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脑部CT或MR 非预防中风常规检查

问:我今年45岁,之前同事因中风入院接受治疗,之后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我想知道到了中年该如何预防中风呢?如果去检验中心是否有哪些评估中风风险的检验呢?以及该从几岁开始检验呢?有三高是否更要做呢?在日常生活作息及饮食要注意些什么?

医生解答:

首先我们需理解中风主要分成两大类,即第一种为血栓引起的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以及第二种为出血性中风(haemorrhagic stroke)。

导致中风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其中除了一些可预防性的病因之外,也还包括了一些不可预防的因素,如年龄、种族与性别,另外某些心脏疾病如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脑血管异常、某些药物副反应等都可能引起中风。

 

问药

林恩妮/中风痊愈后内分泌失调 为何需要长期吃抗中风药?

问:据说中风病人是要长期吃药,但我自从35岁轻微中风后,吃了半年的药医生就告诉我可以停了,现在我已经40岁了,因为内分泌失调去看医生,结果医生说需要长期吃抗中风的药,我该怎么办?

答:当大脑的血流受阻时,脑中风就会形成。中风的现象也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压力而逐渐年轻化。大部分的中风是可以被预防的,越早治疗也会越快痊愈。过度疲劳、激素分泌失调、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情绪波动是其中最常见的原因。

从你的信函,得知医生在半年后就停止药物,这般情况通常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医生处理的方式着重在防止更大型中风症状, 因此通常会开出抗血小板药物比如氯吡格雷(clopidrogel)或阿斯匹林(aspirin)。

年纪逐渐增长时,身体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先前患有轻微中风,加上现在内分泌失调,若再加上家族遗传高血压高血糖问题或者体重过高,服食低分量但长期的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斯匹林利多于弊。

成人健康

作息不良放任高血压 40%年纪轻轻就中风

医句话:

中风病发率,其实比癌症更高。平均每4人当中,就会有1人中风,相对于癌症1对5的几率更高,而近期更发现,中风不再是长者的专属病症,有愈来愈多的年轻人被中风盯上。

我国第三大死亡杀手

“中风,在马来西亚是第三大死亡杀手,根据2017年马来西亚中风负担监测(Monitoring Stroke Burden in Malaysia)项目,在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中,估计一天会有92个病患因为中风而入院,而单单在2016年因为中风入院治疗的次数超过3万多次,对我国构成近1亿8000万令吉的经济负担。

在马来西亚,中风的平均病发年龄为62岁,而在这群患者中,有60%是发生在60岁以上,25%是介于50至59岁之间,约15%处于50岁以下。

疾病疗法

肉毒杆菌 24小时内缓解中风後痉挛痛

医句话:

肉毒杆菌毒素或常被称为botox,在美容界的地位堪比天王巨星,但其实它不仅可用在美容用途,也可用于缓解脑中风后的手脚僵硬及疼痛,并在24小时内发挥效果。不过,肉毒杆菌并非脑中风的根本治疗,且属于长期性的治疗,因为肉毒杆菌毒素只能维持4至6个月。

A型毒素具医疗用途

“只要一提及肉毒杆菌毒素,很多人脑海中所浮现的第一念头必然是与美容除皱有关,更常把它形容为某些大明星的‘秘密武器’,而近年来不时听闻有人注射它之后出现副作用,除了毁容之外更有生命危险,也因此肉毒杆菌究竟是天使,抑或魔鬼,一直都让普罗大众深感困惑。其实撇开美医之外,肉毒杆菌是大脑中风后的治疗方式之一,对于延迟送院抢救的中风患者而言,它所发挥的功效足以让患者称之为救命恩人。

问医

盛晓峰/别自恃年轻忽略三高 随时爆血管酿中风

医生,我哥今年41岁,他于8月20日右脑爆血管中风,脑科医生动手术后,出现左边手脚无力的后遗症。 9月24日及29日他说胸口痛和呼吸困难,进了急救室。心电图报告和X光片显示正常,医生说他血液太浓,相信是肌肉痛,随后开了降胆固醇药和止痛药就让他出院。

10月4日他再去脑科复诊,医生说现在物理治疗对他最重要,下次复诊是6个月后。请问,中风者是不是晚上难以入眠,早上就一直睡觉?他说每晚6至7点和凌晨5至6点胸口会痛、呼吸困难和冒冷汗,这是正常的吗?

10月13日晚上11点,我哥又说胸口很痛,吃了1粒止痛药,但还是申诉很痛,他怕会撑不过去,我真的非常需要你的帮助。

医生解答:
从你所附上的报告中得知,你的哥哥是因为右脑急性溢血性中风,造成左边手脚无力。因为右脑的血块相当大,医生帮他做了内窥镜去除血块和减脑压手术,手术成功,目前进入复健阶段。手术后的9个月是复健黄金期,病人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示,好好做物理治疗。

亲子妇幼

黄东来/关爱

就和往常一样每周一次都会去为一名年近70岁的Aunty Leong做针灸,中风有好几年了,行动不便、长期坐在轮椅,和儿子媳妇一起住。她已经错过了治疗黄金时期,双脚已经萎缩很严重,现在能做的是维持性治疗,若想要完全康复,如同常人般活动恐怕很难。

一天,看她的脸色有点不悅,郁闷的样子,从她身上散发的磁场有点不对劲,那是负面的磁场,感觉压迫极了。这种压迫感觉不止一次了,所以也没多问。针灸后,她突然杀出一句说:“医生,好无聊啊!每天在家好闷,没事情做,想出去也出去不了。”

“没办法啊,aunty,孩子每个都必须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回复的语气显著无奈。

