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冠病-19期间减少戴隐形眼镜

众所周知,COVID-19可通过鼻子及口腔进行传播,也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都会戴上口罩,甚至是鼻罩,但却很少人知道其实COVID-19也可以通过眼睛来传染。

COVID-19通过眼睛传染的方式与鼻子或口腔传染的不尽相同,根据资料,COVID-19可以在确诊者打喷嚏后停留在空气一阵很短的时间,之后经由鼻子和口腔传染,但其实病毒更容易通过触碰的手,因搓揉眼睛而传染,所以奉劝大家停止用手搓揉眼睛,如果有必要,是可以考虑用上人造眼泪。

感染上病毒的眼睛症状可能是眼睛结膜炎(conjunctivitis),所以在这段非常时期,任何人只要发觉自己有红眼症,必须尽快让眼科医生进行检查,同时切记要告诉医生是否曾接触COVID-19确诊者或是否曾在近期出过国。

另一个常被问及的问题就是在这段非常时期,戴隐形眼睛是否会有感染的风险呢?答案是只要没有受到感染的隐形眼睛还可以继续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戴隐形眼睛时,我们会比较常触碰到眼睛部位,因此我会建议尽量少用隐形眼睛,多戴眼镜,毕竟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方法,特别是在这个关键时刻。

让我们齐心抗疫,也祝愿这场疫情可以快点落幕。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防护服不好玩

由于COVID-19的爆发,如今不管你是前线医护人员抑或在产房的妇产科医生,此时此刻都必须穿上犹如太空装的个人防护装备(PPE),我必须很慎重地告诉大家,穿上它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是非常非常热,试想想就算在有空调冷飕飕的手术室里也会大汗淋漓,就可以明白是多么难受的事。

整套装备包括2顶手术帽,两层口罩,在口罩外加上一个塑料袋包着头部包括口鼻等,就如滑雪帽,之后还要加上一个塑料面罩,这还不止,身上两套塑料外套加上消毒手术袍,手上戴着两个手术手套,加上小腿套和鞋套等。

戴上这些装备后,尤其是口罩和外层的塑料袋及面罩后,呼吸就会很困难,而且面罩上只要一呼吸时就必然有水气浮现,以致影响视线,造成手术进度被拖慢了。

再来是每次进行手术后,必须逐一脱下防护服,每脱一层就必须用酒精消毒洗手一次,最后是在手术室洗头洗澡,换上新的衣着后才可以离开,可想可知是多么“艰辛”的任务。

说了以上的经过并不是要向大家“炫耀”,而是要告诉大家穿上防护服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没什么好耍酷,因为穿上防护服意味着连“大小事”都不被允许(这也是为何一些前线医护人员必须穿上成人纸尿裤),否则这套防护服就是完了,对了,防护服是一次性的,绝不能循环再用。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疫情持续恶化 精神科医生来看你

望着我国每天过百的新增案例,到4月5日为止感染人数已到3662人(死亡61人),心中暗想“这样的疫情规模与破坏力在我国可说是史无前例,如此下去可是会动摇马来西亚的国本啊!”

从重症专科医生的观点来看,目前最重要的是看新增感染个案会否越来越多,造成医疗负担过重甚至是崩溃,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就是爆发曲线(surge curve)会不会很快超越医疗容量(healthcare capacity)。

若要让爆发曲线的趋线(trend line)从垂直变成平行(flattening),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每日新增人数越来越少,偏偏这目标是需要我们全国人民的配合才能做到的。

新政府从3月18日开始实施行动管制方案(movement control order),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居家与社交保距(stay home & social distancing),希望透过这些步骤可以减少新增案例、让疫情趋缓,不幸的是由于国人缺乏纪律与卫生观念,至截稿为止尚看不出其实质成效。

疫情若按此情形发展,极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公立医疗体系不胜负荷,届时私立医疗体系医护人员不得不出手相助,由于极端缺乏医生的关系,到时候所有医生不分科别全部亲上火线成为第一线的救治人员。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患者隐瞒病史旅游史  医护人员酿感染风险

