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建斌/长期服抗躁郁症药会伤肝吗?

问:我本身患有躁郁症,想问若长期服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药物会伤肝吗?

答:丙戊酸钠的确有“伤肝”的顾虑, 但一般上只要跟着分量使用和做定期检查,都会很安全。丙戊酸钠所导致的肝损坏是在服用后3至6个月的时间发生,所以这段时间医生都会要求病患回诊检查,如果怀疑剂量不够或过多,就会要求药剂师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来检测体内的丙戊酸钠浓度,以确保药物既有疗效,也不会超出安全水平。

所以只要你有定期检查,你可放心长期服用丙戊酸钠。

 

_

问药

林恩妮/长期服抗甲减药 宜定期验血调药

问:我是甲状腺患者,想问问左旋甲状腺素钠(levothyroxine sodium)适不适合给甲状腺低下的患者服用,长期吃会否有副作用?

答: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尤以女性较常见,适当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甲状腺主要的功能为代谢的调理者。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就会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过多则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 (hyperthyroidism)。

左旋甲状腺素钠用于替代身体缺乏的甲状腺激素,它的用量取决于人体内缺乏的程度,因此服用期间至少每3个月都必须做一次血检,确保用量恰当。

服用过多的左旋甲状腺素钠会导致一些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多汗、体重减轻等。尤其是老年人对于甲状腺激素较敏感,因此更要通过定期的血检调整药物的剂量。此药物属于长期服用药物,尤其是进行了去除甲状腺的手术或治疗。

当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时,代谢就会变得缓慢而导致一些症状包括肌肉疼痛、疲惫、体重增加、怕冷、便秘及皮肤干燥。如果服用了左旋甲状腺素钠数周症状依然无法获得改善,那么一定要咨询主治医生的意见。

问药

陈文恬/黑糖姜母茶 体热者不宜多服

问:黑糖姜母茶是不是每种体质都适合服用呢?

答:姜母是指3年以上的老生姜,生姜在中药理论中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化痰和解鱼蟹毒的作用,一般用于风寒感冒、寒症咳嗽、寒痰喘促、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药理作用上,生姜具有抗菌作用、抑制消化性溃疡、抑制胃黏膜损伤等疗效,其内含有的姜酮和姜烯酮也可以止呕。

黑糖,即红糖,主要是用甘蔗的茎汁,直接经炼制,未经提纯而成的赤色结晶体糖。中医认为其性温,具有益补脾胃、温阳散寒、活血祛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畏寒体弱、脘腹冷痛、寒性痛经、产后恶露不尽、血虚等症。

以上可看出,生姜和黑糖均属于温热性质食材,适用于寒性体质。《本草纲目》日:“食姜久,积热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指明若长期过量服用姜,可能造成热性的眼疾,痔疮、皮疹、痈疮(化脓性感染)者用之则会加重病情。总体而言,体质燥热、虚热,容易咽痛、咯血、中暑、皮疹等人群不宜多服。

问药

林顺木/是不是有三高 才需做中风检查?

问:我今年45岁,想知道:

  1. 如何预防中风?
  2. 如果有中风检查配套可以做,那应该从什么年龄开始做才对?
  3. 是不是只要有三高就要做?
  4. 有什么维生素和补充剂可以帮助预防中风 ?

答: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官网资料,2019年脑血管(中风)的死亡率排名第三,而且罹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根据美国脑中风学会的研究,脑中风的危险因子可分为:

1.可纠正危险因子: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及其他心脏病、抽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和肥胖、酗酒及滥用药物。

问药

林仁吉/阿兹海默症新药 清除β蛋白护神经

问:我的母亲是阿兹海默症患者,听说美国已经有新药治疗,这不是很好的消息吗?为什么又有争议性?安全吗?

答:阿兹海默症俗称为老年痴呆症,主要临床特征是记忆力减退、思维和推理迟缓以及性格和行为的改变。2021年6月份,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采用加速审批通道批准了自2003年来第一个阿兹海默症新药:阿杜卡奴单抗(aducanumab)。

至于抗阿兹海默症药物的研究极其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病理机制尚未能确定,现时主要观点有β淀粉样蛋白假说(22.3%)、神经递质假说(19.0%)、涛蛋白(Tau protein)假说(12.2%)、线粒体级联假说和相关假说(17.0%)等。大量临床研究也主要依赖于不同的假说去寻找治疗或者缓解疾病的方案。

本次获得FDA批准阿杜卡奴单抗,其依赖的假说为β淀粉样蛋白假说。这一假说认为阿兹海默症患者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无法被正常清除,而形成淀粉样斑块,最终将导致神经细胞死亡,造成疾病。

阿杜卡奴从机理上以β-淀粉样蛋白为靶点,选择性结合β-淀粉样蛋白,从而清除患者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堆积,进而抑制阿兹海默症的进展。

问药

林明冠/身心过劳 肝肾受损易生白发?

