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高血糖者注意低糖陷阱 1包低糖饮 用掉半天糖固打

案例:

长期居住在国外的林先生非常期待农历新年的来临,他趁着新年回国期间,早已安排多个与亲友的聚餐,准备大啖道地新年佳肴,也期待与亲友团聚的气氛。随着聚餐氛围轻松愉快,林先生几乎每天都大鱼大肉,尽兴时还畅饮着一杯接一杯酒精,忘却自己是个“三高”人士。新年结束后恰好是其复诊日期,其体检报告的成绩并不“漂亮”,医生“下令”他之后得准时服药,并注意饮食,林先生为了健康着想,也一改新年期间暴饮暴食的习惯。

肉乾比白米饭更高卡路里

“农历新年期间,美食佳肴及零食琳琅满目,若限制高血糖患者完全不碰,未免也说不过去,毕竟人人都在享受佳节气氛。然而,只要高血糖患者稍微注意食物分量及糖分摄取,不轻易掉入“甜蜜陷阱”即可。

每当提及高血糖,许多人都说别吃太甜,所有糖分高的食物一律不碰就对了,却忘了高卡路里及高热量的食物也会导致血糖增高。

饮食营养

周志辉/普洱茶是越陈越香 保健效果则未必如此

普洱茶是黑茶的一种,在各种茶种当中,它的学问最多,可媲美红酒。普洱茶越陈越香、也越陈越贵,有可以喝的古董之雅称,其独特的滋味及韵味,真的颇值得投入时间来钻研一番。我过去曾向对普洱茶素有研究的制茶师父,请教许多有关普洱茶的制茶学问,个人相信要认识普洱茶,除了以食品与科学的角度外,更要综合文化的一面。

普洱茶原产於云南,已有千多年的历史,讲到它的起源,早在中国秦汉时,中国经由“茶马古道”进行茶叶和盐等交易,茶商将茶叶放在马背上运送,在长远的路途上,历尽湿和热的极端环境变化,让存在于茶叶上一些微生物有机会使茶叶自然发酵,而成为普洱茶。

目前普洱茶主要是利用云南省大叶种阿萨姆茶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采摘后经杀青、揉捻及日晒干燥,首先会成为普洱生茶(raw tea),茶汤颜色较浅,就像绿茶一般,所以又称青普洱。生茶再经过微生物后发酵或陈化之后,就能成为普洱熟茶(ripe tea)。

饮食营养

含9种必需氨基酸 红藜更胜小米

Q&A

问:红藜和小米是一样的吗?

答:两种榖粮都是非肉类来源蛋白质。红藜和小米之间的主要营养差异为氨基酸。红藜属全蛋白质而小米不是。红藜能提供所有9种人体无法自行生产的必需氨基酸,且很适合素食者。

-

饮食治疗师林慧玲解答

饮食营养

吴奕品/保健与直销产品的神话

我向来对任何保健品或直销产品不会有太多的意见。只要买的人开心,卖的人也开心,你情我愿,这的确也和我没任何相干。这世界还是继续转,每一天日子仍然照样过。

只是当我们观察到这个社会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延误就医案例时,这已不再是个人的问题了。不管出现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大伙儿第一个联想到的便是某些保健品或直销产品。只是现实中大家用着用着,用到最后病情反而恶化,延误了就医最佳时机,最终后悔莫及。

打个比方,生病发烧了,马上服用某种产品,数日后烧退了,便以为是该产品的神奇效用,更以为自己已痊愈了。殊不知若是蚊症,退烧的时候才是关键的危险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的瞭解因此延误就医,送院时却已演变成严重的骨痛溢血热症,该如何是好?(注:此举例完全虚构,却有可能常发生)

销售者推销产品需有商业道德

我的立场是,我不会反对任何保健品或直销产品。相反的,我也相信它们必有各自的益处。产品本身没有问题,而是卖的人需要负起责任,需要拥有一定的商业道德。买的人当然也需要拥有分辨真伪的智慧,并认清产品的真实效用。

饮食营养

皮蛋有含铅与无铅之分 只要不超标则安全无虑

皮蛋是在亚洲菜肴当中常见的食材,但其独特的颜色、气味与口感,却让很多外国朋友却步。很多朋友都曾问过我有关皮蛋的种种问题,像是皮蛋为什么会变成黑色?皮蛋上为何会出现松花?皮蛋真的都含铅?皮蛋带有股尿骚味是否真的因为浸泡过马尿?

皮蛋的起源据说可追溯至五百多年前的明朝,当时农民无意间发现将鸭蛋存放在碱性熟石灰中,鸭蛋会逐渐凝固形成黝黑剔透、有独殊风味的皮蛋,而且不易发臭变坏,难怪大家又将皮蛋称为世纪蛋(century egg)、百年蛋(hundred-year egg)或是千年蛋(thousand-year egg),都有久放的含意。

有关皮蛋的第一个问题是,它为何会变成黑色?我们就简单从皮蛋的制作过程讲起,首先当鸭蛋被生石灰、熟石灰或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长时间包覆或浸泡,强碱慢慢通过蛋壳渗透入鸭蛋内,碱性会使蛋白及蛋黄变性凝固成凝胶状,所以皮蛋又叫硷凝固蛋。

饮食营养

糖饮与甜食甜蜜健康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个人每日为增加食物美味所摄取的添加糖量,应佔每日食物所含总热量的5%以下。

