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陈文恬/除了益生菌 中药亦能解救一肚子“闷”气

问:想问胃胀气可以看中医吗?因为我每次去看西医,医生都会给我益生菌或消胀气的药,吃完药过了没几天又胀气。
答:
胃胀气在中医理论中为“胃痞”或“痞满”。这类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常见的主要有:

1.消化不良:由于胃肠蠕动动力不足,消化系统中的食物无法有效地被分解吸收,从而产生气体在肠道中积聚。

2.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的正常菌群可帮助食物正常被分解消化吸收,肠道菌群失常则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胀气。

3.肠道疾病:肠躁症(IBS)、克隆氏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和气体积聚。

4.过敏或不耐受:某些人在摄入特定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成分,如乳制品、麦麸等,消化系统无法分解处理,则会导致气体积聚在胃肠道。

疾病疗法

第四期慢性肾病 中药介入可有效?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肾衰老是必然现象?再多干预也徒然?
            ——中西医出招 联手顾肾
日期:2023年8月20日(周日)
主持人兼主讲人:中西医结合顾问林仁吉医生

问1:我今年58岁,有糖尿病、甲状腺亢进问题、思觉失调症及高血脂。根据检查,我的肾丝球过滤率(eGFR)有时是69,有时则上到90。我察觉只要我有吃水龟草,好像就对肾脏有一定帮助,那我是否可以继续吃水龟草呢?
答:
我们所做的本地草药研究,数据相对较少,更多是个别本地医师根据经验用药,所以一般上我的建议是,并不鼓励患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自行拿草药服用,但假如他已在服用,那就须注意,包括正规治疗不可放弃,该做的复查及检查都要继续进行,切记不要等到吃了半年一年后才去做检查,那时若有伤害已造成,也回不了头。

传统医药

过量过期酿肾病 遵循医嘱 中药用对能护肾

医句话:

对华裔而言,通过看中医养生很常见,可是一旦已出现肾病,尤其是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后,就对中医敬而远之,甚至误以为肾脏不好和中药有关,因此更不能吃中药等;其实这并不正确,中医在治疗肾病有其独到之处,包括通过辨证论治针对患者的症状逐一给予缓解至改善,甚至在中医院亦设有中医肾脏内科,专研以中草药治疗肾病,这也证明了中医在治疗肾病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肾脏(kidney)俗称为腰子,对西医而言,肾脏是位于腹腔后方的人体器官之一,主要是负责排除体内代谢产物、调节体液平衡、产生尿液及调节血压等功能,因此西医对肾的研究更多是着重在器官解剖、生理、病理甚至是在治疗的方面。

专题

停用类固醇就“无力” 小心继发性低皮质醇症

医句话:

在我国三大民族中,华裔格外爱“进补”,老一辈更对中药有特别情怀,加上“西药会伤肾”的刻板印象,所以很多时候药物首选是中药,其次就是打着“天然”字眼的草药。无奈的是,有些成药可能有不明成分的类固醇(steroid),以致患者在长期服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如可致命的低皮质醇症(hypocortisolism)。

“除了中草药或中成药之外,华裔特别是长者最常使用的药物莫过于止痛药,其中含有消炎的类固醇(steroid)药物更是非常普遍;举凡脚痛、腰痛、肌肉酸痛或关节痛时,很多人会下意识选择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及不适,而类固醇极佳的消炎作用更让疼痛及不适在短时间内获得缓解,只是若一个人滥用类固醇,把它当‘仙丹’长期使用,那势必会引发另一种伤害,那就是非常棘手的继发性低皮质醇症(hypocortisolism)。

问药

萧文雄/防风通圣散助减肥?虚证者勿用免伤身

问:我的朋友刚从日本回来,给我带了一种叫“防风通圣散”的减脂减肥的中药药方,想问真的可以服用吗?
答:

_

“防风通圣散”是消费者最容易买到的中药减肥药方之一,但中医师们都认为这个药方并非人人适用;甚至有医师认为,根本不该拿来长期食用减重。也曾发生过一些自行采购服用者本来就频尿、又怕冷的人,随便买来吃,不但没效、反而可能伤身。如就有人吃到严重拉肚子,还电解质不平衡。

中医调整体质,通常是由该方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主要用在肌肉结实、脂肪硬的人身上,很少把这种药单独长期使用。每个人肥胖原因不同,若用错方法造成虚弱体质,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中药,也是药,必须由专业培训合格卫生部注册的中医师给予合宜的个人体质的调理,以达到适合的治疗,而非间接或直接滥用药品、伤害身体又无效。

 

问药

陈文恬/勿擅停西药单用中药 中西医联用控高血压

问:靠中药治愈高血压通常要多久时间呢?

