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疾病

玻璃娃娃反复骨折 植髓内钉增骨牢度 可随儿童长高变长

医句话:

成骨不全症的主要特点是患者的骨骼脆弱,非常容易骨折,因此俗称“玻璃娃娃”,主要是因为I型胶原蛋白编码基因COL1A1和COL1A2异常或突变,令I型胶原蛋白产量不足或质量缺陷所致。由于此胶原蛋白几乎无处不在,所以成骨不全症也可能累及皮肤、肌腱、关节、心脏、肺和眼睛,并不仅限于骨骼。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主要影响骨骼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从字面意义解释即是‘不完美的骨形成’。OI亦称脆骨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罕见病。

OI的发生在种族、地域或性别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我们并无本地的数据,但根据国际文献,OI的发生率约为每2万新生儿中出现1例。至于美国统计大约是1万5000新生儿出现1例,但是相关的定义不时会变,可能与科技的发展得以检测出更多大病例有关。事实上许多轻度OI也许会漏诊或没有被发现,实际的患病率可能更高。

缺乏I型胶原蛋白

问药

林恩妮/硝苯地平降压药 孕妇可用

问:Nifedipine这种药物适合孕妇服用吗?对胎儿会有什么副作用呢?

答:硝苯地平(nifedipine)是一种钙通道阻断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主要功能为降低血压,也用于心绞痛治疗。在孕期内,此药物也可能用在患有妊娠型高血压的孕妇或者提早有产兆的孕妇(37周前)。

因为硝苯地平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所以服用此药物时准妈妈可能会有头痛、晕眩及低血压症状。然而要提醒的是,每一个药物的用量会依照症状和孕妇情况而定,妇产专科医生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药物评估才开出药物。在服用期间,医生和医护人员也会密切检查确保孕妇与宝宝的安全。此药物绝对不能自行购买服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妊娠型高血压几率不高,却能造成生命危险。血压上升是妊娠高血压孕妇的主要症状,通常出现在孕期的20周后。如果怀孕的妈妈有严重头痛、视线模煳或者觉得有闪光、肋骨下剧痛、血小板下降、脸手脚忽然水肿都应该入院检查,确认是否为子痫前症,也称妊娠毒血症(pre-eclampsia)。

银发保健

谵妄诱发因素多 用药拿捏须准确

医句话:

谵妄为银发族常见的健康伤害之一,它的风险因素包括了年纪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缠身,甚至滥用药物或酒精也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惟庆幸的是若能及时发现并对症下药治疗,很多时候谵妄仍有逆转机会。

“当一名长者突然出现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意识障碍、记忆错乱或时空交错,千万别轻视它的存在,因为很大可能是身体通过这些症状传达出健康讯号,比如尿道炎、低血糖、电解质失衡甚至是常见于长者的谵妄(delirium),倘若无视它,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伤害,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以谵妄为例,它的风险因素包括了患者年龄增长;罹患失智症、忧郁症、其他精神疾病、中风;过去曾有谵妄病史;感觉障碍及视听障碍;营养不良;服用超过3种或以上的药物,患有共病尤其是肾或肝功能损害后;曾经历一次手术后;患者已接近生命尽头;或者是长期滥用或依赖酒精及药物等。

用错药迟就医加剧病情

问药

林仁吉/纠正3危险因素 延缓血管性失智症

问:我的父亲在行管令期间,因为不能外出,情绪低落,更在最近被医生诊断为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请问中西医有什么治疗方法吗?

答:血管性失智症是指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失智。发病年龄约50至70岁,男女病发率接近。除了阿兹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以外,血管性失智症为第二常见的失智症病种,按病因可以分为多发性梗死性失智症、特殊部位单发性梗死和动脉硬化性皮层下白质脑病等。

脑血管性失智症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促进大脑代谢、防止病情恶化并改善症状。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积极调整血压使之维持适当的水平,去除高风险因素如戒烟和控制血糖,而在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如忧郁则有较好的效果;中医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强活血化瘀、化痰益智能延缓失智症进程,配合针灸取百会、神庭、大椎、神明、足三里等穴位,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血管性失智症具有相对的可预防性,即使疾病已发生,纠正危险因素也能延缓病情进展,如:

银发保健

谵妄发作快如风 迟治疗 昏睡昏迷至死亡

医句话:

谵妄的发作是突如其来的,症状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就出现恶化,此时患者不仅神志不清或语无伦次,甚至会出现嗜睡或反应迟钝,若不及时治疗将会持续昏迷甚至死亡。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呵护这个‘宝’却须更多心思,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项机能会出现相应老化及疾病,其中谵妄(delirium)是一种常见于长者的症状,患者会有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意识障碍、行为无章、没有目的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的表现,在医学上称之为急性脑症候群,因为起病急,病情波动明显,此时患者的认知功能会下降、觉醒度改变、感知觉异常和日夜颠倒。

谵妄并非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临床症候群,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严重,在5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可是到了70岁以上则暴增至31%,此外更有多达67%的患者是无法识别,也没有全面的临床症状,在研究中发现,3个月随访复发率可达20%。

问药

陈朝颖/未必只是低血压 查看头晕10大原因

问:我的妈妈今年55岁,最近常常头晕眼花又疲累无力,但她每次都说休息一下就好了,坚持不肯去看医生,想问有没有可能是低血压呢?

