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热症增加150% 确诊病例攀升 该如何减少罹患风险?

医句话:

骨痛热症肆虐多年,国人似乎习已为常,再加上这3年多来较关注COVID-19,因而“淡忘”此疾带来的隐忧。2021至2022年间,其病例大幅度增加了150%。尽管政府与民间团体积极展开防蚊运动,民众也要响应与给予配合,以防止骨痛热症找上门。

“骨痛热症是由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经由黑斑蚊属的蚊子传播,主要是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和白线斑蚊(Aedes albopictus)。当一个人身上带有这种病毒,而蚊子叮咬他后再叮咬其他人,病毒随着病蚊的唾液进入人体,引起免疫反应,如发烧、疼痛或不适等症状。

我们常提醒公众,当骨痛热症病例爆发时,千万不可被蚊子叮咬,因为这有可能会增加感染登革热病毒的风险。

我们自小就知道骨痛热症的存在,昔日因不甚了解此新的病毒,且尚未掌握治疗方法,死亡病例不少,所以对此诚惶诚恐。

如今医疗技术昌明,医疗人员深谙治症之理,再加上政府与媒体、民间团体推展的防范醒觉运动,大大地提高了民众的防蚊意识,国人也就司空见惯。

然而,医疗的提升与各造的醒觉运动未能减少病例,这是因为国人‘习惯’,甚至对‘骨痛热症’4字产生了麻木感,渐而轻视。

全球病例爆增8倍

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里,全球骨痛热症的病例爆增8倍,其中70%的病例发生在亚洲,且多发生在东南亚地区,如寮国、菲律宾和越南。

至于我国与以往相比,单是2021至2022年间,病例大幅度地增加了超过150%;截至2023年2月18日,当局共接获1万5243宗投报,其中有13宗死亡病例;同比2022年的4950宗病例,共增加1万0293宗,1宗死亡病例,涨幅百分比高达207.9%。看这一个个惊人的数字,我们还能小觑骨痛热症带来的祸害吗?

快筛检测 轻微者无需入院

骨痛热症的症状大致上有几种,常见的就是发烧、肌肉疼痛、骨头疼痛、关节痛、头痛、眼球疼痛,对于一些轻微病况者则可能是毫无症状的。

也就是说,因症状轻微,很多人或许感觉身体不适,如感冒、发烧,未经过相关筛查,可能已染上骨痛热症却不自知。

除却COVID-19,当你出现上述提及的症状,尤其是高烧、肌肉疼痛及关节痛,我建议赶紧先前往诊所求医。骨痛热症在我国十分普遍,医生一般会优先检测是否为骨痛热症。

医生可通过快速筛检试剂进行检测,约15至20分钟就能知道结果。如经确诊为轻微病症无需入院,但要进行约进行5至7天的跟进检查,期间开予退烧药,病患多饮水,直至验血报告显示一切指数稳定算是痊愈。

跟进血小板与球指数

不过,当三、四日后高烧渐渐退去,这时才是最需要关注的阶段。因为此时最有可能会演变成重症,即毛细管血浆渗透(capillary plasma leakage)或引致器官衰竭。

在这关健时刻,医生会高度观察,除了跟进血小板与球指数,另一个重要指标是血球比容值(Haematocrit value,HCT ),如HCT过高,表示血液中水分不足,这会影响血液循环。

在复查期间如发现病患的HCT高,血小板指数低,再加上其他症状如作呕、腹泻及疲累等,即得马上送院救治。

4种类型病毒 可能二度感染

很多民众抱持轻忽的态度来看待骨痛热症,即便是身体已开始显现出相关症状,仍不以为意,自行服食退烧药、止痛药草草了事。然而,当病症持续或反复至无可忍受而前往就医时,往往已是病发的第3或4日,此时正是高危阶段,这正是令我们担心的。

血性骨痛热症风险高

登革热病毒有4种类型,即DENV-1、DENV-2、DENV-3和DENV-4。民众必须清楚知道,感染了一次骨痛热症,并不表示会完全免疫,因为体抗力只是抵抗得了DEBV-1,但别忘了这病毒还有DENV-2、DENV-3和DENV-4。

首次染病的病患感觉辛苦,但生命危险率低;二次染上则趋向于其他类型,演变成严重的出血性骨痛热症(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的风险极高。因此在治疗上,医生会更加谨慎。

