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性神经及内分泌失调 肾虚非肾坏

问:看过一篇报道,西医似乎并不认为频密的性生活会影响肾功能,那请问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度性生活是否会影响肾功能呢?那怎么才算是合理的性生活?

医师解答:
从西医生理学角度,不管性生活频繁与否,都不会影响到肾脏功能,因为性活动只与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有关,而与肾脏无关,西医的肾脏概念仅为泌尿系统一器官。

从中医角度看,性生活的频繁与否肯定会影响肾的功能,这是因为中医的肾不但包含了西医泌尿器官的功能,还包含了内分泌、生殖系统的功能,古代中医对性的观念相当保守,也存在一些现代看来错误的认识,认为精液是人体的元气组成,如“一滴精,十滴血”,甚至主张“节欲保精”来养生保健。

问医

担心放化疗副作用 中医治疗助缓解

问:我母亲67岁,6年前是名癌症患者,接受过放化治疗,平安过了6年。

最近,验血时发现癌细胞指数升高了,主治医生建议去做正子扫描(PET scan),照了后报告显示在肚子的后面的第七接骨有一小红点,医生说是淋巴癌,不能动手术只能做化疗,做完了一个疗程的化疗后再去照,如癌细胞还是未清除的话要做放疗。

我母亲听到又化疗又放疗的,很是绝望,一直叹气,也很害怕担心熬不过做化疗的那日子,她想放弃做化疗。


在这我想请求医生的建议,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呢?

问医

乳癌康復对显影剂过敏 能否接种COVID-19疫苗?

问:我的女性亲戚最近在犹豫是否要登记接种疫苗,以下是她的病历,希望获得医生给予指点。

女性,五十多岁,十多年前曾是三阴性乳癌(triple negative)患者,目前情况稳定,没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也没有心脏问题,每年杪有进行检查。

一年前,她的左臂开始出现淋巴水肿,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她有保持1个小时左右的打气功训练,并且按摩手臂以及穿上物理治疗师推荐的压缩袖子。

在2010年她在接受常规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之前,必须先应用一种iopamidol,但会发生过敏的状况,之后她每次扫描都通知医务人员更换过敏的iopamidol。

以下是她的疑问:
Q1:在这样的背景下,她还能接受COVID-19疫苗接种吗?任何批准的疫苗接种包括辉瑞(Pfizer)、科兴(Sinovac)及阿斯利康(AZ)都可以吗?如果可以她是否必须用非肿胀的普通手臂戳刺呢?

Q2:如何告诉医护人员关于我亲戚的情况,在接种中心的医务人员是否了解这“iopamidol”药物及其作用呢?我也想了解下,是否我们没有选择疫苗的权利?即不管是有血栓风险,或者中风风险的都不能拒绝吗?

问药

中医治不孕首治月经

问:我今年35岁,一直想要自己的小孩,在25岁婚前曾经做过人工流产,30岁那年结婚后和老公尝试了很久,也一直没有好消息,想请问中医有没有助孕调理方法?

答:如果到了35岁,既往史就一概不究了,无论之前有没有怀孕什么的,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年龄因素,又特别想要小孩,应该把方向放在试管婴儿(IVF)治疗。

提问中的“和老公尝试了很久”,未知是尝试自然受孕多次还是有在医生的协助下尝试多次?这里需要做一个明确说明。在接受任何治疗前,建议先做好一些心理建设,包括经济上是否已经准备好拥有孩子后的一切支出?

自身的体能储备是否充足,因为年龄渐大,身体素质下降,怀孕了对体能考验很大,对日后陪伴孩子的体能要求更大,这也是很多新生儿妈妈忽略的;是否拥有一个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假设没有,将来孩子会复制你的行为,在教育上就会面临困难,包括现在流行的手机宝宝;做好前述思想与行动上的准备后,这才是备孕的真正开始。

中医治疗不孕不育颇有特色,但考虑年龄因素,就算中医再厉害,耗费的时间也不会少。因此建议可以找中医大夫调理身体,并把目标定制在半年,如果半年内依旧杳无音讯,那就启动第二个方案:IVF。

问医

中医刘晓航/畏寒 经前头晕呕吐 先排除甲减再中医调理

问:医师,我今年24岁,女性,十分畏寒,月经前会有头晕及想呕吐的感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就算大热天,我也不容易流汗,是与我的体质有关吗?

