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仁吉/癌末转介安宁疗护 适度医疗减痛苦

问:我被诊断出患有末期癌症,医生将我转介至安宁疗护科,他们一直询问我是否感到痛苦。实际上,我感觉还好。我好奇癌症病人是怎么死的?是不是都很痛苦?

答:许多人对于癌症末期可能的痛苦存在着误解,似乎认为患者一定会承受极度的疼痛。然而,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并非所有癌症患者在最后阶段都经历强烈的疼痛,有些人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没有明显的疼痛感。

面对癌症末期,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包括疼痛(虽然并非主要致死原因)、呼吸困难、腹胀、恶心呕吐、厌食、无法缓解的乏力感,以及焦虑无助感或躁动。然而,也有些人在宁静中逐渐离世,最后并未展现太多痛苦。每个人的临终经历都是独特的。

癌症如何导致死亡取决于部位和转移情况。例如,若无法控制癌症转移到肝脏,则势必导致肝衰竭。肝脏和肾脏功能相互关联,肝衰竭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肾功能。身体器官系统相互紧密连接,当一个器官发生不可逆的问题时,其他器官也将受到影响,就像不可逆的骨牌效应一样,难以停止。最终,心肺衰竭和多器官衰竭将导致不可逆的死亡。在这过程中,安宁照护的介入并非治疗肿瘤,而是通过适度的医疗手段,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问药

林仁吉/接种COVID—19疫苗 增罹癌或复发风险?

问:我是肺癌第一期患者,5年前切除后每年复查都正常,直到我在两年前注射COVID-19疫苗后,病情复发转移到脑。我身边很多朋友在接种疫苗后,病情复发,请问癌症复发和接种COVID-19疫苗有关系吗?

答:目前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接种COVID-19疫苗会导致肺癌复发或转移至其他器官,因为这些疫苗并不直接与癌症有关。

然而,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对肺癌复发和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增强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但是,同一时间也有研究发现,疫苗接种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不适当反应,从而可能会增加癌症或复发的风险。这些影响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比较癌症的发病率和接种COVID-19疫苗后的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例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此外,癌症也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成。因此,难以简单地将接种COVID-19疫苗与癌症的病发率直接联系起来。

问药

林仁吉/化疗打点滴静脉变硬 紫草膏或有助益

问:化疗点滴输入后,我的静脉变得僵硬,皮肤非常紧绷,早上起床手指僵硬,请问中医能怎样治疗?

答:在中医的世界里,静脉僵硬和皮肤紧绷可以被认为是气滞血瘀的表现,这有可能与化疗药物对身体,特别是经化疗药物注射血管对周遭影响有关。中医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调理: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缓解气滞血瘀的症状。常用的中药包括乳香、没药、三七、丹参、延胡索、赤芍、怀牛膝等。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流动,可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症状。

中医推拿和筋膜结构调整疗法:中医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筋膜结构调整则改善整体结构张力,原本筋膜的紧绷亦随之解开,气血疏通而改善症状。

问药

林仁吉/气滞血凝致下肢静脉曲张 中药加针刺助减症状

问:关于双腿静脉曲张,中西医有什么诊治方法?
答:
医生会在腿部静脉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诊断静脉曲张。多普勒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测试方法,透过超声波观察静脉瓣膜血流的流向,并协助检测是否存在血栓。西医静脉曲张的治疗包括穿戴弹力袜以及手术治疗。

一般手术治疗只有在下肢静脉曲张明显、发生并发症和影响日常工作时才考虑的治疗方法。手术的方法有以下数种:
硬化疗法:医生在静脉曲张处注射溶液,以形成疤痕并闭合,有时候医生在同一条静脉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注射,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经治疗的静脉曲张一般在数周后会逐渐消退。

激光治疗:向曲张的静脉发射出强烈的激光,使静脉逐渐褪色和消失,是一种无侵入性的操作。

导管引导使用射频或激光能量:较严重的静脉曲张的首选治疗方法。医生将一根细管(导管)插入曲张的静脉,并使用射频或激光能量加热导管的尖端。当导管被移除后,热量会导致静脉塌陷并密封关闭,从而破坏静脉达到治疗效果。

问药

林仁吉/前列腺放疗肠道充气 中医治疗能否改善?

问:如何能降低影响前列腺放疗时出现的肠胃道气体?中医治疗能否缓解这问题?