答:头晕眼花这个问题其实可大可小,它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部功能性障碍,给人一种晕眩、头晕或快要昏倒的感觉,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耳水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其实眩晕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疾病的症状。它的发作可以持续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然而,一般来说,眩晕发作通常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我想大多数人最常经历过的头晕应该都是因为直立性低血压而造成的,即当一个人站起来时血压突然下降,位置的改变,尤其是快速的改变,会使血液暂时从大脑流向身体从而导致头晕。

除此之外,过敏、焦虑、压力过大等也会引发头晕,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头晕的症状,比如低血糖、低血压、颈椎病、贫血等,忧郁症患者在早期也常有头晕。因此,只有确定了眩晕的根本原因,才可以帮助你和主治医生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预防眩晕发作。

问医

庄伟明/去疤膏无法治凸疤 打抗炎药或血管激光才有效

问:我今年15岁,一周前我发现眉心部位长痘痘,本来已经好了,可是近来却出现硬化且发痒,我曾尝试用冰块敷,但无效。我在婴儿时期曾发生严重烫伤,皮肤留下疤痕,之后的3年一直使用去疤膏但无效,该如何是好呢?

医生解答:

当一名患者从受伤或手术中恢复过来后,在皮肤出现疤痕是正常不过的事,而当皮肤下的血管暴露或肿胀时,疤痕也会看起来比正常情况更红。

针对不同类型的疤痕,在治疗上亦有不同之处,因此在治疗之前,必须先简单扼要地解释一下人的皮肤上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类型的疤痕。

当疤痕可以像肿块一样凸起,在医学上称之为瘢痕疙瘩或瘢瘤(keloid)或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y scar),通常是来自受伤或手术后。

问医

陈学瑜/B肝病毒也伤肾 未必是肝药所致

问:我先生是B型肝炎患者,2013年B肝脏发炎,医生给他口服B型肝炎药物(附上药物照片),必须一天一粒,之后每3个月抽血检验,以及每半年照一次X光,至今已8年。

今年验血报告发现有第一期的肾脏问题,先生8年前有抽烟但已戒,从不喝酒,饮食算清淡,我想问:

Q1:他服的肝药会是伤肾脏主因吗?
Q2:这种药是终身服用或到一定的时候就要换药?医生说先生的B肝“现阶段控制得很好,病毒好比在冬眠,这药可以不用再服,但如果断药恐怕会有一定的风险”,这句话让我矛盾,因为我在想如果断药是不是可以让肾脏少点负担呢?
Q3:我先生47岁,这年龄的人通常血压是多少才算合格呢?
Q4:我先生清晨第一次的尿是会比较混浊呈茶色,但接下来水喝多了就显得清澈,小便是通畅的。
Q5:现在这肾脏要如何照顾才不会加速恶化呢?

问医

刘志伟/腹泻发烧治疗出院后 为何常腹胀频尿下腹肌扯痛?

问:我的女儿今年19岁,是一名大专生,目前居家学习已接近一年了,她一直被以下的生理状况困扰着,即腹部常感胀气,同时下腹肌肉拉扯产生不适,期间也伴随着频尿或出现有尿意却尿不出的情况,这实在影响了日常作息,包括学习、社交、运动等,造成她非常苦恼。

这样的状况是在2020年10月份住院后出现的,入院是因为腹泻发烧,本以为一天后就可出院,没想到因为腹泻未止(40至50次数),发烧不退,需要持续吊盐水、抗生素及退烧药,结果住了一周才出院。

出院不久,令我女儿困扰的状况便出现了,包括腹部胀气、下腹肌肉拉扯(以丹田运气唱歌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频尿和尿不出的感觉,情况时好时坏。

Q1:是否严重腹泻或住院期间所施的药物过重引发的后遗症呢?

饮食营养

周志辉/罐头鲍鱼盐水作调味 须注意盐糖摄取量

问:我们可安全食用罐头鲍鱼内的盐水吗?可否用来调味?

答:罐头鲍鱼内的盐水基本上是属于罐头食品的一部分,食用当然是没有问题。不过,大多数的罐头食品毕竟是经过调味的加工食品,产品为求美味,难免会添加较多的盐和糖等调味料,用作烹饪其他菜肴的调味也是一个常见的做法,所以提醒大家在食用罐头食品时,千万不要忘了我们一直强调的“适量与营养均衡”,不妨注意盐分和糖分的总摄取量。

顺道一提,很多人会担心罐头食品经过高温杀菌后,其中的营养成分会被破坏或流失,但大多数罐头食物的营养变化,与这些食物经过一般加热烹调所损失的营养价值相差不大。除了维生素B和C,一般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和流失。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