医生解答:

从你所形容的症状来看,可能属于虚寒型体质,你刚24岁,如此明显症状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建议首先去实验室抽血检验甲状腺功能,若无异常,则可找中医把脉,应用中药调补身体。

一般应温补气阳或气血双补,成药可试服金匮肾气丸或十全大补丸,也要注重饮食调理,适当增加温热性食物的摄取,如榴梿、羊肉、牛肉,不宜食含冰的食物和饮料,或生食蔬菜,此外多做运动也有助改善体质。

问医

肠躁症 情志失调肝脾受累 粉葛昇阳止泻 小米健脾益气

问:我最近被医生诊断有肠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请问中医方面是如何治疗此症呢?是否有哪些中药推荐?

医生解答:

肠躁症是肠道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以长期反复的腹胀腹痛不适、排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减少、便秘﹑腹泻、交替性腹泻及便秘、大便干硬不畅或溏烂等为主要症状,因本病特征为肠的易激性,症状也常与精神因素有关,故患者亦常伴随易紧张、疲倦、头痛、心悸、尿频或呼吸不畅。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急速,近年本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西医暂未能找出明确病因,一般认为与精神状态及饮食有关,导致肠道蠕动不协调而成。

中医认为此病与情志失调、劳倦、思虑、饮食有关,涉及脏腑主要为肝脾,若患者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失于调理及劳累太过,则脾胃虚弱;如果生活节奏急速、生活压力大、精神易紧张,中医认为情志与肝有关,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引起脏腑气机失调;脾胃运化失司,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腹胀、腹痛、排便质量异常等情况。

问医

刘晓航/神经纤维瘤 无症状可不必治疗

问:请问神经纤维瘤是否可以被治愈呢?

医生解答: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属于良性的周围神经疾病,常累及神经系统、眼和皮肤,表现形式多样如皮肤牛奶咖啡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可以没有症状,也可能有疼痛、甚至是癫痫发作等。

不管是西医或中医,对此病仅为对症处理,没有症状可不必治疗,有疼痛症状可服用止痛剂,或尝试中医针灸止痛,对癫痫发作者一般需用上西药。

问医

林仁吉/研究证保护神经元 钩藤提取物或对帕金森有效益

问:我父亲被确诊初期帕金森氏症,需要开始吃药,但亲友告知可以尝试中医治疗,可是我们不晓得可以从哪些正确管道获得有用的资讯,庆幸最终可以在这里问到适合的医生,以下是我们的疑问:

Q1:请问中医是如何治疗帕金森氏症呢?
Q2:那治疗效果如何?有哪些科研报告吗?

谢谢医生指点。


医生解答:

你们好,在尚未解答你们的疑问前,先简单解释帕金森氏症,它是一组出现在帕金森氏症中运动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震颤、动作缓慢、言语受损或肌肉僵硬,多是由于含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神经元)减少所致。

不过并非所有患有帕金森氏症的患者都有此症,其他原因包括:

成人健康

黄东来/中医看诊非单凭把脉就开方 望闻问切必须综合

学中医第二年,一次同学聚会,朋友一时兴起主动伸出手,想让我帮他们把把脉,看看身体内在状况。类似的情景至今仍常发生,比如最近就遇到一位已婚的女性朋友,正在备孕,经期已经延后40天了,就开玩笑想让我透过把脉看她是否有了身孕。

我当下心想,她是古装剧看太多,以为只要大夫把到所谓的喜脉,就能诊断怀孕了。古代大夫是否真可以凭把脉就知道女子是否怀孕,目前无从证明。

有位病人曾告诉我,有回她陪朋友去看某中医,自己便也顺道咨询关于养生的问题。据说该中医师什么病史都没问,也不问症状,仅凭把脉就说她患了子宫癌,她顿时被吓得差点活不下去。后来她去了医院进一步检查身体,结果体检报告一切正常,从此,对那些不熟悉的中医师一律抱着怀疑甚至抗拒的态度,可见这样的经历会给人造成多大的误解和阴影。

确实有这样一些大夫,还没开始提问,一把脉就能粗略知道病人的体质和病情。那是因为这些大夫早在病人进入诊室那一刻,就已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观和面色得出端倪,比如面色苍白或萎黄可能是气血虚弱的表征,接着结合把脉,便能对病人的体质摸清六七分了。所以当大夫随即跟病人大概点出身体某些小毛病的时候,病人往往会惊叹不已,这就是外行人觉得把脉神通广大的地方。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