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仁吉/马鞭鹿鞭助壮阳 《本草纲目》无虎鞭入药纪录

问: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喝虎鞭酒来治疗或调理吗?

答:虎鞭,通指猫科豹属动物虎的干燥阴茎及睾丸。《本草纲目》曾记载以马鞭或鹿鞭入药助壮阳,但未有虎鞭入药的纪录。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有虎骨、虎牙、虎肉等煎熬而成的药用虎骨胶等,但依旧未发现虎鞭的踪迹,且辞典已明确标示老虎器官为禁用药品。

由于野生动物保护及鲜有数据研究等因素,现今老虎器官已经不作为中药材入药使用。随着老虎已被列入禁止猎杀买卖行列,市场上出现的虎鞭都是陈年虎鞭,并且极为稀少。  

伪品则多以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阴茎加工品(实为牛鞭)或动物瘦肉的伪制品。虎鞭主要含有磷酸钙和蛋白质等成分,由于男性对性能力的追求从未停止追捧,对古人留下的秘方偏方各有独到的见解,甚或延伸至其他疾病。

但是,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虎鞭可用于治疗任何医学疾病。此外,黑市对老虎器官的需求导致非法偷猎者铤而走险违禁捕杀,已加剧了老虎的濒危地位。

问药

林顺木/中西医联治痛风 效果1+1﹥2

问:痛风性关节炎应该吃什么中药来治疗?

答: 痛风是一种现代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可以影响任何人。主要特征是关节突然剧烈疼痛、肿胀、发红和压痛(红肿热痛)。常见发生在大脚趾的关节,但也见于其它关节如脚踝、膝盖,肘部、腕部和手指。疼痛可能在开始后的最初几小时内最严重。

由于痛风病人不少,很多人也知道跟尿酸有关。当尿酸盐结晶堆积在关节中时会发生痛风,从而引起痛风发作的炎症和剧烈疼痛。而哪些人比较容易罹患痛风呢?

问药

缺乏解酒酵素 喝酒易脸红

问:喜爱喝个三五杯小酌的我,朋友推荐平日可以补充“保肝片”、喝酒后可以服用“解酒药”来作保健,是否可行?

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酒在目前的社会地位,除了可以当烈性饮料外,还可以是较好的化学溶媒选择、消毒剂、防腐剂等。无论是啤酒、葡萄酒还是烈酒,制作流程都是发酵,这是使用酵母消化水果、谷物或其他淀粉等成份中糖分的自然结果。乙醇是人们所饮用的酒精。如果饮用的酒精掺杂了甲醇,会导致失明。

酒精大部分的代谢在肝脏,少部分则由肺部呼气释放及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的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s,ADH),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这2种酶的多寡是由先天基因决定,后天是不能改变的。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分2个重要步骤,先从(1)乙醇(酒精)变成乙醛,(2)再将乙醛变成乙酸。

ADH与喝酒快感(容易感觉飘飘然)、易语言失控、运动失调,严重者记忆空白,酒精上瘾有关。

问药

拔罐加速排毒惟体虚者不宜多拔

问:想问下中医拔罐技术的原理,有哪一些人不适合拔罐,以及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答:拔罐,古称“角法”,最早于晋、唐时代在民间流行,古代医家把挖空的兽角角内烧热后,吸附在疮口上以排出脓血,后世逐渐用竹筒、陶瓷代替,并演化为近代的玻璃罐、抽气罐,治疗范围也扩大到风湿病、腰腿痛症、皮肤病、感冒等。拔罐法的原理是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治疗部位的皮肤上,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或破裂,加速体内毒素废物的排出,提高吞噬老旧细胞的能力,并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缓解疼痛、提高免疫力、消除紧张与疲劳、放松肌肉等作用。

拔罐法的禁忌症:心脏病、凝血障碍或出血性疾病、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大面积皮肤破损或溃烂部位、大动脉搏动部位、静脉曲张部位、孕妇的乳房或腹部或腰骶部,疲劳、酒后、饥饿、过饱等。

拔罐的好处:中医认为拔罐可排出体内火热、寒湿、湿热、瘀血等邪气,疏通经络,调整人体以治病。

问药

萧文雄/动物试验:猫鬚草降血糖血压

问:猫须草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真的有效吗?

答:猫须草,唇形花科(Lamiaceae)猫须草属(Orthosiphon),学名Orthosiphon aristatus(Blume)Miq。俗称Java Tea或Cat's-whiskers、肾茶及猫须公。在马来西亚说起misai kucing或kumis kucing,无人不晓;除了民间传统药食两用外,亦可作为园艺种植观赏。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于2016年在另类辅助医学期刊(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上发表了相关猫须草的研究,针对相关关节炎及其它发炎反应有显著抑制;2013年《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医药期刊亦发表了猫须草的水抽提物,无论是血糖正常或是高血糖的大鼠,其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猫须草叶中分离出具有降血压作用的有效成分methylripariochromene(MRC),在大鼠的研究实验上亦有正向的调控降低作用。国家研究团队也把这民间用药作进一步的未来药品开发成分。

问药

林顺木/七窍相通 鼻敏感影响可大可小

问:想请问中医对于鼻敏感而言,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答:鼻敏感相信是很多人从小到大的困扰,由于它会遗传,常常整家人都有,1个月可能要向医生“报到”几次,也有很多人认为是个小问题而忽略它,殊不知这是一个全身性的慢性病,影响可大可小。

