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边缘人──精神病患【二之一】忧郁城市人·精神易出错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精神病患也越来越多。
我国有13%的成人和20%的18岁以下青少年患有精神健康问题,每5名18岁以下青少年中,就有一名患有精神健康问题。
在大马,精神病患依然是被社会边缘化的一群病者,他们似乎被隐藏在阴暗的角落,被人群忽略,甚至有些家属还认为家中有这类病人是一种耻辱。
精神病患可能需要走上一段漫长的治疗和康复旅途,需要的是别人给予他们一双双温暖的援手。
2016年3月28日,4岁的小女孩在上午时分,如常与妈妈一同出外,这一次,她们是到捷运站去接外公。
妈妈推着婴儿车,而她则骑着一辆小脚踏车,两人慢慢往目的地前去,却没注意到,有个陌生人正尾随着她们,更没想到的是,她的性命就结束在这陌生人的手里──她就在妈妈面前,被这陌生人砍了头……凶嫌被民众当场制伏。据闻,他不但有吸毒前科,而且精神不稳定。此宗骇人砍杀案件发生在台湾,不但轰动全台,连马来西亚也感到震惊。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精神病患也越来越多。在我国就有13%的成人和20%的18岁以下青少年患有精神健康问题,每5名18岁以下青少年中,就有一名患有精神健康问题。
马大心理学副教授黄章元医生表示,根据西方社会的说法,不管情绪病或跟精神状况有关的病症统统称为精神病,包括失眠都被列为精神病病症之一。在东方社会,则清楚分为情绪病和精神病。
“较不严重的精神病症被归纳为情绪病,比如忧郁症、焦虑症等,较严重的病症则有如精神分裂、狂躁症等,将两者分类的原因,是不要吓坏病患。
“精神病是病患的思维超出了逻辑性的思考能力,脑海里产生很多幻觉,这都是没有根据性的。他们活在自己的想像中,甚至怀疑别人跟着他,这是属于严重的精神问题。”
若情绪病不被关注,渐渐会演变成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这类病人不愿跟别人分享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病情就会变得严重。“有些患失眠症的人,不敢向精神科医生求诊,担心自己被标签为精神病患。
20%人一生有精神出状况的时候
黄章元指出,有20%的人在一生中必会出现精神状况,包括忧郁症和焦虑症,尤其是城市人几率高。身为精神科医生需体会病患的想法和情绪,做进一步的辅导和治疗工作,不带任何主观和偏见。
“在诊断一个人之前,需要观察对方的情况,只要他的精神状况没有影响他的日常作息,不算患上精神病。”一般的情绪问题,不需要服药,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病,服药后康复的几率高,但生活上需要做一番调整。
很多病人都会问他同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停药?”他的回答是,如果发现病患没有症状,可以减少药物分量,接下来,如果没有复发现象,停药的几率就很高。
“我们也会有错误诊治精神疾病的时候,所以病人需要坦白告诉我们症状,分享最辛苦的一面,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个人会患上精神病是因突触(synapse)出了状况,它是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生理活动的关键性,如果这个部份出现了状况,就会传送或吸收了无聊的资讯。”
血清素提供我们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让我们有稳定的思考能力,过度使用血清素会导致我们容易紧张、害怕、忧郁和情绪化。“用脑过度会导致脑中的血清素减少,我们会使用药物刺激和排放血清素,还得配合心理辅导工作,让对方了解如何面对问题。”
脑内计时炸弹,不得不防
精神问题犹如计时炸弹,每个人的大脑内存在着这个计时炸弹,如果能好好“保管”就不会有问题。
很多人认为,精神病患者会有杀人的倾向,一般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疑心重,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只是把患者藏在家里,患者会把幻觉变成了真实,他们会伤害别人。
黄章元奉劝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方式,不要过于死板和固执,要懂得变通,让孩子们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认为克服压力才能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是负面的,不要认为真正的成就就是来自于如何解决问题,所以必须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参与健康活动,给予他们真正快乐。”
生理问题与精神出错息息相关?
