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盛晓峰, 越野跑好手, 脚麻, 频跌倒, 腰椎肿瘤, 腰椎, 肿瘤, 硬膜内髓外肿瘤

盛晓峰 / 越野跑好手脚麻频跌倒 原来腰椎长肿瘤

病理报告上常会看到一个指标─“Ki-67”,那是检测细胞活跃度的重要指标,被用作判别肿瘤的恶性程度;在病理学里,Ki-67值越低,说明肿瘤细胞越不活跃,反之亦然。但也有例外的时候,就像这位硬膜内髓外肿瘤患者,Ki-67值只有0.5%,但5年后肿瘤却再度复发。

第一次见丽娜是5年前,43岁的她是一名家庭主妇,也是捷兔跑步会(HASH)的活跃成员,平日操持家务,一到周末就跟同好一起越野跑,在山林里驰骋挥汗,是她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

越野跑多年,丽娜已经是识途老马,没有什么路线难得倒她,但就在2019年中,她突然一而再再而三在越野跑时跌倒,最严重的一次摔得脸青鼻肿,忍着痛才勉强跑完全程。以往每次越野跑她都是一马当先,如今却频频出意外,拖累同伴,想到这里,她格外难受和失落。

起初她以为自己只是粗心大意才跌倒,但事实并非如此,她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双腿常常无缘无故发麻,使不出力气,令她不得不停下来,用力揉捏腿部肌肉以缓解不适,休息一下再继续前进。

她又以为是鞋子不适,造成脚麻,但换了鞋子后情况还是没有改善,甚至连晚上睡觉时下半身也会麻痺和疼痛,尤其是阴部和脚踝,不适感特别强烈。

腰椎肿瘤
第一节腰椎(L1)椎管又长了一颗硬膜内髓外肿瘤(箭头处)。

 

我帮她做体检时,情况大致上还算良好,没有太大的问题,进一步做磁力共振造影,才看到第一节腰椎(L1)椎管长了一颗硬膜内髓外肿瘤(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 tumour)。

硬膜是指硬脑膜,那是围绕着脊髓的一层膜,位于脊柱外侧;虽然肿瘤长在髓外,但仍然对神经髓造成压迫,导致丽娜下肢麻痺无力,越野跑时频频跌倒,从一马当先的捷兔,变成拖累同伴前进的包袱。

向来行事果决的丽娜当机立断,决定开刀切除肿瘤。只是,脊柱是人体重要枢纽,要在这里动刀总让人心生恐惧,丽娜表面上大剌剌,但心里还是担忧,害怕万一手术失败,后半生都要以轮椅为伍,再也不能驰骋山林。

我告诉她说,随着科技进步,脊柱手术也迈向更精密的微创医疗,她的手术会在电脑导航系统的辅助下进行,除了可以精确定位,还能进行术中神经监测,避免误伤神经线,令手术更精准和安全。听了解说后,丽娜彷佛打了强心针,对手术治疗有了更大的信心。

手术顺利完成,细胞活检测验证实是神经鞘瘤(schwannoma)─马尾神经鞘病变而长成的良性肿瘤,也是一种颇常见的神经瘤。这颗神经鞘瘤的Ki-67值少于0.5%,意味着肿瘤细胞增值率偏低,丽娜不需要进一步的放疗或化疗,只要定期追踪即可。

 

腰椎肿瘤
Ki-67是检测细胞活跃度的指标,左图为病人于2019年的Ki-67值,右图则是今年的Ki-67值。

 

很多患者和家属在拿到病理报告的时候,都会看到报告中有这么一个指标“Ki-67”,到底Ki-67是什么?这里就为大家解释一下。

Ki-67是是病理学中使用的一项测试,用以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率,简单而言,就是判断肿瘤细胞的活跃程度。Ki-67通过测量组织样本中细胞分裂或生长的速度,了解肿瘤细胞的活跃程度或攻击性,Ki-67值越高,说明肿瘤细胞增殖率越活跃,细胞分裂越快,恶性程度和复发机会也越高,反之亦然。

Ki-67值分成3个等级,第一级是少于3%,第二级是3%至20%,第三级是20%以上。丽娜的Ki-67值少于0.5%,所以她一看到报告,紧蹙的眉头就舒展了,笑着向我道谢。

出院后不久,丽娜就回复正常生活,继续参加越野跑,状态回勇,又成了足迹踏遍荒郊野外的活跃兔友。我以为以后不会再见到她,没想到5年后,我们又见面了。

这一次是去年10月,丽娜突然出现在我的诊所,苦着脸告诉我:“盛医生,我又掉队了,脚又发麻了。”

我马上给她做磁力共振造影,看到扫描结果时,我自己也吓一跳,因为同一个病灶又长瘤了!

这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病例,我和丽娜一样觉得难以置信,但无论如何她都必须再度开刀,彻底切除肿瘤。

手术后进行细胞活检测验,证实同样是神经鞘瘤,但Ki-67值增长了,属于第二级。我不敢掉以轻心,术后一个月安排丽娜再做一次扫描,确定肿瘤已经彻底去除,之后,我把丽娜的病例带到多重医疗小组会议上,和肿瘤科医生及病理科医生共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她必须做放疗,把肿瘤细胞的活跃度降低,避免再次复发。

丽娜也乖乖听话,接受了完整的放疗计划,并同意每半年回来医院进行追踪。出院前一天,她特地跑来问我她何时可以再次越野跑,我看着她热切的双眼,虽然不想扫她的兴,但还是叮嘱她不可操之过急。

我说:“5年内开了两次刀,这一次最好好好休息一个月,把身体养好最重要!”

 

盛晓峰(脑外科/  脊椎科)
盛晓峰(脑外科/  脊椎科)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问医 · 盛晓峰(脑外科/ 脊椎科)· 2024.06.23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