耳鼻喉及头颈外科医生每天都会面对患上呼吸管疾病的患者,比如伤风感冒、咳嗽、发烧及喉咙痛等,而且往往必须近距离接触及为患者检查耳鼻喉,这是身为医生的使命,也是我当尽的责任,不过我恳切希望每一个前往求诊的患者必须坦白,不要隐瞒病史及旅游史,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别让医护人员曝露在感染风险下。

COVID-19的症状和流感甚至是一般的肺炎极其相似,即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及喉咙痛等,临床检查是无法分辨出,主要的判断方式是依据患者在病发前14天是否曾到疫区旅行,或是否曾接触确诊病例,或其中一项吻合,那就可归类为疑似病例。

此时,患者将会被送往指定的医院进行检测,如果检验报告呈阳性,那才能证实为确诊病例,然而以目前的疫情来看,有些人即使没有出国旅游史或与COVID-19确诊者接触,他们之前可能不知不觉在社交或工作上已经接触到确诊者,因而染上此病,此时可选择前往指定的公共医院或一些提供筛选检测(screening)的私人医院进行检测。

如今在各医院入口处都设有体温检测和问卷调查,如果到访者近期有旅游史或接触过确诊病例,医院通常第一时间会安排疑似病患到隔离室,等待检验或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检验,以避免直接接触到医院门诊部里无穿戴防护配备的医护人员。

专题

抢购卫生纸·强酸曝晒乱用药·理性拆解迷思·不为疫情添乱

图片来源:法新社

COVID-19肆虐全球,疫情已经造成全世界的恐慌,在这个非常时期,网络的便利除了帮助资讯迅速传播,同样也让各种迷思和谣言风行。其中包括有人传说我们应该天天使用酸性的液体来洗澡,这样才能杀死残留在皮肤上的病毒,更有人说我们该服用抗生素来抵抗体内的病毒,在人云亦云下,全球更上演“卫生纸之乱”。

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与家人,本期《医识力》特邀来生物加工技术教授梁敏慈为民众一一破解有关COVID-19的种种迷思。

●强酸强氯消毒:只适用在物品
“随着COVID-19疫情继续升温,大众对防疫资讯的渴求有增无减,但坊间各种方法到底是否可信?

首先,坊间传说我们应该使用强酸液体来洗澡以消灭病毒,有人甚至建议我们直接待在猛烈的太阳下进行‘紫外线消毒治疗’,但这些做法真的正确吗?

没错,我们确实可以使用许多种方式来使病毒失去活性,以达到消灭病毒的效果。比如,紫外线照射,或使用非常强的化学物质如强酸或强氯来消灭病毒。但这些消毒法只适合用于物品表面上,并不能直接用于人体身上,因为那是对人体有害的。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面对疫情 恐惧生无知 莫因无知 做出愚昧事

给人类之愿与愚昧的战争终有胜利的那一天──阿西莫夫《神们自己》

随着COVID-19的确诊病例不断攀升,恐惧的心理也弥漫在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近来大家总在窃窃私语,‘我们该怎么办呢?’丶‘你囤粮了吗’丶‘孩子还能去上学吗’丶‘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吗?’等。

其实恐惧于死亡,恐惧于未知,恐惧于我们不了解的一切,对这个病毒我们有太多的未知,这也加深了我们的恐惧,以致我们可以看到疯狂抢口罩丶厕纸丶洗手液等不可思议的事频频上演,这都反应出我们对未知的担忧。

而恐惧的对立面是愚昧的忽略以及傲慢的无知,之前一些人一心认为自己彷佛就是天选之子,病毒断不会找上来,以致不久前我们还隔岸观火,笑话邻国去抢货或怕死等,没想到现在马来西亚的疫情瞬间告急,甚至出现了死亡案例。

不仅如此,种种人性的丑陋,如贪便宜机票去重灾区旅游丶违反自我隔离法令丶举行或参加大集会等皆是愚昧的表现。

尽管如此,这场瘟疫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生存的意义,即选择做一个西西弗,拒绝被动赋予我们的命运。

