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药识解惑】关节肿胀肌肉痛 扑热息痛难奏效 NSAIDs才是专业手

头痛、痛经、腰酸背痛……几乎每个人都曾为疼痛所困,止痛药也因此成了最常见的药物之一。从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到类固醇,不同药物的功效与副作用各不相同。你对自己吃下的那颗止痛药,了解又有多少?

医句话:
止痛药不是敌人,正确使用才是关键。下次当你伸手拿药时,别忘了问一句:“我真的需要它吗?这颗药该怎么吃才安全?”,因为药懂一点,心就安一点。


“‘药剂师,我这几天腰酸背痛,可以给我推荐一款止痛药吗?’这是我在药房里最常听到的问题。止痛药几乎是每个家庭药箱里都会有的‘老朋友’,从头痛、痛经到运动拉伤,很多人都离不开它。

很多人以为所有能减痛的药都叫止痛药,但其实不然。常见的止痛药多属于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虽然类固醇也能消炎止痛,但它其实不是止痛药,而是用来控制发炎与免疫反应的药物。

NSAIDs抑制前列腺素

问医

吴奕品/私院看诊公院拿药 可行吗?

问:我爸爸2年前中风,这两年都在私人医院复诊和买药。想问:

Q1: 如果我还是在私人医院复诊看医生,可以在政府医院拿药吗?
Q2: 我需要准备什么信件给政府医院吗?
Q3: 你有哪些更好的建议吗?


医生解答:

想要在政府医院或政府诊所拿药,必须在相关政府医院或政府诊所复诊。

患者可以选择转到政府医院复诊,就可在政府医院领药。

当然,若是想要在私人医院和政府医院两边都复诊,也并无不可。

若是要转到政府医院复诊,可以要求患者现在的主治医生写一封转介信,加上所有的医药报告,一起带到政府医院相关部门安排预约时间即可。

 

问医

吴奕品/血压非愈低愈好 严重恐休克

问:医生,我太太最近开始做运动,都是一些属于静态的运动比如瑜伽或皮拉提斯(pilates),可是她却申诉运动后会头痛及头晕,我有帮她检查血压,大概是90/60,之前她有做体检,但医生也没多说什么。

Q1:请问她属于低血压吗?
Q2:低血压的话会有什么危险?
Q3:她有可能是贫血吗?


医生解答:

问医

吴奕品/舌色怪易感冒 是否为疾病先兆?

问:我45岁,男性,近期发现舌头出现很奇怪的颜色。另外,从去年我开始,我很频密感冒,也很怕冷,以前不会这样的,请问这是否为哪些疾病先兆?

医生解答

一个人的舌头发黑原因可以有很多种,这包括了没有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缺乏洗刷舌头、长期饮用咖啡或色泽黑的茶、长期抽烟及使用烟草等。有时候频密或长期服用一些抗生素也可能导致舌头发黑,或者舌头受到某些真菌或细菌感染,也会有发黑的可能,因此建议你可以尽早咨询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找出原因所在。

问医

吴奕品/腹部肿胀 先搞懂6F

问:我妈今年60岁,近来肚子突然出现肿胀,好像怀孕数个月这么大,而且也没胃口用餐,排便很少,若是去小便就会一直呕吐。

曾咨询附近的诊所医生,也看了中医,但都没效果,已经好多天了,该如何是好?

医生解答:

腹部肿胀一般上有几个原因,我们称之为6F。

问医

手脚麻心跳快 可接种疫苗吗?

问:请问医生,我经常出现手脚麻痺,并且偶尔会有心跳很快,那我是否还可以登记接种COVID-19疫苗呢?

医生解答:

一般上没有问题,是可以登记及接种COVID-19疫苗,但建议你先咨询主治医生,找出为何经常出现以上你提及的症状,之后再做决定较为妥当。

20190310_DrWu
吴奕品医生(普通科)


 

问医

有严重过敏史 在院接种疫苗最安全

问:我今年60岁,女性,对药物有严重敏感,其中包括阿斯匹灵(aspirin),我的严重程度是眼睛肿突及皮肤发痒。

再来我曾吃过一种中药以及食物而导致呼吸困难,之后必须紧急送院治疗。

请问我是否还能接种COVID-19疫苗呢?或者有什么办法改善我的当前情况呢?

医生解答:

若是没有严重过敏史,是可以安心接种疫苗的,若是曾经有严重过敏史,则建议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
有严重过敏史的人,若是想要接种疫苗,则建议在医院内进行接种。

问医

父母颈背部持续痛 换枕头仍痛 是否中风来袭?

问:我的父母亲已经75岁, 他们最近感觉颈背后部一直疼痛,试换了枕头也没有好转。 请问这是中风的征兆吗?怎么可以预防呢?

我母亲的血压(收缩压)从原本的140至150之间下跌至90至110之间,她再也不敢吃药了,怎么会这样呢?

医生解答:

颈背部疼痛并不一定是中风的征兆,很多时候有可能会是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

其他原因也包括了肌肉或韧带的拉伤,一般是由于惯性的错误姿势、运动损伤或以不正确的姿势搬运重物所导致。建议患者咨询脊椎神经专科医生的意见。

至于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血压药物后,血压下降至正常指数,这是属于正常的,切勿自行停止药物,若是有所顾虑,建议咨询家庭医生,再决定是否适合停药。

问医

自我隔离10天后是否该二度检测?若经济允许应再检 CT值低再隔离

问:针对目前的COVID-19疫情,我有两个疑问想要请教医生,第一是关于与确诊者密切接触,第二则是关于接种疫苗。

请问确诊者是否可选择居家隔离呢?而曾密切接触的人如何正确居家隔离呢?与确诊者在数天前曾密切接触,是否一定要检测隔离呢?再来是如何区分B群及C群接触者呢?如果是C群接触者是否也要去做检测呢?

至于疫苗的疑问则是在接种疫苗前必须注意些什么呢?接种疫苗后有哪些副作用,或是需要送院呢?

专题

COVID-19快筛试剂属医疗器材 公开卖违法 罪成可罚20万监3年

医句话:

大马的确诊病例一再创新高,再加上无症状病例达80%,看到每天的确诊数据除了心慌不安之余,有些人更担心自己是否也在无意中被感染了,是否该要去检测呢?是去政府诊所检测?抑或自费去诊所、医院比较好呢?若是自费去检测,该选择哪一种检测方式呢?从医生的角度,rRT-PCR的准确性达99%亦是黄金标准,因此更为合适。

“在这之前,卫生部所颁发的指示为只有曾与COVID-19确诊者有密切接触(close contacts),即与确诊者同处在一个封闭空间内长达15分钟以上接触史的人,才会被要求前往政府诊所进行筛检,但由于确诊人数一再创新高,新闻报导或社交媒体上也不时有人申诉为何迟迟没被要求去筛检,此时是我们必须‘Kita jaga kita’的时刻了,每个人必须了解针对COVID-19病毒的检测方式有哪些,以及在前往检测时该如何做抉择。

目前国内有主要3种检测方式,分别是: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