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微创电烧肾交感神经 不留疤两天可出院 抗顽固型高血压

医句话:
高血压引发诸多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等。病患一般服药控制血压。对于一些连吃药都无效的病人,可考虑采用微创手术─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降低肾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进而达到控制血压的作用,减少患上严重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指的是主动脉硬化,无法如常收缩或膨胀,当心脏泵血时致压力提高而形成。当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超过140mm/Hg,或是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超过90mmHg,就可被界定为高血压。

它主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占95%,及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占5%。

慢性疾病

为何钙化指数低 心血管阻塞100%? 高危群宜CTCA 看“内在”更准确

医句话:

心脏健康极为重要,一旦患病将带来无穷后患。有些心脏疾病症状明显,有的则不露痕迹。所以民众应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可先从最基本的心电图检查做起,更深层的则可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钙化定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预防心脏疾病发生。


“心脏病是指影响心脏健康的一系列病况,一般较为民众所熟悉的就包括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先天性心脏缺陷、心肌梗塞等。

有的病况症状明显,有的则完全不露痕迹,症状显而易见的心脏疾病,让我们面对现实到医院就医;然而,对于无明显症状的疾病,又该如何找出蛛丝马迹?适时地进行心脏检查乃是不二法门,惟有如此才能看到心脏健康与否,达到预防疾病及阻止后遗症发生的目的。

ECG最常见 有家族史可查心动图

慢性疾病

降脂降油提高好胆固醇 他汀类需终身服用吗?

医句话:
降胆固醇并不是单看体检报告里的数字即可,而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中风的死亡几率,患者更需要佛莱明汉危险预估的评估,且坚持良好的生活饮食,再改变生活恶习,才能有可能摆脱永久性服用降血脂药的命运。

“很多人认为只要看体检报告就可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并非如此,只因高胆固醇是一种病症,这种病症不会为身体带来任何不适,所以你自己本身也看不出有任何的损伤。

高胆固醇不像伤风感冒即刻表现出来,反而年复一年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我们要综合各种的因素,来结合你的胆固醇的素质,才能计算出你的心脑血管的风险,所以,医生在决定要不要给你用药物治疗时,会考量你未来10年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慢性疾病

多与家族病史有关 慢性病不照顾 一代传一代

医句话:

慢性肾病意味着肾脏细胞已受损及功能逐渐丧失,尽管目前的医疗仍无法根治它,但通过正确及合理的管理,患者仍能保持肾功能及正常生活。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物及技术开发,患者若能延缓肾衰竭到来,必能迎接春天的到来。

“管理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过程,患者除了须定期复诊之外,本身也须做好控制血糖及血压等,甚至在生活方式(lifestyle)如饮食及运动等做出改变;假如把这过程视为一场球赛,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必须是参与者,没有人是局外人,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度是至关紧要的。

在医学上,所谓的第一线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及第二线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在管理慢性肾病发挥重要的角色;预防胜于治疗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也就是疾病或健康风险因素为出现前就采取预防,从一开始就尽可能避免发病,但无可否认仍有发病的几率,尤其是慢性肾病。

慢性疾病

室早无命危可不干预 心“弱”者除外 宜治疗免猝死

医句话:

心脏电流传输过程中因有一组细胞“作怪”,导致室性早搏或心室异位搏动的发生。其病症主要为心跳异常,如心脏漏拍跳动、心跳加速等。室早是很难被察觉的。我们可通过口服药物抑制发作,一般上建议以导管消融手术治疗。

“心脏是由数十亿个细胞所组成,而这些细胞有着一种‘独特’的导电能力,即所谓的心脏自律性(automaticity)。简单来说,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产生自发动作电位的特性。

人体内的其他器官不像心脏具有发电功能,比方说将大脑从头部切除,人的大脑就会死亡;或是手臂被切除,就失去其功能。然而,若心脏被取出人体外,它仍会跳动如常,那正是因为心脏本身就像是一个发电机组,提供电力传导。

如发电机“失火”故障

就如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当心脏取出后复植入另一人体时,它仍是活跃蹦跳的,过程中也无需接驳神经,只要进行动脉连接,这都是因心脏自律性的缘故。

慢性疾病

漏服药睡不够吃太多 佳节慎防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

医句话:

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是因冠状动脉突发性阻塞所致的病症,病发中的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及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反映心肌损坏的程度。过年期间,民众大可尽情欢庆佳节,但切勿忘了照顾好身体,尤其长期服药的病人,请记得按时吃药。

“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因冠状动脉突发性阻塞所致。心脏病发作是由于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脏组织坏死。

在COVID-19之前,马来西亚ACS的病例每年平均有1万至1万1000宗,但我相信这数据并不完整;佳节期间,一些人为因素,如不按时服药、睡眠不足、过度饮食等问题,引发了ACS。

ACS是由冠状动脉疾病所引起的。冠状动脉疾病病症早于数年前就开始,病情以慢性的速度渐进发展,速度通常趋向缓慢。在特定情况下,病况则有可能会加剧。

突升级成不稳定

慢性疾病

预防及改善心脏病 研究证4运动降死亡率

医句话:

心血管疾病顾名思义就是和心脏及血管有关的疾病,最常见就是动脉阻塞、高血压、高血脂、心脏衰竭、中风或心律不整等。它不仅是大马甚至也是全球的健康头号杀手,每年在全球的死亡人数更超过1000万人以上,因此要避免沦为下一个心血管疾病的受害者,人人都须掌握正确的“护心大法”,特别是成本最低的日常运动,包括有氧运动等,秉持再忙也要去运动,让2023年不再“心烦意乱”。

“根据估算,至少有80%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可通过预防来避免,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有所不可改变的因素如遗传、男性、种族以及年长等,至于可改变的因素则包括不抽烟、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及运动等,至于肥胖及精神压力也属于危险因素。

慢性疾病

氧化硬化破裂 仅三步之遥 高胆固醇变心梗

医句话:

根据统计,全国大概有40%的成年人患有高胆固醇,也是三高之冠,但是患上高胆固醇并不是胖子的特权,即使是瘦子或素食者也可罹患高胆固醇。撇除性别、年龄及家族遗传,我们其实可以透过改变生活方式以预防患上高胆固醇,若我们不加以严控高胆固醇,后者更会在3至20年里诱发心肌梗塞。

““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及病发率调查,马来西亚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其中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高达30%,而糖尿病患者有18%,而高血脂(高胆固醇)的患者高达40%。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可说是越来越来普遍,你可能会问‘什么才算是慢性疾病呢?’世界卫生组织把慢性疾病称为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发展缓慢,持续性而且病程很长的疾病,这当中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等。

慢性病占总死亡三分二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