问::压力、熬夜及情绪都会耗伤精血,造成肝肾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还会长白头发,请问这是真的吗?可以吃什么中药来进补呢?

答:无论心理或者生理过劳,都会耗损身心,若在中医,可以以五劳分别诊断。只是这里的脏腑虚劳,是不是你提及的肝肾受损就不得而知。毕竟中医的肝肾与西医的肝肾概念不同。

中医的肝肾不足,责之于先天不足和后天亏耗,表现在生活与情志上的异常,需要经过大夫四诊合参才能知悉大概;西医的肝肾异常,乃至其他生命体征出现问题,都可以从体检血检后的数据得知大概。这两者是必须分清的概念,否则容易被人误导并且错用药物。

白发也分遗传和后天两种,前者占大多数。若是后天虚劳导致的白发,通常是突发出现,且伴随体倦情志异常等主症,白发只是作为一项参考,也会伴随掉发出现,属于可治;若是家族遗传,那就不可治,用药也是徒劳而已。

由于长期耗损阴精,髓海匮乏,阴血无法随肝气上承于面,就会导致早生华发,治法因人而异,这里就略过不表。只是既然知道压力与虚劳,要调整的并不是如何用药,而是抓住主因,设法改进,比如反复提及的适当休息、勤加锻炼、合理饮食、保持乐观。如果无法做到,则药石罔效。

问药

林顺木/吃甲亢西药闹便秘 大颈泡 中医能治吗?

问:我有甲状腺亢进的问题,目前吃着甲亢的药,但是吃药的副作用就是会便秘。想请问中医师如果是甲亢,中医有办法治疗吗?

答:甲状腺产生调节身体代谢的激素,它具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氧消耗、提高交感神经的刺激反应,并且有助于肠道中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是消耗能量及产生热量的激素。

病人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速率太过旺盛,就会形成一个过度消耗的情形,即增加卡路里的燃烧、加快心跳、升高体温、增加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所以形成吃多但体重下降的情况。

甲状腺机能亢进属于中医“瘿病”的范畴。瘿病在古代泛指一切于颈前喉结旁结块肿大的疾病。病因是由于精神情绪压力导致肝气郁结,湿痰凝滞循肝经郁阻于颈前,郁火循肝经往上走,火盛灼阴,炼液成痰,最后形成痰瘀互阻、肝肾阴虚的体质。

通常是一个人先天存有这种体质倾向,后天因精神压力、过度紧张、外伤感染、青春期、妊娠、哺乳等因素,引起人体免疫机能紊乱而导致本病的发作。

中医治疗甲状腺亢进,常见以下3种证型:

问药

林仁吉/非中医“治蛇”方“抓蛇”属民间疗法

问:除了口服西药阿昔洛韦(acyclovir),中医治疗“生蛇”就是“抓蛇”吗?

答: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或民间称为生蛇,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沿着受感染神经皮节(dermatome)所分布的皮肤产生红疹水泡所引起的疾病。

民间流传的“抓蛇”其实是一种民俗疗法,中医教学内容里并没有训练中医师生“打蛇要打七寸”或“抓蛇头”的手法。西医主要是采取抗病毒治疗方式,特别是在首3天诊断的患者,可以使用你所提到的口服阿昔洛韦。

中医则认为带状疱疹虽然生于皮肤,但多与肝胆热盛和脾虚湿困有关,故一般使用泻肝火、利湿热的中药治疗,此外配合针灸等外治法,以缓解症状,并减少后遗症神经痛的发生。武汉湖北中医学院一项观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通过电针穴位(EA)夹嵴、支沟、后溪加上围刺法,可以促进带状疱疹结痂形成与提高镇痛的疗效。现代科学家认为针灸可能通过以下数种模式达到治疗的效果。

问药

陈朝颖/打加强针前可否先服退烧药?

问:我即将要接种COVID-19加强针,请问能在注射前先服用退烧止痛药吗?因为之前我打第二针时,有发高烧的症状。

答:若你想在预约接种前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或其他止痛药,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虽然你希望保护自己免受免疫反应的潜在症状的影响,但这样做弊大于利。我们通常建议你等到接种了COVID-19 疫苗后再服用消炎药。如果你之前服用过,它可能会减弱对疫苗的免疫反应,许多其他疫苗也是如此。你可以在接种疫苗后服用止痛药,并好好补充水分。

 

-

陈朝颖注册药剂师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