西西弗是希腊神话中一个被惩罚的人,他受罚的方式是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每次到达山顶后巨石又滚回下山,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下去,西西弗知道自己的处境,也知道石头终会落下, 但是他不放弃对命运的抗争。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冠病-19一视同仁

COVID-19疫情已经席卷全球,一些国家已经处于失控状态,许多国家的医疗资源也告急,好多疫情严重的国家都实行封锁管理与隔离政策,这政策在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奏效,这当然也得需要人民的全力合作与支持。

截至4月5日,美国目前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不过以死亡率来看,意大利仍居冠,其实许多欧洲国家,包括意大利错失了控制疫情的机会,当COVID-19在中国横行时,许多国家都认为这是外国的疫情,与他们无关,直到有了一些病例,多数人还是认为病毒不会找上他们。

马来西亚目前也成了东南亚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我国政府也开始实行行动限制措施,目的是要大众尽可能在家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来减缓COVID-19的扩散。

可是行动限制措施实行前一天,大众却一蜂窝全民开始回乡探亲,这也是意大利疫情恶化的其中一个原因,许多人都把政府的这一措施视为变相的假期,许多人开始趁这机会到公园散步丶晨运等。政府不要百姓做的事情大家一并落实,原因是因为在家里很闷,很不方便,一些还试图合理化他们的行为,到公园跑步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提升免疫系统功能以抗病毒,一些也尝试分析他们对行动限制措施的理解。

许多人都会有侥幸的心态,总觉得病毒感染不会找上他们,病毒感染当然是一视同仁的,它并不是如美国总统所说的外国的病毒,它不讲外国话,它也不会选择性感染某一族群。

专题

冠病-19大流行应将推迟肿瘤切除手术? 不!延期或致癌扩散更严重

COVID-19的爆发正在影响许多人,这包括正在接受治疗的癌患,以及刚刚被诊断患有癌症的患者。眼看COVID-19疫情日益严峻,癌患和其家属都十分担忧,癌患是否属于感染COVID-19的高风险群?感染后是否会有患重病的风险?如果是,癌患在这段时期是否应该继续到医院接受癌症治疗,那样做安全吗?抑或应该延迟治疗以避开感染COVID-19的风险?为此,《医识力》特邀来临床肿瘤内科顾问陶乃文医生为癌患和家属解答疑惑。

COVID-19 Vs 癌症治疗10问

问1:鉴于目前COVID-19疫情的严峻形势,癌患是否应该继续到医院进行癌症治疗?那样做安全吗?
答:目前癌患到医院接受治疗仍然是安全的。但是,癌症中心或医院必须严格执行防疫措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氯奎宁能治COVID-19吗?

自从爆发了这个疫情以来,网路上就一直流传出各式各样的治疗方法,尤以民俗疗法为甚,虽然说后来都证明几乎没有疗效,但好事者仍然是乐此不疲。

即便说出发点有可能是好的,但这种未经查证的医疗方法不但不会对病情起到帮助,反而会延误病情,是名符其实的帮倒忙,所以在此劝各位读者还是听从专家的意见比较好。

坦白说,对于这个COVID-19病毒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在确定了病患感染到COVID-19病毒后,应先将患者依病情严重程度来作分类,再通过监测和维持患者生命指标等作支持性疗法,并同时给予氧气通气治疗。

此外,也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控制好患者本身的基础疾病,还有也要防治药物的并发症以及继发性感染。

目前中国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

一)氯奎宁:大陆国家卫健委于1月19日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中已新增2个试用药物,其中一个就是氯奎宁(chloroquine),它原本是用于治疗疟疾的老药,据报导说德国生产商拜耳已紧急调配30万片氯奎宁免费供应给中国。

呼吸病学专家锺南山曾说过氯奎宁虽不是“特效药”,但肯定是“有效药”,目前还在作临床治疗验证中。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