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无创胃镜缩胃术, 体重, 糖尿病, 内视镜袖状胃成形术, 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 ESG

无创胃镜缩胃术登马! 两年稳降体重 90%糖尿病获改善

医句话:

肥胖与超过百种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减重手术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外形,更是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内视镜袖状胃成形术(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ESG)作为一项新颖的无创减重手术,问世逾10年,今终在我国开始应用,让更多肥胖患者受益。

 

内视镜袖状胃成形术(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ESG)于2013年问世,但过去一直未正式应用于我国患者的治疗当中。然而,我国受肥胖问题影响的人口众多。

截至目前,根据2023年国家健康与病发率调查(National Health Morbidity Survey,NHMS),我国的超重率为54.4%,较2019年上升了4%。即使政府一再强调提高国民对肥胖的认识及警觉,并努力推广‘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但我国一向以多元饮食文化著称,导致国民在体重管理方面面对诸多挑战。

肥胖为百病之源 糖尿病之首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15年已将肥胖列为一种疾病。事实上,肥胖堪称百病之源。它不仅是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成因,更可能引发逾百种严重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心脏疾病、脂肪肝、阻塞性睡眠窒息症(Obstructive Sleep Apnoea,OSA)、性功能障碍等。因此,治疗肥胖,也等同于预防、改善,甚至逆转一切与肥胖相关的疾病。

我们在大学所进行的多项研究均显示,治疗肥胖有助于改善多种疾病,而这些研究结果也与全球的研究不谋而合。

庆幸地,现今已有多种治疗选择,从药物治疗到减重手术,包括最新的ESG手术。ESG其中一项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别于现有的手术,它是一种无创手术,也就是说无需动刀,体表无伤口。

3大指标:安全 有效 持久

治疗最重要的3项关键绩效指标(KPI)为安全性、效果,以及最关键的为持久性。许多减重治疗都能在短期内令体重下降,但我们不希望体重仅短暂维持又回升,而是能长期维持效果。

根据多项试验结果,ESG可使患者在1年内平均减少49%的多余体重,以及15%的总体体重。更重要的是,逾90%的患者能在2年内维持体重下降的成果。此外,ESG亦可改善90%的糖尿病病情,以及70%的高血压病情。

至于安全性方面,并发症如胃酸倒流的发生率极低,低于1%。因此,从临床数据来看,ESG确实是一项兼具安全性、有效性与持久性的治疗选择。


公积金承保减重治疗

根据指引,患者应先在3至6个月内尝试透过自然方式,如饮食控制与运动,来减轻体重。若效果不理想,再考虑进一步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至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年龄、整体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估。

在治疗肥胖及相关共病方面,国大医院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模式,结合减重科、肠胃科、内分泌科及呼吸科等领域的专家,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公务员可用担保信支付

如我所说,我国的肥胖问题相当严重,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对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研究显示,减重手术在长期来看能有效减少治疗肥胖相关疾病的医疗开支,有助于降低国家的财政赤字。

这一点尤其重要。目前,政府已认可减重治疗的必要性,并将其纳入雇员公积金(EPF)的承保范围,而公务员也可透过担保信(Guarantee Letter,GL)支付相关费用。然而,私人保险尚未涵盖减重治疗。希望透过成本效益分析,能让保险公司认识到,涵盖减重手术实际上有助于减少他们未来在处理肥胖及相关共病患者时的医疗支出。

无创胃镜缩胃术登马! 两年稳降体重 90%糖尿病获改善
拿督尼克副教授(Nik Ritza Kosai Nik Mahmood)
蕉赖国大医院(HCTM)上消化道及减重外科顾问

 

与脂肪肝息息相关

其中一种与肥胖密切相关的疾病就是脂肪肝。根据2023年的数据,脂肪肝在我国的患病率达28.2%。近年来,研究证实脂肪肝主要由代谢症候群引起,因此,医学名称已改为‘代谢相关脂肪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在脂肪肝患者中,94%伴有腹部肥胖,25%伴有糖尿病,48%伴有高血压,而75%伴有高胆固醇。足见,脂肪肝与代谢症候群高度重叠。

脂肪肝是指肝脏内有过多脂肪。在正常情况下,肝脏的脂肪应低于5%,若超过5%即为脂肪肝。脂肪肝像个沉默的杀手,初期患者毫无症状。当脂肪积聚过多,身体会派遣炎症细胞来清除,这样肝脏组织会受损并引发发炎,称为脂肪性肝炎(steato-hepatitis)。一旦肝脏发炎,脂肪肝就变得难以逆转。

肝炎不受控 肝硬化难回头

如果炎症没有受到控制,便会形成疤痕,导致纤维化(fibrosis)。这些疤痕会导致肝脏萎缩,最终引起肝硬化(cirrhosis)。在这个阶段,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再逆转肝脏的损害。肝脏的功能,包括制造蛋白质、排毒、维持体液平衡及凝血功能等,会逐渐丧失,直到最终完全无法运作。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8至10年,从患上脂肪肝的一刻起,时间就开始计算。因此,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在肝脏仅有脂肪积聚而未发炎之前,患者只需在1年内减轻约3%的体重,便足以逆转脂肪肝。一旦肝脏发炎,则需减少5%的体重;若肝脏已出现纤维化或结疤,则必须减少10%的体重。然而,在脂肪肝患者中,只有约10%能达到所需的减重目标。

