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与时间赛跑挑战救治极限 重症科 不因见惯生死而麻木

医句话:

由于在加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皆是重症患者,因此对掌管ICU的医生来说,他不仅要看得远,想得细,更重要是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合适的决定,因为往往医生的一个决定,拯救的不只是一条人命,更可能是一个家庭。

“在加护病房(ICU)的医护人员常年就是在与最严重的病情‘交手’,比如呼吸困难、严重器官衰竭、严重事故后昏迷不醒的伤者,很多时候在送入ICU时,明明伤者的生命指数已非常低,但经过一番抢救和治疗后,却得以活下去,当然亦有一些伤者由于严重的并发症而宣告不治,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医生就必须具备不一样的看诊能力,也因此一般人眼中所谓已‘没希望’的病例,在ICU的医生眼中却能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专题

二氧化氯产品 挂身上能灭毒? 国家毒物中心:遵守SOP更重要

从去年COVID-19肆虐以来,市面上已先后出现多款声称可杀菌、杀病毒包括COVID-19的消毒产品,从早期的消毒卡到口袋型消毒喷雾卡,再到近期社交媒体上引起讨论及关注的消毒棒,它们的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即以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2)消毒为基本概念。

随着目前小学已开课,这类消毒产品更是受到家有小孩的父母青睐,有者认为消毒棒可发挥杀毒功效,让小孩可在“无毒”环境下上课。

但与此同时,这类消毒产品也引发了坊间的议论,包括产品业者、药剂师、医生及家长等都给出不同的意见,可是至今为止,卫生部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南。

综合各造的疑虑,民众最担心的是消毒产品的安全性,尤其是父母,他们担忧孩子随身携带此产品会否引发不必要的意外如中毒等。

专题

理发有助控制血压?监测鼓励行为改变 才是关键

医句话:

现今有多种有效的降压药物,在临床试验中也成功控制好患者的血压,为何在现实生活却较差呢?一个已知的事实是,当医生在治疗慢性病时,患者的药物服从性会随着时间渐渐减少,大部分是因为简单的原因─忘记了。然而在临床试验环境中,患者会被提醒服药和定期跟进。由此可见,定期的医患互动,譬如随访和检测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或药物的依从性,从而改善血压控制和预后,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是至关重要的。

“高血压并非一种新的疾病,早在约5000年前就已经有相关描述。中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高血压’一词,却有相关症状的记载。当医师为患者把脉时发现血管弹性变差,可能与摄取过多的盐分有关,也进一步形容当血管变得像绳索那样紧和硬时,患者的脚会水肿,这其实便是形容高血压的并发症,即心力衰竭。

专题

70%糖尿病逾半高血压 大马COVID-19死者 80%生前患共病

医句话:

逾80%的大马COVID-19死亡病例存在至少1种的潜在健康问题,包括高达70%患有糖尿病、过半患有高血压,23.4%患有心脏病。当一个人患有慢性病而又感染了COVID-19,死亡的几率更高。一项对中国武汉火神山收治的所有COVID-19患者的回顾性观察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非高血压患者。因此,慢性病患者是有双重危险(double jeopardy)的,在这特殊时期,他们除了可能死于并发症,在染疫后病情严重甚至危及性命的几率更高。

“过去20年以来,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疾病、慢性肾病、阿兹海默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NCDs),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就主要死因而言,始终排名第一的是心血管疾病。大马也有一样的状况,心血管疾病也一直是国人的‘头号杀手’。

专题

居家隔离如何保护家人? 保卫‧防护‧攻击 从你我做起

医句话:

我们应该学习如何与这种病毒和谐共存,遵循标准作业程序,并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应用保卫-防护-攻击(Guard-Protect-Attack)概念,如果每个人都在当中发挥作用,我们将有机会恢复正常的生活。

“我最近参加了在巴生县卫生局行动室的一项COVID-19志愿工作,我的职责是致电阳性(positive)个案,并根据卫生部的指南,以确定是否需要让个案居家隔离、送院治疗或放行。

在一般情况下,大过1岁和小于60岁的个案,如果无症状和共病,他们将被安排进行居家隔离。但是,该如何保护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与个案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人士,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而作为一般居家隔离指南,常见的标准作业程序(SOP)为在家戴口罩、独立房间和厕所、经常洗手和戴手套。

在一个挺有意思的案例中,尽管遵循上述指南,一名女性在照顾母亲后还是不幸染疫。她的母亲被检测为阳性,并被居家隔离,而其他家庭成员(包括父亲,两个兄弟和她自己)的第一次检测为阴性。

专题

急性肾损伤非慢性肾病 找出原因可治愈

医句话:
每当一谈及肾脏疾病或肾脏功能不正常时,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到慢性肾病(CKD),殊不知急性肾损伤(AKI)也会引发肾脏功能异常,与CKD近乎无可逆转的情况相比,只要能及早发现AKI的存在并及时治疗,恢复肾脏功能的几率可达90%,同时日后也不会有长期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AKI与CKD之间的差异,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无后患,而这也是肾脏科医生努力的使命之一。

“从医学文献及历史演进来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医学名词为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但近10多年它已重新命名为急性肾损伤,这是因为前者给人的感觉就是肾脏已经‘没救’了,但其实AKI是‘可被治疗及根治’,前提是要及早发现及治疗。

从字眼来看,急性肾损伤发生是‘突然’及‘在短时间内’,即在数天至数周内肾脏功能就出现了变化,反之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则是一个长期的伤害,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差异。

专题

没有所谓『无法痊癒无能为力』所有罕见病都可治疗

医句话:

当一个人患有罕见病,并不意味着必须治愈才能够活下去。许多疾病如高血压、气喘和糖尿病等也没有治愈的方法,却能够通过药物控制好病情,而罕见病也是一样的。只要他们接受适当的治疗与控制良好,寿命可与一般人无异。

“目前全球已鉴定出大约8000种罕见病,约80%是基因突变或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不同国家对罕见病的定义各异,我国卫生部未确切为此定义。根据民主及经济事务研究中心(IDEAS)2019年公布的《大马罕见病白皮书》,建议根据患病率(即总人口中每4000人中就有不到1人受影响)定义罕见病。

专题

“糖心”来袭 通波仔还是绕道好?急性冠心病 糖尿病致命凶手

医句话:

临床上,如果糖尿病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他该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是“通波仔”介入治疗较好呢?抑或绕道手术较好?实际上那存有许多考量因素,其中病人本身的选择便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STEMI)、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NSTE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的三大病症。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欧洲心脏科学会(ESH)的建议,凡是胸痛少于12小时且其ST段持续升高,或,有新的左侧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均应进行血管再灌流治疗(reperfusion therapy)。其中,通过心导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机械性血管再灌流是糖尿病患发生急性心梗的治疗选择。

如果在没有办法执行PCI或俗称通波仔的情况下(没有操刀者或手术室),则应在少于30分钟的‘到院至施打药物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内进行血栓溶解治疗。

专题

糖尿病 血管变硬 80%糖友死于动粥疾病

医句话:

有80%的糖尿病患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比如说脑中风、冠心病、周边血管疾病等,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更是一大致命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粥样斑块沉积在血管壁并造成动脉狭窄,而一旦斑块开始破裂脱落并形成血栓时,就成了ACS的病变基础,其中依血栓阻塞情况分成ST段上升型心梗、非ST段上升型心梗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如今,世界各国的糖尿病病发率都不断在上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实际上,有80%的糖尿病患死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比如说脑中风、冠心病、周边血管疾病等,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更是一大致命因素。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