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题

眼睛可窥健康好与坏 科技助医评估介入时机

医句话:

人类通过眼睛看世界,反过来眼睛亦透露出身体健康状况信息,因此视力检查就有必要了,透过视力检查可及早发现潜伏的眼科疾病尤其是青光眼,并且也能掌握身体是否有哪些健康问题,一年一次的视力检查也可视之为对自己健康负责。

“视力健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造就电子产品尤其是3C产品包括手机、电脑及平板等普及化,不仅是工作用途,更是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品之一。‘水能载舟亦能复舟’,若善用电子产品无疑可提升生活便利或品质,但若是滥用的话,势必导致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甚至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等问题。

眼睛之所以被赋予‘灵魂之窗’之称,皆因从乌黑的眼眸中可透露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在无须其他介入性检验的情况下可了解一个人的血糖是否受控?血压是否正常?甚至有没有中风等。而如何从中掌握健康状况信息,且正确保护及照顾眼睛,包括日常生活的习惯调整以及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功课之一。

眼科专题

糖友饭后血糖>10 小心青光眼白内障叩门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看不清 眼干涩 ——小心白内障青光眼
日期:2024年5月18日(周六)
主讲人:眼科顾问林震斌医生及林永丰医生
主持:饮食治疗师崔嘉颖


1)我是糖尿病患,眼睛已经开始糖化,要如何保护而不会恶化?
答:
糖尿病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包括肝脏、心脏、血管、大脑、皮肤和眼睛等。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它对微血管的影响,因此最重要的是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糖检测,最好是在进食后血糖水平仍低于10.0mmol/L。如果超过这个数值,会增加患青光眼或白内障的风险。除了白内障和青光眼,糖尿病还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会损害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严重时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因此,每当有人进行眼科检查时,医生都会询问是否患有糖尿病。此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墨镜以保护眼睛。

眼科专题

无刀白内障手术 精准省时安全 更利“多焦镜”植入

 

医句话:

白内障引起视力模糊,进而影响生活。当病情日益严重时,有可能会造成失明。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就是手术,科技时代的无刀白内障手术,采用飞秒激光辅助,再植入新型人工晶状体,如增强型单焦点晶状体、双焦点晶状体或多焦点晶状体,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恢复正常生活。

问医

林勤威 / 除非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 切口无需“加长”

问:医生,你好。我的左右眼都有白内障,右眼已动手术,左眼还未动手术。

我在政府医院动手术。当时,一位医生说,我的近视很深(千多度),所以建议置入人工晶体。
当时,这一手术真的很痛。手术后,我还在政府医院的病房住了6天。现在,左眼仍未动刀。
政府医院的医生常常换人,有些医生也不多话。我当然感谢政府医院的医生,不过,我也想了解其他眼科诊所或医院。

问医

吴哲东 / 白内障手术 何时才是最佳时机?

问:医生你好。我的母亲67岁,阿姨58岁,她们一直有做保养和服用保健品。

Q1: 阿姨之前有近视,但是年纪越大,近视反而“变好”了,不必戴眼镜。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Q2: 最近,我母亲去做眼科检查,医生说左眼有一些眼膜,右眼则没有,不建议手术。可是,她和阿姨去另一家私人诊所则建议手术。 请问应该什么时候动眼膜手术?

谢谢医生的解答。

 

医生解答:

问医

唐云华/鼻塞呼吸困难 4招快速有效轻松做

问:我有一些关于长者在治疗上的问题想要了解,分别包括了鼻塞、前列腺癌以及白内障。

Q1:请问要如何根治长者的鼻塞问题呢?
Q2:当一名长者被证实有前列腺癌后,他应该选择哪一项治疗会比较好?
Q3:若有白内障,是否一定要做手术?或是要到很严重才需动手术?


医生解答:

问医

吴哲东/白内障手术后视弱 还能植第二次晶体吗?

问:我今年38岁,是高度近视者,罹患青光眼已经有10年,近期因医生检查出有白内障,结果动了两项手术,分别是青光眼植入导管手术和白内障手术。

由于高度近视的关系,不能选择多焦点的人工晶体放入囊袋里,在手术后接近3个月,还会觉得视力模糊,虽然已经配了眼镜,度数基本上稳定了,可是看文件会觉得模糊或不够清晰明亮,需要很亮的环境,看字才比较容易。

医生有建议将散光度数去掉,并植入老花的晶体,由于再植入晶体引起我的怀疑,加上一般人工晶体只放入一次,没有听说可以放第二次,因此有去寻求第二意见。

在经过检查后,医生觉得原本视觉神经并不良好,也许是影响恢复的原因,他说我的主治医生的做法虽属于罕见,但也许可以解决我面对的问题。

我的懊恼是,如果我接受了植入第二个晶体,是否真的对我有帮助呢?

问医

吴哲东 / 白内障术后3年视线模糊 或人工晶体“肮脏”激光5分钟可清除

问:我妈妈今年79 岁,3年前先后割了双眼的膜,但最近觉得视线有点不清楚,她有老花和一些闪光,她也有戴眼镜。

Q1:请问膜割了过后还会再生吗?
Q2:她的视线受影响是否是当时置入的镜片不能用了?



医生解答:

眼睛割了膜放了镜片(即白内障手术)在若干年后出现视线觉得比较不清楚,最常见的原因是镜片后面有些细胞及蛋白质增生,造成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ty),这样一来本来看得清楚的视线,就会变得像没有清洗干净的玻璃,有雾蒙蒙的视觉,所以才会给人一种白内障又生回来的感觉。

疾病疗法

青光眼 白内障 糖尿病 会悄悄偷走你的视线吗?

青光眼、白内障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视力小偷,如果未经诊断或未经治疗,视力会渐渐被夺走,最终可导致失明。只要你願意打开灵魂之窗,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这就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1

青光眼患者年轻化

根據2014年全国普查显示,全国1.2%人口或11萬3000名50岁以上的人有视力障碍或失明,当中58%的导因都是白内障。这些常见眼疾都会导致视力障碍或双眼失明,无法透过佩戴眼镜改善视力。此外,白内障所导致的失明也会衍生驾驶困难、阅读障碍,跌倒甚至出现忧郁等问题。
 

成人健康

白内障手术有刀还是无刀好?

案例:
65岁陈友最近总是眼前雾蒙蒙,以为是眼镜度数不合,但想起几个月前眼镜才去配好屈光度数,问题应该不是出在镜片上,他就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随着时间的增长,眼前视力愈见模糊,看近看远皆不清楚,这样的视力让他很困扰,早前开车时还差点酿交通意外。后来,他鼓起勇气挂眼科,结果被确诊患上白内障。

医生告诉他白内障可以被治愈,如今更有“有刀”及“无刀”手术供选择他对无刀手术毫无概念,心里充满疑惑:无刀怎能动刀呢?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