相信大家都听过“七窍相通”吧?也就是头部的眼睛丶耳朵丶鼻子(各两窍)加上嘴巴(一窍)共七窍。既然是相通,疾病也会互通。鼻窦炎,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脸部骨头凹下去的结构,鼻涕产生后如出不来,就会滞留在鼻窦;不流动的鼻水就会滋生细菌,产生又浓又臭的鼻涕并且发烧,这就是急性鼻窦炎,而持续发炎所致的鼻塞丶鼻涕倒流丶不闻香臭丶头痛等,就是所谓的慢性鼻窦炎了。

因为七窍相通,所以鼻窦炎绝不会只在鼻子而己,因为跟眼睛相通,所以常可能会出现敏感性红眼(结膜炎),因为鼻窦蓄脓,眼周会红肿痛等;而耳朵的症状常常是耳朵痒,如雪花片碎碎的耳屎,清也清不完。

问药

陈文恬/中药材等级愈高效果愈好?根据体质入药 合适才是最好

问:为什么中药材有分等级,各等级之间的效果是不是差很多呢?

答:早在梁代《神农本草经集注》,就有了中药等级之分的记载,如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甘草“赤皮最佳,皮色紫最次”等。中药材的等级制度代代相传,自古代沿用至今,最后成为中药材市场长期存在的现象。

由于土壤所含微量物质丶气候条件不同,所产出的中药所含有效成分也不同,先不论等级,一般道地药材即是优质中药材,例如四川有川贝丶川芎丶川牛膝丶川黄连,广州一带以广藿香丶广陈皮着称。除此,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分级方法,主要取决于中药的产地丶品种丶规格丶采收时间丶加工方式等,以下列举几个例子:

1.野生和园植:人参(Panax ginseng)分为园参(园地里栽种的人参)丶移山参(将人参苗移植山林中生长,具有部分野山参特征)和野山参(野生人参或播种后自然生长于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研究指出野山参人参皂苷含量最高,园参最低,移山参介于两者之间,因此以野山参为最上等,最昂贵。

问药

珍珠粉可助黄疸宝宝退黄?

问:宝宝几个月才可以吃珍珠粉呢?

答:珍珠粉含有矿物质和一些微量元素,自古以来用以美白或清热解毒。药剂师不鼓励宝宝服用珍珠粉,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民间有传珍珠粉可以帮助宝宝“退黄” 或者有“镇惊” 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问题很普遍尤其是早产宝宝,因为宝宝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2至3天。新手爸妈别慌张,医学先进的今天,有很多经过临床试验证实的退黄方法可以帮助黄疸宝宝。

药剂师不鼓励让新生儿服食珍珠粉,更主要的原因是,市场上有很多冒充是百分百纯真的珍珠粉。纵使网络上有很多教导大家如何验证珍珠粉真假的方法,风险还是存在的,更何况是用在消化肠道还未发育齐全的宝宝。药剂师最担心的就是无良商家把贝壳粉当成珍珠粉,或者是珍珠粉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这些对于宝宝都是弊多于利。

宝宝如果容易哭闹,可能还有其它的原因,多数为肠胃不适问题或者受到感染。建议爸妈先让医生检查,才进行治疗。若让宝宝长期或大量服用珍珠粉反而会导致反效果。

问药

林明冠/富贵包别乱按 施力过重 颈椎易损伤

问:之前我去按摩店按摩时,按摩师告诉我颈后那边有个“富贵包”,请问什么是富贵包?

答:富贵包指的是在后背上部颈胸交界处,也就是在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有凸出的硬包块。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不良的体态造成,日常生活中人由于过度的驼背低头,颈椎在往前弯曲时候会与第一胸椎产生一个小交汇处,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保持不良的姿势低头看手机,或者是走的时候,站的时候不注意背的挺直,很容易让这种情况加剧。 并且,在既有这种体态的时候,身体的脂肪又多,那么就成为名符其实的富贵包了。因此有富贵包不一定表示身体有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运动方法去改善,由于这个地方比较难得到充分的活动,因此需要专业指导运动姿势。另有一些情况是长时间服用激素类药物,也会导致富贵包的产生,俗称“水牛背”。只要停药一段时间,水牛背就会缩小一些。但激素类药物的停药方法就得经过医生指导下进行。

最后,想提醒的是按摩院里的按摩师未必经过专业医学培训,其口中的富贵包并不一定是医学定义的富贵包,而是个人臆测而已,这点要加倍小心,更要小心不可在此处施加过多压力,免得造成颈椎损伤,后果堪忧。

问药

林顺木/每当我睡眠不足时,就感觉身体有股静电,请问中医怎么看?

问:每当我睡眠不足时,就感觉身体有股静电,有触电的烦恼,请问中医来看,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

睡眠不足时,身体会有触电的感觉,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是“气虚”的表现。气虚,也是大部分失眠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气虚呢?从中医的观点,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就称为气虚。

那什么又是“气”呢?可以现代医学的概念做个简单的比喻:心脏如同一个帮浦,当心脏收缩把血液打出去供身体所需的那瞬间,“气”就等于在后面推动血液往前进的那股无形力量。当“气”不足时,无法很有力的把血推到周边微循环,以致血流速变慢、减少,甚至停滞,因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气滞则不通,中医长久以来有个共识,就是“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也就是疼痛的原因来自于经络不通,阻塞而产生疼痛,一旦阻塞部位被打通则疼痛就会消除。另外,黄帝内经亦有记载:“经脉者,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充分说明经脉不通,可致百病而影响健康,所以运行必须通畅!简而言之,气血引起经脉运行不通,就会导致疾病产生。

接下来要解释为什么气虚会造成身体会有触电的感觉?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