答:高血压分为两种,一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占90%至95%,即为遗传、饮食、肥胖、精神和环境等因素综合造成;二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5%至10%,是由于体内其他疾病引发的高血压,如肾病、甲亢、库欣症候群等。因此必须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才能谈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若为继发性高血压,需先解决根本病因。

中医学将高血压病归属于“头痛”、“眩晕”,一般认为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浊上扰、肝肾阴虚所致。常用的降压中药方为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六味地黄丸等,需根据不同体质而用药。

问药

林明冠/红斑狼疮用药致骨松 适度练肌巩固脾胃 增生活质量

问:我是红斑狼疮患者,每天都要吃类固醇,有骨质疏松,骨密度-3.3;脊椎有压迫性骨折;50岁已经停经。如果我突然摔倒,会有粉身碎骨的可能吗?如果我使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会对身体比较好吗?

答:这个问题,着实难办,如果病情只能依赖免疫抑制剂来得到控制,意味着必须承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包括骨质变差。

若从平日的作息来做微调,或许有些许帮助,如找一位运动教练,重点训练肌肉强度(也要适度),除了能增强肌肉对关节的保护外,还能避免钙质进一步流失而诱发关节炎或骨折。

运动也能保持身体柔韧度,避免在退化的岁月里增加摔倒骨折的风险。

除此之外,也要不能害怕活动,并且拥有一颗坚韧的心,坚持锻炼,不要因为容易产生骨质病变而心怀忐忑,不敢活动。除了身体要努力提升,生活质量也要保持水平才有意义。

至于中药的使用则因人而异,建议还是找大夫调理。调理方向主要有几项:

问药

萧文雄/鱼腥草抗炎防感冒

问:鱼腥草是否就是所谓的天然抗生素能够消炎?

答: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全草。微具鱼腥味,新鲜品味道更为强烈,为该称呼由来。其它别名为蕺菜、臭臊草;鱼腥草除了是中药,亦可煮成青草茶及充当野菜烹饪。

鱼腥草的其一活性成分鱼腥草素“癸醯乙醛”(decanoyl acetaldehyde),具有可以抗菌、抗病毒、有抑菌及抗发炎效果,类似中药抗生素。

关于鱼腥草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名医别录》,而《本草经疏》中则用它捣汁服用,治疗肺痈(即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上使用在:

(1)体表感染(如蜂窝性组织炎、体表脓肿发炎等)及荨麻疹等皮肤症状。
(2)慢性肾炎、尿路感染等症状。
(3)流行性感冒、肺炎、咽喉炎、急性肠胃炎等多种发炎症状。

鱼腥草含有挥发油,在煎煮时不宜过长,否则挥发油成分会流失,适合初期感冒前服用。服用过多伤胃,不宜天天饮用。鱼腥草副作用少,但药性偏寒、苦,脾胃比较虚弱的人,要视情况使用,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及药剂师。

 

问药

陈文恬/长期误用中成药伤肝肾

问:肝病患能吃中药吗?

答:肝脏是人体中很重要的器官,主要负责消化食物与代谢清除体内有毒物质。肝病主要可分为感染性肝病(病毒、寄生虫)、免疫系统异常肝炎或胆管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癌等。

根据研究,中药对肝损伤有一定的再生和修复作用,如甘草、五味子、茵陈蒿、垂盆草、金钱草等可对肝脏有明显保护作用,减低肝细胞炎症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促进胆汁排出等作用。其中一味名为水飞蓟的中药,又名奶蓟(milk thistle)更已被提取为水飞蓟素(silibinin),并被批准用于治疗肝中毒、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在专业指导下,肝病患不仅可以服用中药,还可通过中药来治疗肝病。然而,水能载舟,亦能复舟,由于中药需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代谢,某些中药如蓖麻子、黄药子、雷公藤、斑蝥、生何首乌、轻粉等亦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长期错误服用中成药,如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等也可导致肝肾损伤。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药随证变,需通过望闻问切才能判断何种中药适宜服用,特别肝病患者需谨慎,不可自行长期服用中成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问药

林明冠/无需久服 病愈即止

问:听说中药或多或少﹐和西药一样﹐都会有副作用,或是所谓的“毒性”﹐所以不论是再好的药﹐吃久了就会失效,这说法成立吗?想请问有哪味药﹐是没有毒性﹐可以久吃的呢?

答:这里不作西药与中药的差别分析,只谈中药即可。

开堂坐诊至今,虽然不到10个年头,不过开的药量不算少,就是从没让病人久服中药的。中医治病讲究“法度”,哪里是度?“中病即止”也。只要药达病所,接除病痛足矣,或停药,或换方,鲜有久服的。

而中药的“毒性”,如附子、马兜铃这类自带毒性的中药,其余的“毒”也可理解为辩证不当误用中药的反作用,或者药物偏性太过对身体产生的影响。附子这类中药的毒,也恰好是治疗病体的关键,善用之,其效可靠。因此药物偏性,就像刀子,就看掌刀的怎么用。

理解了以上小常识,就可以知道中医辩证里,本来就没有“最好的药”,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再好的药,不对症也枉然,轻则病情加重;重则直取人命。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