答: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放疗(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的常规治疗之一。主要目的是摧毁或控制癌细胞的生长,以达到治疗的效果。通过使用高能量放射线,放疗可以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它的分裂和生长,从而减小或消除肿瘤。

人体消化过程中产生气体(肠胃胀气)是正常的生理运转。然而,过多的气体可能会影响我们结肠形状和蠕动的频率。特别是当病人正在进行盆腔放疗包括前列腺放疗时,肠道中大量的气体可能会影响到治疗区域,从而延误治疗过程。

中医世界里一些中药被认为具有调节肠胃功能和缓解消化问题,其中包括黄连、白术、厚朴等常被用于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然而,这些中药的使用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和专业医师辨证诊断后进行治疗,切勿擅自用药。

问药

林仁吉/心律不整 除颤后仍需吃药?

问:我今年57岁,血压不稳定,血压上压接近140,下压接近90,最近大声讲话或者走路久了很容易喘,被医生诊断出心房颠动,心跳不规律或心律不整导致的心跳加速。在服用药物以后,心跳情况有改善,但是心律仍然不整,因此医生建议我进行电除颤来解决,但之后还是要吃药。

我的症状一定要进行电除颤吗?还是吃药就可以?如果一定要进行电除颤,想请问:

1. 会有什么并发症、后遗症或风险吗?据说有中风的风险。
2. 电除颤后需要休息多久?因为我有做一点小生意,要自己驾货车送货、抬货、干一些体力活。此外,手术后能晨跑吗?
3. 请问电除颤后心率一定能变成规律吗?能维持多久,是否仍然需要吃药保持?

 

问医

林仁吉/确诊染疫皮肤发痒 中医4招治皮疹

问:我58岁,7天前确诊COVID-19,现在没有发烧,只是轻微咳嗽和鼻塞,只是一开始皮肤发痒,有吃止痒药,过后又重复,为何确诊会出现皮肤痒呢?是否可以吃中药呢?

医生解答:

感染COVID-19后会引起多种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乏力、肌肉疼痛、喉咙痛、失去嗅觉或味觉等。

皮肤症状虽然不是COVID-19感染的典型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症状比如皮疹、瘙痒等,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未完全了解COVID-19皮疹的机制,一些可能的机制包括:

问药

林仁吉/美文献证全中医治疗 增试管婴成功率

问:我今年已40岁,手脚容易冰冷,与先生想做人工受孕,医生说需在半年内调理好身体,想问在中医这一块,需要做什么调理来帮助受孕?

答:民众普遍认为手脚冰冷即身体里有寒气,但我们必需意识到寒气有内寒和外寒。内寒的话,指身体阳气不足产生虚寒,阳气不能正常布达温煦四肢。长辈们所建议饮用红枣、当归、党参水,确实可以起到一些补虚祛寒的作用。但一些由外寒所引起的手足冰冷,如长期在低温空调环境,不注意穿衣保暖,手脚发凉,这时身体里不一定有内寒,而可能是热性体质,只是因为手脚暴露在外面比较冰凉,使用温补的药膳可能适得其反。

中医经典《伤寒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因为阴阳之气失衡、无法相互贯通,导致阳气不能正常布达温煦所致而引起手脚冰冷。所以建议你可以咨询合格与有相关妇科专业经验的中医师,辨证了解体质后再作出调理。

当然,在调理前,我们应该排除病理性原因引起的手脚冰冷如雷诺病或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 disease)等。

问药

林仁吉/当补则补 该泻则泻 药不对证 人参也能杀人

问:在中医的概念里,不同季节有每个季节的食补,但如果在马来西亚这种四季如夏的地方,那该怎么补呢?

答:这里有两个概念必须厘清,其一,中医学内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原则。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体质性别、年龄长幼等。在四季分明的国家,气候的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机体的营养架构需随季节的变化予以协调,安排合理饮食,例如春季宜食清淡;夏季宜食甘凉;秋季宜食生津食品;冬季宜食温热。

但这里并未过度强调“补”,更注重的是随季节变迁而作出顺应的调整,所以另一点笔者希望指出的是,过分强调补益,并不是中医养生的精髓。中医界有句老话,“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是名贵中药,滋补效佳,大家皆认为其对身体有益的,但却不知其弊端。大黄虽价廉,会导致腹泻,但确是一味应用广泛的苦寒泻下药。说明无论服用任何药物,都应该辨证分析,当补则补,该泻则泻。如果药不对证时,人参也能杀人;若是对证,大黄亦可救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