 

_
辜家财医生
马来西亚骨痛热症预防与宣传医疗小组
公众教育发言人/普通科医生

 

照顾环境卫生 减蚊子滋生

既然病毒是从人体开始,那究竟它又是源起何处呢?这个问题至今仍未有任何答案,就像COVID-19,我们也无从得知其源头。

尽管如此,至少我们知道骨痛热症的传播媒介是蚊子,只要做足预防功夫,如环境卫生的照顾,减少蚊子滋生,即能阻断病毒的传播。

相信大家常见当局派员在民宅区喷洒灭蚊杀虫剂,惟近来有资料显示,有些蚊子对这些灭蚊杀虫剂免疫。换言之,这数年来用以扑灭蚊虫的方法已不如从前奏效。

自2019年起,我国政府在数个地区进行了阻断骨痛热症传播的实地实验。实验报告显示,当局采用了一种有效的、环境可续性的方法成功地减少骨痛热症的大量传播与蔓延。

在这项实验中,当局使用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的细菌,它是存在于昆虫的一种广泛的细菌共生体,已成为控制黑斑蚊传播疾病的工具。

wA1bB菌株 阻断传播病毒

我国卫生部与医学研究所、英国格拉斯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于2019年11月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的报告中指出,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wA1bB菌株的蚊子被释放到其他环境中时,骨痛热症病发率减少40%以上。

释放感染沃巴赫氏菌的雄蚊,当它们与雌蚊交配时,将沃尔巴克氏菌转移并扩散到野生种群中。骨痛热症病毒不能在感染沃巴赫氏菌的雌蚊中生存。

除了骨痛热症,此菌株也可有效阻断其他蚊子传播的病毒,包括寨卡(Zika)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 。

当局已见初效,目前研究仍在进行中,其范围尚未扩大至全马各地,再加上费用高昂,需要更多时间做研究、实验及收集资料和数据,则有望在全国执行。

疫苗大幅度减少病例

近年来,我国已大大改进了蚊虫控制措施,这包括使用新的杀虫剂和替代方案,如生物性控制法。就如上述,政府在特定地区开展的沃尔巴克氏菌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另外,新技术的使用也显示政府在预防和管理骨痛热症方面有新的前景。于2020年推出的MySejahtera应用程序增加了一项新的追踪功能,以检测骨痛热症、狂犬病、麻疹与手足口症的热点地区。

值得关注的是,数年前国外曾研发出骨痛热症疫苗,惟基于安全质量不理想而未引进我国。

目前,全新研发的疫苗尚未在我国面市,但已在审查当中。众所周知,疫苗接种对全球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根除了天花和小儿麻痺症等主要传染病。因此,我相信,如果我国有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骨痛热症病例是可以大幅度减少的。

提高醒觉意识 免错过黄金救治期

骨痛热症已肆虐多年,早年因为不了解新病毒,在病症治疗上有些缺失,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多年经验的累积,医疗人员对此病症可说是驾轻就熟。

现今不同往日,许多普通医生也受过多方面的训练与相关知识的提升,目前已经有效地掌握治疗方法以应对和处理骨痛热症。

一般上,普通医生是病患首次病发时所见的医疗人员,在提高民众对骨痛热症的醒觉意识方面,普通医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医生本身常保持高度警惕的心态,以不时提醒病人相关病症的症状,以免错过黄金期救治期而殃及性命.。

我们不断强调,骨痛热症的病例节节攀升,而民众似乎早已适应与此病共存,然而其威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

我认为,纵使我们具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团队做为后盾仍然不足的,做为社区的一份子,每个人都也必须提高警惕。

做好本分 防蚊虫叮咬几率

公众应该意识到蚊子就在生活环境里,所以最重要的是保持居住或工作环境的干净与卫生,像是时时注意住家的任何一种容器里是否有积水,尤其在雨天后,更要小心检查。即使只是小小的一个瓶盖,只要盛装着干净的水,如没有及时处理妥当,它也会成为蚊子滋生的温床。

除了居家环境,民众从事户外活动时,可穿上长袖衣裤及喷洒防蚊剂,减少被蚊虫叮咬的几率。

我要提醒民众,在任何预防措施未面市之前,民众应积极与各造配合,做好本分,一齐对抗骨痛热症的侵略,提上上之策。”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陈秋蕾.2023.04.04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