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室内空气差 员工常生病 小心病态建筑症候群

医句话:

2016年,全球有380万人死于由室内空气污染所导致的肺炎丶中风丶冠心病丶慢阻肺(COPD)和肺癌,占全球死亡率的7.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实际上要比室外严重2至5倍。而人们每天平均有70%至98%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由此可见,室内空气品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更为密切。

发炎促发非传染性疾病

“除了传染性疾病,我们如今也非常关注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因为其所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渐变得更为重要。而促成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成分之一的‘发炎’(inflammation),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防疫从你我做起

当政府不选择雷厉风行地全面封锁,而是选择采取相对温和或有人觉得是半吊子的流动管制措施,我想其最大意义不在于滴水不漏的防堵病毒,而是寄望以管制与法制之名,从而加强多数民众在防疫意识上的松懈,并加大强度实行非自愿性的“社交距离”,希望借此达到减缓疫情的目的。

尽管目前实施管制,即便如果是以强硬的手段来进行封城(lockdown),新增病例在短期内仍会持续攀升,但必须注意的是,我们求的不是没有新增病例,而是确诊人数的增幅可以减缓。

所以这时是我们当尽国民义务的时候,哪怕你讨厌甚至鄙视现在的政府,但为了你的家人丶你的爱人丶你的朋友丶你的客户丶你的生意伙伴等,最重要还有你自己,请记住以下5大要点:

1)请有限购取你生活所需
2)请呆在家
3)请别去串门子或探访
4)请别在家搞餐聚
5)非紧急医疗需求别去西医或中医诊所

也许你说我人权丶要自由丶继续任性,然后乐天知命地到处趴趴走,那如果万一有一天马来西亚的医疗系统崩溃了,你别怪政府不够强硬,或者是隔离管制时间被延长了,请你不要怨天怨地。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打造“快乐荷尔蒙”

面对COVID-19的疫情,看着不断更新的新闻,彷佛快乐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其实只要调整心态,把今次面对的危机视为新的开始,就像我们刚踏入校园时,以新开始面对新生活的心态,或许有点不便,或许有点情绪,甚至或许有点牺牲,但只要坚持改变生活习惯,以正面积极去面对这段期间,必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荷尔蒙”。

首先人人必须要对卫生部的医护人员有信心,并且支持及遵守其指示,秉持防止疫情扩散人人有责,牢记“stay at home”(留在家)的要旨,再来是借此机会反省过去对环保丶卫生甚至健康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不要忽略行善为乐,特别是疫情虽无情,但人间仍有爱。

做好各种必要的防范措施,并且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传达正确的资讯,如何有效防范,不放纵丶不焦虑丶不恐慌即为行善,不乱传未经证实的消息,以官方新闻为准,社交媒体上的耸动消息必须保持谨慎,留言以正面言论为佳,别再制造负面情绪,凡事以和为贵。

至于个人的生活习惯,必须保持积极开朗及乐观,饮食方面以少盐丶少糖丶少油丶多纤维丶足够维生素及蛋白质,在家作业或休息亦要保持运动量,建议乒乓丶健身操丶亲子互动或步行等,想要静态可考虑静坐丶深呼吸丶挥毫写书法丶绘画丶阅读丶听音乐或下棋等,甚至是心灵建设如宗教祈祷或祈愿等,保持足够睡眠,让身心灵获得休息,这也是增进免疫力之道。

专题

矫正器并非愈贵愈好 治疗难度决定收费

医句话:

每个人前来咨询牙齿矫正治疗都有不同的原因,身为医生,我们会建议有牙齿功能障碍的人进行牙齿矫正治疗,尤其齿列异常较严重者如说话喷口水,应该尽早接受牙齿矫正治疗,而且要咨询合格及专业的牙科。

让“出轨”牙齿归位

“很多人不知道长得杂乱无章的牙齿为什么可以被矫正,临床上也很少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简单来说,我们的牙齿之所可以移动主要因为增生和吸收的动态平衡所致,牙齿受力后可以移动,而移动后的空隙又可以被填补。这种移动与牙槽骨有密切的关系。