一位不愿具名的精神科医生告诉记者,以前治疗精神病患的方式就是把他们送进精神病院后,就让他们等死,其实治疗病患犹如剥洋葱,需要一层一层了解其病况。
他说,精神病是一种“充满变数”的病症,今天出现某种症状,明天出现另一种症状,医生需根据不同症状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因多巴胺分泌太多,因而产生幻觉;忧郁症是血清素不足,导致抗压能力不足……这种种的病况都是因神经传导物质(neurotransmitter)出现异常,犹如汽车定位(alignment)出现异常,就要想办法调整。
“一般上第一次求诊的病人,我会跟他们聊天45分钟至1个小时半,甚至两个小时,可以进一步了解病患的情况。在跟对方谈话时,需要分析他们的思想和思维,看他的身体出什么状况,根据他们的问题医治。”
他表示,很多健康上的问题都跟精神病扯上关系,比方说甲状腺疾病导致身体免疫力受到影响,因而患上忧郁症;月经问题也会导致一个人想自杀。甚至过动儿、患上老人失智症的长者也是属于精神科治疗的对象,因为这些病患会幻想。
“治疗精神病患,不是单单治疗他们的病,必须找出生病的原因,可能是家庭、工作或婚姻出现问题,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辅导和鼓励,从而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教导对方如何面对和克服问题。”
根据他的经验,曾接受治疗的病患,最快用4个星期来治疗,2个月后就可以重回职场工作。
他说,外国人早已用平常心看待精神病,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病况,愿意在大众面前分享患病过程,其实精神病就像患上高血压,所以不需要感到羞耻。
“有些病人刚开始不敢向医生求诊,怕被人取笑,于是我就跟他们分享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的原型人物,去年车祸逝世的约翰纳什(John Nash)的情况,他虽患上精神分裂症,然而最终赢得诺贝尔奖”。
精神病还是心理病
治疗大不同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精神出了状况,不知要向精神科医生,还是要找心理学家求诊。一般人依然会把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的工作范畴和治疗方式,有着很大分别。
香港心理学家钟灼辉表示,精神科医生是医科专业的体系,专门处理精神问题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用药物和手术治疗,而心理学家是不能开药,而是以传统的心理治疗方式给予治疗,懂得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等于开了不同药方。
心理学家不能用同一手法处理不同病症,且要因人而异,没有规定哪一个治疗方式最有效,这是心理治疗感到最困难之处。
“精神病和生理病存在不同的诊断标准,生理病的诊断是绝对性和客观性的,比方说,你测量血液,如果呈阳性反应证明他感染病症;精神病的诊断是很主观性的,因它有一系列的心理现象和精神状况。”
他说,精神病是有条件性和时间性,不能完全依靠美国精神医学协会所颁订的《心理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上某种精神病,他觉得这种方式很儿戏。每个人的忧郁症情况不一样,例如:15分钟后睡不着就让你感到困惑,有些人一个小时睡不着都觉得没有问题,两者的抗压能力不一样,所以用同一个标准诊断病患是很危险的。
心理治疗是不会标签病患,在了解对方的状况时,找出患病的原因,可能对方在思维上出现一个错误价值的标准,譬如一个忧郁症患者,可能他是完美主义者,每天惯性跟别人比较,当别人超越他时,觉得自己很失败,这是跟他的成长过程有关系。
“可能对方在小时候,家长对他要求很高,抑或小时候做错事就经常被打骂,考试拿不到第一可能没有饭吃,令他感到自卑。从小建立了这个错误的价值观,会出现一个病态行为,就是一直跟别人比较,这就是源头。处理这个病患的方式不是给他服药,服药不会马上减轻焦虑问题,虽然可以快速有效改善情绪,压抑一些幻觉,可是治标不治本。
“我们了解精神科医生开的药物是安全的,然而病患依赖精神药物帮他们控制情绪和思维,可能当下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你觉得康复了,但当你面对另一个压力时,出现了另一精神症状,当病患不能面对和处理原因,问题会一直存在。”
勿用单一标准诊断
钟灼辉为了研究精神分裂症,曾在精神病院住上1个月,他发现这些病人的精神情况、行为、情绪和思想不一样,该医院提供的药物是唯一的治疗方式,且是服用同一种药物。
“虽然药物可以减少负面情绪、减少幻觉,可是很多严重精神病患长期服用药物,对中央神经系统造成一定伤害。即使目前药物改良不少,但每一种药物都有其一定副作用。
“在服用药物初期副作用较显著,会呼吸困难、疲倦乏力、性欲减退、口干、便秘、头痛、出汗。过了一段时间后,几乎没有副作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适应了。”
他指出,诊断不是单一的标准,它是连续性的,单一的标准是会出现错误,且病患随着时间会出现差异状况。
“如果你标签对方患上某种精神病,直接让他服药,这只不过是方便自己帮他做治疗。其实有些人同时患上忧郁症、焦虑症和惊恐症,所以必须先了解病患到底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精神心理是很个人性的,有很多个别差异。”
他说,如果一个小朋友标签为坏学生,他就是坏学生;当你标签对方是一个犯人,他的举动就像一个犯人;当你标签对方是精神病患,他就是精神病患,这是所谓的标签效应(labeling effect),所以不能用单一标准来看待一个病患。
“西医有它绝对的存在价值,对处理急性的精神病是有很大的帮助,这时候,靠心理治疗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是需要时间治疗。如果精神治疗和心理治疗两者兼施,会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方式。”
很多人都会忽略心理治疗,认为这个讲求快速时代,腾不出这么多时间接受心理治疗,自己不想痛苦,就直接服药,不需要面对这么多麻烦,其实这是人类心态的问题。
“心理治疗的缺点是,这是长期跟进的治疗方法,要了解对方的问题,需要花人力和时间,才能深入治疗,这是属于人性治疗,可是现今的医疗体系,没有这方面的资源,所以只能靠药物治疗。”
【忧郁症诊断】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所颁订的《心理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忧郁症常见的主要症状有下列9项,被诊断为忧郁症者必须包含下列第一、二项,且具备以下5项以上的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由于药物滥用或一般疾病引起,而且出现症状的时间维持两周以上。
1.情绪低落:不开心、郁闷、空虚、心情不好
2.明显对事情失去兴趣:失去兴趣、不能专心、无助感
3.胃口改变:体重大幅下降或上升、肠胃不适、食欲不振
4.睡眠习惯改变:嗜睡、失眠、早醒
5.动作迟缓或因不安运动量增加:动作缓慢、躁动、活动力变低
6.疲倦或失去活力:易倦、乏力、缺乏动力、沉默
7.无价值感或过强的罪恶感:自我价值感低、无价值感、罪恶感强
8.注意力不集中或犹豫不决:无法有效思考、不易做决定、记忆力变差
9.自杀的念头:有自杀想法、自杀计划或行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