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侯锦泉 / 严谨管控血糖水平 糖友也能植牙

问:我是一名糖尿病患,有蛀牙的问题,想去看牙科,但是有一些担扰。

Q1: 请问糖尿病会影响像补牙或拔牙这样的牙科治疗吗?
Q2: 如果拔牙后想植牙,糖尿病会影响植牙的成功率吗?
Q3: 在治疗前后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医生解答:

糖尿病可能会略微增加牙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如愈合缓慢或感染风险增加。然而,通过良好的管理并与牙医进行沟通,这些风险可以被最小化。

是的,糖尿病可能会影响植牙的成功率,因为它可能会延缓愈合过程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然而,通过仔细监测和管理血糖水平,植牙的成功率就会大幅度的提升。

在进行牙科治疗之前,确保你的牙医知道你的糖尿病状况和正在服用的任何药物,并且在预约之前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在牙科治疗后,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遵循牙医提供的指示。

眼科专题

糖友饭后血糖>10 小心青光眼白内障叩门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看不清 眼干涩 ——小心白内障青光眼
日期:2024年5月18日(周六)
主讲人:眼科顾问林震斌医生及林永丰医生
主持:饮食治疗师崔嘉颖


1)我是糖尿病患,眼睛已经开始糖化,要如何保护而不会恶化?
答:
糖尿病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包括肝脏、心脏、血管、大脑、皮肤和眼睛等。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它对微血管的影响,因此最重要的是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糖检测,最好是在进食后血糖水平仍低于10.0mmol/L。如果超过这个数值,会增加患青光眼或白内障的风险。除了白内障和青光眼,糖尿病还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会损害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严重时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因此,每当有人进行眼科检查时,医生都会询问是否患有糖尿病。此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墨镜以保护眼睛。

问药

林建斌/逆转糖尿病前期 并非戒糖就行

问:何谓糖尿病前期?有什么症状或者前兆吗?是不是戒糖就可以恢复正常呢?

答:糖尿病前期(prediabetic)是一种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以下是糖尿病前期的定义标准:

1. 空腹血糖值:空腹时血糖值介于5.6至6.9mmol/L之间。
2. 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测(OGTT):在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饮料两小时后,血糖值介于7.8至11.0mmol/L之间。
3. 糖化血色素(HbA1c):HbA1c介于5.6%至6.2%之间。
很多时候,许多人已经进入糖尿病前期,但他们的症状通常都不明显,甚至可能不知道血糖水平已经偏高。也有些人可能会经历口渴、疲劳、频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仅仅戒糖或许可以帮助控制病情,但它并不足以将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糖尿病前期的管理通常需要一个全面的方法,包括改善饮食、增加身体活动、减重及监控血糖,在一些特别情况下,医生甚至会提早使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对于任何健康状况的详细诊断和治疗建议,应该咨询专业医疗人员。如果你担心自己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最好与医生讨论并进行相应的血糖测试。

饮食营养

定期体检 掌握数据 不让非传染性疾病得逞

医句话:

在预防保健中,健康筛检至关重要。它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疾病,以便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善健康状况。然而,尽管健康筛查很重要,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及病发率调查,只有49%的大马成年人接受过健康筛查,这一数据尤其令人担忧。

_


“在马来西亚,每12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胆固醇等其中1种非传染性疾病主要风险因素。因此,采取相应措施势在必行。庆幸的是,通过健康筛查,它可以帮助你识别患上这些非传染性疾病的潜在风险。一旦你掌握了这些健康风险数据,无论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还是胆固醇水平,你可以区分积极保持健康和被动治疗之间的差异。

饮食营养

狼吞虎咽 血糖波动大 想要稳糖 糖友请细嚼慢咽

医识力线上讲座:你问我们答
现场问题摘录

Q1:每一天最多可以摄取多少糖?
答:
根据马来西亚饮食指南,成年人每天的总糖摄取量应限制在每日能量消耗的10%以下。以2000大卡来计算的话每天不能超过10茶匙糖。这不代表你能在自己的咖啡或茶里加入10茶匙的糖,因为除了天然形态的糖(存在于食物中的果糖,乳糖等),还有隐藏在加工食品里的添加糖,如辣椒酱、巧克力麦芽饮料、酱油、番茄汁、即溶麦片、面包及早餐谷粮等,以及我们在饮食中常使用的白糖、黄糖、蜜糖、玉米糖浆、椰糖及黑糖等。

想要降低糖的摄取量,就要养成新习惯,时刻检测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和糖分,限制摄取高糖食品和含糖饮料,在烘培或烹饪时,减少食谱中使用的糖量。

饮食营养

零糖零卡非無糖 代糖適量就好

问:不吃主食就能改善糖尿病?

陈依婷:白米饭、面条和面包是亚洲人最常见的主食,也是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在消化过程中,它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原本扮演重要角色的主食,时常被视为万恶之源让人避之为吉。

如果患者以完全不吃主食的方法来控制血糖是可以起到效果的,但是这只能短暂的维持并不能长久。长时间不吃主食并不能完全解决血糖飙高的问题。主食提供了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包括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不吃主食可能会导致身体缺乏这些重要的营养素,抵抗力下降,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糖尿病饮食管理中,患者应尝试通过选择健康的主食和合理的饮食搭配来延缓餐后血糖升高的问题。

高蛋白饮食 肝肾负担重

此外,由于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患者可能会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摄取来取代缺少的热量,如此长期摄取会造成另一个健康的风险,比如心血管疾病与癌症的风险,高蛋白饮食也会增加肝与肾的负担。

问医

陈欣怡/糖尿病加药 不按时用餐 血糖不降反升 小心“苏木杰效应”

问:医生,你好,我是一名年长的糖尿病患,有几个存在心中的疑问,希望可以获得医生解惑:
Q1:请问,有哪些原因会造成糖友因低血糖而休克呢?

Q2:针对独居的糖友,倘若夜间骤然休克,该如何是好呢?有哪些预防休克的方法呢?

Q3:请问如果在走路时感觉膝盖使不上力,该如何是好呢?

谢谢医生。

生病遇见医生

不帮忙反帮大忙

​大约一年半的时间,他的糖化血红素(HbA1c)测试结果显示他的血糖平均值从原本还算控制范围之内,逐渐升到接近顶限的15%。今天,他独自一人来到店里买胶布,他告诉我他刚刚从医院出来,现在等着政府医院写信转介去洗肾中心。

问医

81岁糖尿病患常喊饿 血糖波动是关键

问:医生,我母亲今年81岁,近这两三个月来她出现一直吃不饱的情况。她经常喊肚子饿,而且是吃了食物不到2小时,前两周开始,她从凌晨两点就起床吃东西,以致一整天下来吃上7至9餐。

她这样吃导致孩子都很担心,而且我们发现她有点失控,偶尔吃着东西会吐。她的体重一直上升,肚子很胀,行动不便,前一阵子医生诊出她血糖过高,现在有吃控制血糖的药,可是效果不大理想。

以下是我们的疑问,麻烦医生为我们解惑 :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