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与潜意识沟通 拥抱内在小孩

医句话: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在临床医学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并不像传说中的无所不能或者神秘莫测。其实,催眠师扮演一个引导的角色,帮助个案找回心中的错失、信心、对生命的热情,学会和内在小孩沟通。

“催眠,不是像舞台表演或电影情节,而是一种治疗方法,而催眠的发生则与人们的意愿密不可分。换句话说,如果个案不愿意接受催眠,是无法被催眠的。

临床催眠师,同时也具备心理治疗的专业资格,这两项技能是可以分开,也可以一起的。在临床中,严格来说,在一般的疗程当中,我们会开始用一些心理治疗的技巧,让个案慢慢放松和接受我们,在疗程当中,有些个案需要至少2个到3个疗程才能够准备妥当接受催眠治疗。

作为一名临床催眠师,更可以说是有点像一名导游,负责引导游客找回心中的错失、信心、对生命的热情,甚至找回睡眠的能力等。然而,催眠师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内心准备好了,愿意踏出一步,敞开心扉接受,才能够接受治疗;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松愉快的敞开心房,所以一般而言,我们不会在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催眠疗程,而是会用心理引导,直到个案愿意的时候,才开始催眠疗程。

举例来说,有一个个案长期失眠,睡觉是一种本能,我们就要做的,其实是应该厘清为什么他会失去这个本能,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他越逼自己要睡,就越来越难以入睡,因为头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不能入睡,然后开始头痛,就更加不能入眠。就这样一直循环,每当一到睡觉时间,一看到床,他就会开始抗拒。

在这样的过程中,一般而言他是在钻牛角尖,我们就会应用集中焦点(focus concentration)方式,让他从牛角尖里面跳出来,当头脑开始接受把焦点分散在身体各个部位时,自然而然整个人就会放松下来。

意识清醒  随时可中断
活在当下,因为过去会有很多懊悔,未来有太多未知,在这个部分,催眠是一种治疗,是要教你如何活在当下,也算是一种心理治疗。

催眠不代表失去意识,事实上,催眠状态是一种转换的意识状态,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分为浅度和中度。

浅度的催眠,是会让人感到放松,意识也很清醒,同时也可以有一些想像,像发呆时做白日梦一样,很多人在这个层面不觉得自己在催眠状态,因为和平时的意识状态差别不那么明显。

中度的催眠,也就是平时在催眠疗程中比较常会用到的催眠状态。这种状态下,个案会非常放松、同时意识也非常清醒,但有一些你内在的画面和感受会毫不费力地自发呈现出来。

所以无论在浅度、中度催眠,个案是完全有意识记得过程的,也可以由自己去控制什么时候要停,只要举起手,随时都可以中断催眠疗程。

20201024_DrKo
高德贤(Ko Teik Yen)
临床催眠治疗师

反复忧郁 有个内在小孩背对他

在我收治的个案中,有一名忧郁症的患者,吃了超过十多年的抗忧郁药,吃了又停停了又吃,这样重复了好多年,经由医生转介到我这里。

他是一个特别成功的人,然而患上忧郁症,却又找不到具体的原因,只觉得生活不愉快及缺乏活力,又有一种模糊的难受感觉,觉得和人有距离。

他在我这里进行了超过10个疗程。当我开始引导他,去和内在小孩(inner child)沟通,结果在他的潜意识里,的确有一个小孩,却背对着他,一直不肯和他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以强迫内在小孩,可能是他的问题牵涉层面甚广,导致内在小孩要背对着他。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只是伤口的轻重程度不同,虽然我们的年龄一直在增长,外表也跟着成长地像一个大人的模样,但是在内心深处,却依然隐藏着一个受伤、哭泣而且还没有跟着我们一起长大的内在小孩。

抱一抱 握手言和
这个小孩从来都和我们形影不离,时常在生活中出现,也很大可能给我们带来焦虑、恐慌、不安和痛苦的情绪。只有面对他,和内在小孩沟通,提供资源和给予支援,例如抱一抱他,和他握手言和,从而转化为生命的经历。

这种是最好的结局,可是在上述案例中,个案的内在小孩一直不肯面对他,而他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治好,可能等有一天,大人和内在小孩都面对面,才可以算是最好的结局。

“愿意”与“允许”最关键

催眠是一项技术没错,但不是一个意志力对抗的过程, 催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大前提是个案的‘愿意’与‘允许’,也就是:我愿意进入催眠状态,允许自己借由催眠师的引导和帮助,进入一种不同的意识状态去探索和了解自己。

因此,想要进入催眠的意愿、对催眠师的信任、以及对自己内心开放的勇气,才是影响一个人是否能被催眠的基本要素,所以那些不愿意被催眠,不相信催眠可以帮助自己的人,于是就帮自己打造了‘无法’被催眠的实像,也就真的无法被催眠了。

相反的,要具备一定的专注力和较高自控能力的人,才更能够完全将自己的精神放松,全情投入到催眠中,所以拥有稍高精神自控能力的人,才是更能够进入催眠的人。

催眠师只是扮演引导的角色,引导个案进入他自己的自我催眠当中。如果个案进入的是浅度或者中度的催眠中,他的意识是完全清醒的,并保有完全的个人意志,所以他可以选择随时停止催眠,或在催眠中拒绝回答或拒绝做被要求的事。”

催眠3问:会否卡着出不来?

Q1:在催眠的过程中,是一定要闭着眼睛?
A1:其实是不一定要,然而我们鼓励个案可以闭眼,以帮助个案更专注,而无论是睁眼或闭眼,都是可以达到了这一种称为恍惚(trance)的状态。

Q2:个案会不会卡在催眠中?
A2:催眠不是睡眠,他还是意识清醒的,所以不管怎样都不会出现卡在催眠状态出不来的情况;若在催眠当中醒不来的状况,可能只是太疲累,进入了睡眠的状态而已。

Q3: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被催眠?
A3:几乎每个人都能被催眠,只有少部分的特定人群是比较不容易进入催眠,但重点还是在个案的意愿及与催眠师之间建立的信任关系,一般经过练习后,个案也都能进入到更深的催眠状态中。当然,一个好的催眠体验,也能帮助在之后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梁盈秀.2020.10.24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