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疗法

内窥镜·捉肠癌最准确

大马大肠癌发病率:1.华裔患者最多,排名第一。2.印度裔。3.巫裔。如果担心患大肠癌,用什么方法检查最准确?怎样治疗呢?

6种检验法大比拼

在过去约20年里,检查一个人是否患上大肠癌,有以下各种方法:

1.大肠内窥镜
直接割除息肉

大约在5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明这种检验法。如果要知道大肠内是否出了什么问题?最好的检查法是:使用大肠内窥镜,非常准确。

如果使用大肠内窥镜做“全民普检”的话,费用太高,需大量人力物力。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注:通常政府是促请50岁以上的人民去做大肠肿瘤检验)。

大肠内窥镜的另一个强点是当它进入大肠之后,如果发现有病变或息肉,就可以直接把它们割除。

大肠的功能是吸收已经消化过的食物残渣水份,形成粪条排体外。因此,即使把整条大肠割掉,患者仍然能够存活。

如果大肠壁层有损伤流血的话,也可以把它封闭治疗,以阻止继续流血。

在吉隆坡私立医院里,照内窥镜的价格介于2000至2500马币。

疾病疗法

预防大肠癌.3点必知

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特任教授石川树秀:我在1993年开始展开一项“纤维及凯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预防大肠癌肿瘤”的临床研究,分别以麦麸及代田菌测试预防大肠癌的有效性。研究显示,病患在4年内定时口服一种隶属凯氏乳杆菌的代田菌(L.casei Shirota,LcS),达到预防大肠癌的功效,恶性肿瘤罹患风险也降低了35%。

这项对照研究的人数达400人,年龄层介于40岁至65岁,他们都是曾患有多颗大肠肿瘤的病患,并已进行肿瘤切除手术。

我将400名病患归类为4组别,他们依据订下的膳食计划进食,第一组为在膳食指南基础上附加麦麸饼干;第二组为膳食指南加乳酸杆菌粉末;第三组为膳食指南加麦麸饼干及乳酸杆菌粉末及第四组仅是膳食指南。

整项对照研究持续进行4年,期间有2名病患因故途中退出实验,参与研究最终人数为398人。

研究成果显示,4年内长期食用乳酸菌粉末的的病患,无论在长出良性或恶性肿瘤的相对风险上,皆有下降迹象。

病患在食用乳酸杆菌粉末2年后,长出至少一颗肿瘤的相对风险从原本的1倍下降至0.76倍;在第4年后,长出肿瘤的相对风险为0.85倍。尽管最终数据比以上数据稍微上涨,但整体而言,其相对风险仍有下降。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