议平时要多注意铁质在饮食里的摄取,也建议继续服食铁片。

  • 膽紅素

胆红素是一种由红细胞分解时产生的黄色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血液和胆汁中。总胆红素包括两种类型,即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也叫非结合胆红素),这是红细胞破裂后最初产生的胆红素,尚未经过肝脏处理。

直接胆红素(也叫结合胆红素)是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处理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成,变得更易溶于水,从而更容易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总胆红素的数值就是这两种胆红素的总和。测量总胆红素的水平有助于医生了解肝脏的功能和胆道系统的健康状况。如果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有肝脏疾病(如肝炎或肝硬化)、胆道阻塞(如胆结石)或红细胞破裂过多(如溶血性贫血)等情况。你的胆红素只是轻微异常,无需担心。
 

  • 類風濕因子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自身抗体,即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自身组织时产生的抗体。具体来说,类风湿因子是对抗免疫球蛋白G(IgG)的抗体,通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出现。

类风湿因子的测定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并非专一性的标志。也就是说,类风湿因子高并不一定就代表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它也可能在其他一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症候群或健康人群中出现。

因此,类风湿因子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评估。倘若你没有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就无需担心。
 

  • 尿素

尿素是一种由肝脏生成的代谢废物,主要由蛋白质分解产生。当我们食用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时,这些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在体内被进一步分解,其中一部分会产生氨。氨是一种有毒物质,所以身体会将氨转化为无毒的尿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并最终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在验血报告中,尿素的水平可以提供关于肾脏功能和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信息。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尿素水平应该保持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如果尿素水平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以下这些问题。

  • 尿素水平过高:可能是由于肾功能不全、脱水、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或心力衰竭等原因导致的。
  • 尿素水平过低:可能是由于肝功能不良、低蛋白饮食或过度水化等原因导致的。
    医生通常会结合其他指标,如肌酸酐水平,来全面评估肾脏的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然而你的只是稍微异常,并不需要进一步检验或担心。

 

  • 尿比重

尿比重是尿液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尿液中溶解物质(如电解质和废物)的浓度。具体来说,尿比重测量的是尿液相对于水的密度。水的比重为1.000,而尿液的比重通常在1.005到1.030之间。

尿比重的变化可以提供关于肾脏功能和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信息:

  • 尿比重过高:可能表明尿液中的溶解物质浓度较高。这可能是由于脱水、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或心力衰竭等情况导致的。

    尿比重过低可能表明尿液中的溶解物质浓度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过度饮水、肾小管功能不全(如慢性肾病)或使用利尿剂等情况导致的。

    测量尿比重有助于评估肾脏在调节体液和排泄废物方面的功能。异常的尿比重结果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潜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陈欣怡(家庭医学科)
陈欣怡(家庭医学科)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问医 · 陈欣怡(家庭医学科)· 2024.06.09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