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之后不能走,膝盖损伤该不该动手术好?

很多人对施膝盖手术有个错误观念,认为手术后就无法站立和走路,甚至要一辈子坐轮椅。其实,出现这些风险的机率是很低的。超过98%的病人都可以含笑离开医院!

555
希瓦(Siva Ariaretnam)创伤外科顾问兼国际训练关节联合重建专家


林玉娇/67岁/来自沙巴斗湖

我是一个静不下来的人,每天除了做家务,还得打理果园,且常出国旅游。2006年,我感觉膝盖疼痛,医生说是膝盖损伤了,需要做进一步治疗。但我听朋友说动手术后,就要坐轮椅,听到一系列不好的消息,我就宁愿不动手术了。

两年前,两个膝盖真的痛到不行,无法上楼梯也无法上车,孩子们劝说:“难道要一直痛下去吗?”后来遇到一位曾动过类似手术的朋友,他给我很大信心叫我应该去动手术。我于今年3月1日施手术,早上动手术,晚上就可以下床行走了。第三天,走得比较快,可以在病房内走一大圈。可以恢复以前的生活,我感到非常高兴。

555
林玉娇
555
一般的膝盖手术,就是外科医生直接在大腿四头肌腱(quadricepstendon)切割,这会导致病人在手术后无法马上行动。


这是一个因双膝盖患上严重骨关节炎的例子。她的膝关节退化已进入第四期,即是关节面软骨已不堪使用,关节的活动已是硬骨磨硬骨。经过检查后,唯一的选择就是动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首先,医生会向她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然后让她看一些照片和视频,以了解术后各个阶段情况。同时告诉她说超过一半以上的病人手术后,到了傍晚就可以下床行走。

事实证明她的确是其中一个动手术后,可以在当天晚上走动的病人之一。

555
膝关节退化分4个阶段,当膝关节进入第四个阶段(图中的右一构造),关节面软骨已不堪使用,关节活动已是硬骨磨硬骨。(图片由Ramsay Sime Darby阿拉白沙罗医药中心提供)

 

2主要因素,
让患者在术后当天可以下床行走:

一、很多外科医生会直接切割,支持站立的主要肌肉以进入膝盖来进行手术和直接缝合这些肌肉,导致病人施手术后没有办法拉伸双脚和马上站立。做法就是避免切割主要肌肉,取而代之是微创手术,即肌肉在不被损伤的情况下,让病人在术后尝试下床行走和站立。

二、在双膝盖特定部位注射麻醉药,整个手术过程中,使得患者只感觉到较少的疼痛,并且能够弯曲膝盖和行走。

为什么手术后确保患者能够站立和行走是那么的重要?

研究显示,过去数十年来,在腿部深静脉形成的血凝块(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其手术后的风险高达70%至80%,而使用血液稀释药物和机械压缩,其风险只降低到30%。

10年前,我曾参与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该研究显示如果病人在手术后的24小时内走动,可将手术的风险从30%降至1%。今天可让超过一半的病人在手术后的8个小时内走动,有些隔天就可以上楼梯。因此,手术后提早走动对病人来说是重要一环,以减少危害生命的手术并发症。

如果患者提早接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不会是唯一的选择,可以选择其他软骨重建手术,甚至有些可选择半膝更换手术,其恢复机率更快。

另一个最显著的风险是感染风险,其实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减少感染风险,站在国际的角度,能接受的感染风险维持在2%范围内,其实只要能够掌控手术环境以及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和身体排气的装备,感染风险可以降得更低。

手术后可维持20年

施膝盖手术是很可靠的手术,如果一个人有膝盖疼痛问题,必须尽早就医。我常告诉病人,90%的病人在未来10年不需动任何手术,不过还是要根据体重、年龄、活动量、骨质和其他因素来作为依据,主要原因也得看感染问题。如果排除这些因素,其实这类置入手术后的寿命可以维持20年。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不是适合推荐给所有膝关节炎的患者,而是“预留”

给进入第四期膝关节退化的病人,至于初期患者可先进行复健治疗、减重、强化肌肉和给予关节营养补充剂。

如果年轻患者患上末期关节炎,有可能进行部份或半个膝关节置换手术,如果未来他们需要相关手术,可以使用更小的切割手法,更快的恢复机率,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优势。

微创手术避免置换

早期的病患,并没有多元治疗,有些人选择注射干细胞,这不是一个可靠的做法。现在则有国际批准的治疗方法来修复和生长软骨,以避免膝关节置换,这里讲的是微创手术。

除非膝关节内的软骨大量磨光,不然使用微创手术即可解决问题,只要在膝盖面上植入软骨胶以增生新软骨。

如果遇到复杂情况,可使用电脑导航或病人专用仪器来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电脑导航已有30年历史,最近常用的是“病人专用仪器”。

医生会使用病人专用仪器、核磁共振(MRI)和电脑断层(CT scan)扫描患者的膝盖后,然后寄给美国制造商为病患切割符合他们的特制膝盖模型。

在置入膝盖模型前,需要在膝盖进行准确的切割手术。这是特别给予膝盖畸形或膝盖有其他植入物的手术。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必要仍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笔录:王宝玲‧摄影:陈敬晖‧2017.06.14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