牙槽骨位于牙龈之下,它具有终生改建的能力。当牙齿向前移动,持续的压力作用到牙槽骨上时,受力部分的牙槽骨会逐渐被吸收,给牙齿的移动开辟了空间。而围绕在牙齿后侧的韧带会受到牵拉,提示它需要修复因牙齿移动所产生的缝隙,新的牙槽骨因此长出以填补多出来的空隙。

专题

待在家中≠在家中坐着 运动 从居家日常做起

医句话:
民众必须记住,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特定食物能够抵抗COVID-19病毒。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持续采取健康饮食法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这是身体抵抗任何侵入体内的病毒的主要关键,而这也将进一步阻止我们将病毒传播给周围的人。

所谓的健康饮食,即适量、均衡及多样化,才能满足身体所有的营养需求,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此外,行动管制令期间虽然不能出门,但民众也要保持身体的活跃性,在家中也依然要经常锻炼身体,这对提高自身免疫力十分重要。


健康饮食法增抗疫能力

专题

错过黄金期 治疗更艰难 别等到长大后才绑牙

医句话:

前来咨询或接受治疗的病人有不同的要求,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不容许有任何齿列异常的问题,有些人则可接受不影响牙齿功能但齿列有点异常的不完美。有的人则没有要求,放心让医生进行牙齿矫正,有的人则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前来接受矫正治疗。无论是哪一种要求,我们都希望病人以恢复牙齿功能为先,因为齿列整齐或牙齿健康,颜值自然获得提升。

植牙前应“搞定”歪齿

“牙齿矫正或齿列矫正在医学上称为齿颌矫正学(orthodontics),属于牙医学其中一门专科,民众普遍称之为‘绑牙’。牙齿矫正治疗的概念是把排列不怎么整齐的牙齿,通过矫正的方式排列整齐。

更贴切的说明是,我们通过一些器具的帮助,把牙齿根据上下颌骨的排列,拉平呈拱型或人类应有的U型齿列,以便能够达到正确的咬合。

专题

游走於眼科与脑神经之间 神经眼科医生全马仅4位

医句话:

神经眼科医生实际上是介于眼科医生和脑神经科医生之间的专科医生。神经眼科医生首先是眼科医生,有能力诊断和治疗所有的眼部疾病,但同时有能力与各个脑神经科医生合作,了解并诊断各种可以同时影响眼睛和神经系统的疾病。我国目前只有4名神经眼科医生,他们在诊断与治疗有关视神经炎丶影响眼部的重症肌无力症丶看见重影丶无法解释的视力受损等眼部疾病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诊治眼疾 深入神经系统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马来西亚人口统计报告,我国人口现已增至3263万人,但全国只有4名神经眼科医生(neuro-ophthalmologist),我们严重缺乏这类专科医生。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感谢医护同仁,让我们一起加油!

看着COVID-19的疫情失控,身为一位儿科医生,我的内心是充满着无奈与愤怒,在过去的3个月来,从事发到现在前后三个多月,大家的心情起起伏伏,突高突低。

我赞同大家尽量待在家不要外出,因为在这个非常时期,已经无法通过接触史或出游史,甚至是发烧、感冒、咳嗽及腹泻等临床症状来判断求诊者是否与COVID-19有关,因为有些患者是没有临床症状,患者本身根本不晓得自己已经感染而到处走,所谓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在不知不觉的当儿就把病毒散播出去了。

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长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是首当其冲的高危险群,倘若确诊人数不断攀升,试问全马医院的隔离病房,甚至是加护病房(ICU)可以承担得起吗?还有其他非此病的患者如癌症患者又要怎办呢?

专题

红斑发痒脱屑 症状虽类似 牛皮癣湿疹病因大不同

医句话:

牛皮癣与湿疹这两种疾病都会导致皮肤出现变红丶瘙痒和干燥等症状,经常引起混淆,并遭人误解。其实前者是因人体免疫系统失调导致;后者则是由许多因素如基因或环境所造成。两者早期以保湿为主,后期则按病因而给予不同的治疗,因此准确的诊断很关键。

牛皮癣Vs湿疹

“牛皮癣(psoriasis)的学名为‘银屑病’,湿疹(eczema)亦称皮肤炎(dermatitis),这两种不同的疾病拥类似症状,皮肤上会出现红色的斑块,患处会发痒或脱屑,二者常被人混淆,甚至延误治疗。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