一名体重60公斤,轻度工作的成人上班族,一天所需的热量为1800大卡(成人一天所需热量的计算方法:体重公斤╳30大卡),总热量的5%算起来即90大卡;由于1公克的糖可产生4大卡热量,所以每天只能吃22.5公克的糖。

22.5公克到底是多少量?有些读者可能不是很有概念,如果我们把它转换为多少颗方糖,大家就可以清楚的了解。一般市售的方糖一颗含5克的糖,也可产生20大卡的热量。因此如果一人每天只能吃22.5公克的糖量,体重60公斤的轻度工作者一天最多可以摄取的方糖数量为4.5颗。

而一般市售的一罐300cc可乐中,就含有31公克糖,约等于6.2颗方糖,因此,每天只要喝一瓶可乐就超过了建议的摄取量。而市售的一杯全糖饮料每100cc约含2颗方糖(约10公克),因此,500cc的珍珠奶茶就含有约10颗方糖(约50公克),远远超过了一天建议摄取量。

高GI值粥粉面饭  糖尿病 肥胖者的第一大忌

饮食营养

若无麸质过敏 无麸质饮食并不会比较健康

欧美掀起一股无麸质饮食的风潮,而这股风潮如今也席卷到亚洲地区。许多人把它当成一种新潮的饮食方式加以追捧,更有餐厅以此作为号召推出无麸质菜单,把它当作养生食谱及减肥秘方,不少人甚至相信无麸质饮食能改善肥胖、糖尿病及肠胃疾病,这说法是否真的可信?

无麸质饮食

2012年美国医师威廉戴维斯(William Davis)在《小麦完全真相》(Wheat Belly)一书中,言之凿凿的把肥胖和许多健康的问题,通通都推给了小麦。尔后几年经不少名人分享个人体验的光环加持下,很多民众为了健康也在一知半解下尝试。目前无麸质(gluten-free)饮食已成为饮食业的一股大商机,但人类吃小麦已有千年的历史,为何到近年才开始注意麸质?难道过去就没有这些问题吗?

饮食营养

莲藕 全身都是宝

莲藕,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且可用性很强的食材,从花、叶、茎、根、种子都可以使用,尤其是根,也就是藕,更是餐桌上可煲、可炒的食材。
究竟本地莲藕与进口莲藕有什么不同?来听听中医师为你分解。

中医师兼营养师彭婉君表示,莲藕,古时候上至大夫,下至妇女都知道用它来止血,是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食材。

她解释,莲藕的营养素很多,包括纤维维他命、特定蛋白,而中医很广泛使用其中的丹宁酸,有止血功效,任何出血状况都可以使用。据说古时候的人削皮不小心割伤,用莲藕皮按住伤口就会止血。

其他说法还包括妇女月事经血很多,用藕皮加中药熬煮服下,也一样有止血作用,所以从古时候莲藕就有药用效果。

莲藕,全身都是宝,全身都可以食用,但药用方面就只能摘用藕节部位。

藕节,味带苦涩,煮食时无论是煲汤、清炒或其他煮法,藕节都是被舍去的食材,但在中医界却是宝,这么小小的一个节,却又无限大的功能,把它洗干净、晒干磨成粉,就是止血、治肠胃的好药引。

饮食营养

早餐是管控糖尿病关键

健康早餐对我们的整体健康和精力影响深远,尤其是糖尿病患更要注意。只有少数人意识到早餐是启动全日动力的关键,也与整体的幸福和健康息息相关。每天摄取早餐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与重要营养,开始一天的流程,这其中的益处远胜于额外几分钟的赖床习惯。

吃或不吃早餐都关系着全日代谢葡萄糖或血糖的方式。于201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不吃早餐会显着的影响血糖飙升。许多不吃早餐者通常会在午餐或晚餐时暴饮暴食,这是因为长时间没进食更为刺激饥饿激素——“饥饿荷尔蒙”。此外,结果亦显示,凡以健康早餐开始一天的人更易于养成及保持其它健康习惯。

吃早餐很重要,早餐吃些什么更重要。对糖尿病患来说,含高蛋白的早餐已证明具有许多益处。高蛋白早餐有助管理饥饿水平、减少嗜吃甜食及深夜大吃大喝。高蛋白/高纤维组合的早餐对管控体重与胰岛素也有良好效果。乳清蛋白被发现有助于管控血糖水平及管理饥饿,因为它有助身体生产氨基酸。

饮食营养

生酮饮食减肥 不适合长期

讲到减肥或减重的方法,除了常听到的节食、断食及低醣饮食等方法外,近年又有人追捧生酮饮食的减肥法,网络上冒出许多使用经验的分享,一个讲得比一个神奇,市场上有人出书阐扬生酮饮食,也有一些餐厅把握商机以此招徕客人。究竟什么是生酮饮食?以此作为减肥手段有科学根据吗?

早在20世纪初,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最初是用作治疗儿童癫痫(epilepsy)的饮食疗法,病童每天须以油脂作为主要食物,配合极低的糖分,逼使身体改变能量的代谢机制,产生大量酮体(ketone bodies)来缓解癫痫病,此疗法在1970年代后已逐渐被抗癫痫药物取代,之后就陆续演变出不同的减肥方法。

生酮饮食既然是以油脂为主,为何仍会与减肥扯上关系?

首先就从酮体的产生简单说起,在一般饮食充分的情况下,细胞会优先使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身体不会生成酮体。然而,在长时间饥饿、缺乏胰岛素或食用高脂的生酮饮食时,体内缺乏醣类,无法进行柠檬酸循环,肝脏就会利用脂肪酸代谢生成酮体,为重要器官及肌肉提供能量。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