治疗脂肪肝的关键仍在于改变生活方式,如运动和健康饮食。遵循健康餐盘‘suku-suku separuh’饮食法,即在每餐中包含2份纤维、1份蛋白质及1份碳水化合物。此外,运动能帮助燃烧卡路里,将脂肪转换为肌肉。WHO建议,每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结合,同时搭配阻力训练来增强肌肉。

缩胃逾70% 延排空时间

减轻体重无疑是降低肝脏脂肪的关键之一。可喜的是,现今已有一种可透过内视镜进行的减重手术,也就是ESG。

ESG的手术方式是缝合整个胃的大弯部(greater curvature),将胃的容量缩小约70%至80%,使进食的分量自然减少。然而,ESG的减重原理不仅在于缩小胃的体积,还包括延迟胃排空及调节胃内荷尔蒙的分泌。

手术过程中会保留胃的上部,也就是胃底(fundus),目的是让食物能在胃底停留更久,以延迟胃排空。一般情况下,胃的排空时间约为4小时,透过ESG,可延长至7至8小时,让患者更长时间感到饱足感。

节食时往往会出现‘溜溜球效应’(yo-yo effect),初期减重效果明显,患者坚信自己能成功,但体重很快又反弹。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当身体处于禁食状态、血糖下降时,会分泌一种称为‘饥饿素’(ghrelin)的荷尔蒙,向大脑发出饥饿的讯号。

增抑制食欲荷尔蒙

然而,胃中同时有一些抑制食欲的荷尔蒙,如瘦素(leptin)、胰岛素(insulin)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等,它们会向大脑发送饱足讯号,促使患者停止进食。而ESG的其中一个效果,就是能显著提高这些抑制食欲的荷尔蒙的水平。

ESG适用于身体质量指数(BMI)介于27.5至40之间的患者。若BMI超过40,则可能需要考虑更积极的减重措施。

无创胃镜缩胃术登马! 两年稳降体重 90%糖尿病获改善
周佳欣医生(Deborah Chew Chia Hsin)
肝肠胃内科顾问

 

肥胖增20%死亡率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需要更深入了解肥胖。它并不只是身材走样,更与三高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而这些疾病正给我国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根据数据,单单肥胖本身就能使个人死亡率增加高达20%,还不包括肥胖相关的共病。

根据最新的2023年NHMS,我国每6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或高胆固醇。更值得关注的是,许多患者并不察觉自身患病。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更有年轻化的趋势,甚至有未到30岁就患上糖尿病的情况。这些疾病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心脏疾病,甚至导致猝死。因此,对抗与肥胖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不仅影响成年人,儿童也有肥胖问题。目前,儿童肥胖的患病率是15%,即每6个孩子中就有1名肥胖。有些人认为孩子胖嘟嘟的才可爱,但事实上,若这些圆润的小孩没有控制体重,将来有80%会发展成成年肥胖。因此,良好的饮食、运动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小养成。

冀通过减重 治愈代谢病

若患者尝试了各种各样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饮食、运动、保健品,依然未见成效,那么一些药物或许能帮助他们,如GLP-1受体促效剂可使患者更快感到饱足,从而减低食欲,并延迟肠胃排空。然而,药物的减重效果不如手术方式那么显著,因此医生需要依据患者的个别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手术治疗,或是两者兼施。

目前的数据显示,ESG能使55%的糖尿病、63%的高血压,以及56%的高胆固醇患者的疾病得到改善。ESG无疑是一个对代谢性疾病极具潜力与前景的治疗方式,它提供了一个较少侵入性的替代方案,且可及性相当高。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帮助患者达到持久的体重下降,治愈相关的代谢性疾病,从而对抗致命的心血管并发症。

无创胃镜缩胃术登马! 两年稳降体重 90%糖尿病获改善
诺蕾拉教授(Norlela Sukor)
内分泌内科顾问

 

内视镜折叠缝胃 无需开刀

ESG使用的工具是一般用来检查胃部或食管的内视镜,也就是食管胃十二指肠镜(O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Scope,OGDS),分别在于,ESG会将缝合装置与内视镜连接(图1)。

无创胃镜缩胃术登马! 两年稳降体重 90%糖尿病获改善
图1:内视镜连接缝合装置


手术过程就像普通的内视镜检查。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内视镜经口腔进入,穿过食管到达胃内。在内视镜的引导下,先锁定胃大弯处的缝合位置,然后利用缝合装置将胃壁折叠并缝合,从而缩小胃的容量。

术后须守流质饮食 免缝线脱落

缝合装置可以进行U形缝线,一般施行4至5次U形缝线即可将胃壁折叠,具体次数需视乎患者的身高、体重及胃部大小而定。

缝合完成后,需检查是否有出血情况,确保没有问题后即可取出器械。术后2至3周内,患者需遵守流质饮食,这一点至关重要。由于胃具有较强的伸展性,若过早摄入大量固体食物,可能会导致缝线脱落。

无创胃镜缩胃术登马! 两年稳降体重 90%糖尿病获改善
郭伟豪医生(左二)展示用于ESG的内视镜及缝合设备。

郭伟豪医生(Kok Wei Hao)
肝肠胃内科医生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郑雪欣 .2025.05.10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