不久,女儿过来了,聊了几句想瞭解一下情况。原来孩子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无法带她出去是情有可原。谁知,就连周末和公假都没有出去走走。就算他们一家出去购物,竟然是留下她一个人在家;一家人出去吃饭,只是打包外卖给她,不带她一同出去解解闷,透透气。追问为何不带Aunty Leong出去,女儿竟然回答说,因为他们一家住在店舖楼上,要把她带出去,必须撑上撑下爬楼梯很是麻烦,也很浪费时间。

一旁的Aunty Leong原来有听着我们说话,低头不语,心情更低落,额头几条皱纹更显示她的无奈又心淡。感觉气氛不对的我们就没有继续聊了,这毕竟是他人的家事,也不敢多加追问。

疾病疗法

机器人帮助中风病人复健

机械人的应用范畴愈来愈广泛,它不单是日常生活的好帮手,亦可用于复健治疗,协助中风病人重新站起来。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往许多只存在于电影里的场景都已一一实现。结合医疗和科技的复健机器人开始进驻双威医疗中心(Sunway Medical Centre)。

双威医疗中心耗资百万令吉,引进瑞士制造的LokomatPro康复机器人,帮助中风病人复健。

LokomatPro全自动机器步态评估系统是瑞士Hocoma的经典产品。

在康复机器人非常火热的现在,Hocoma目前已成为康复机器人的个中翘楚。

双威医疗中心复健内科专科医生冯梽中受访时指出,经历了中风或脊髓损伤的患者,实际上神经元依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功能性训练恢复健康。

协助腿部正常走路

他说,LokomatPro康复机器人在训练之前会对使用者进行评估,再根据报告制定适应用户的运动规律,进而达成训练目标。

“物理治疗师先在病人的脚上贴上感应器,由于中风病人控制不到瘫痪的肌肉,感应器可以帮助接收脑部讯号。机械人透过学习,协助腿部好像平常一样走路。”

成人健康

牢记F.A.S.T4大要诀 抢救中风黄金4.5小时

50岁的陈先生数个月前突然晕倒被紧急送院,入院测血压达200/110mmHg。当医生向陈先生子女询问病情时,他们对父亲有高血压一事毫不知情。后来追问陈先生才得知,他于年前发现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1个多月后,因没有不适,再加上长期吃药嫌麻烦,药费负担也不轻,他就自行停药,且再也没有复诊测量血压。

80%为缺血性中风  溶栓治疗最奏效

“民众应紧记脑中风症状─FAST要诀,一旦身体出现任何其中一项症状,应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勿错过4.5小时的黄金治疗时段。

民众普遍对中风认识甚少,尤其对中风的症状毫无头绪,以为是身体疲劳丶头痛晕眩,只要睡觉休息就没事,直到身体“很不舒服”时,才搭巴士或等孩子下班才去看医生,殊不知“为时已晚”。

这里指的FAST,分别是脸部(face)丶四肢(arms)丶语言(speech)及时间(time)。一旦察觉自己出现面瘫丶口角歪斜丶一边手脚无力丶语言不清,就应把握求救时间,尽速前往临近医院接受治疗。

脑中风后的4.5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时间,在医生为病人脑扫描后,如果脑部没有出血,即可以进行溶栓(thrombolysis)治疗。

成人健康

年纪轻轻脑中风 或心房卵圆孔关不紧

案例:

46岁杨先生经常出现激烈头痛,屡次看医生无效,去年年杪突然中风,令他与家人饱受惊吓。杨先生中风不久前才完成体检,血压丶胆固醇及血糖的指数都非常“漂亮”,对中风一事摸不着头脑。他随后听取心脏科医生的建议接受检验,发现自己是开放性卵圆孔患者。医生为他进行手术植入“伞状封堵器”,把其心脏间的缝口封住,同时也治愈其偏头痛症。

胎儿靠卵圆孔获含氧血

“每当提及脑栓塞(脑中风的一种)时,人们无不将之与年事高丶高血压丶高血糖或高胆固醇作联想。然而,部分病患年纪尚轻低于50岁,没有出现上述病症,却毫无预兆地脑栓塞,令人摸不着头脑。由于无法揪出病因,医学上称之为隐性脑中风(cryptogenic stroke)。

问药

黄宏圣 【用药宝典】服阿斯匹灵防中风?药剂师:效果有限

一名50多岁的中年大叔,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却在某天感觉身体不适,就医检查确诊罹患心室颤动,心室组织的不正常放电,增加脑中风的风险,听闻服用阿斯匹灵能预防中风,持续乖乖吃药,却在服药一段时间后仍然中风,冲击家人与家中经济。

“大马人对阿斯匹灵(Aspirin)预防中风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喜欢自行购买和服食。”本地药剂师黄宏圣表示,阿斯匹灵对心室颤动引起的中风预防效果有限,不同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预防来得有效。

他说,有心室颤动,心肌梗塞等病史的人士是发生血栓的高风险群。治疗血栓的药物包括抗小血板剂和抗凝血剂。抗凝血剂(Anticoagulant)是透过抑制某些凝血因子活动,延长凝血时间,让血液难以凝固的同时预防或减少血栓发生的几率。阿斯匹灵则属于抗血小板剂(Antiplatelet),主要是抑制血小板凝聚,因此预防中风效果并不明显。

他也提醒,随着年纪增加,心房颤动发生的比率也会增加,50岁后、曾有心脏疾病、心肌梗塞或心脏衰竭等,是罹患心房颤动的高风险群,一旦确诊,应与医生讨论治疗、预防用药,降低中风风险。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