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廖泓睿 / 长者术后腹泻排黑便 须警惕肿瘤或溃疡出血

问:医生你好,我想询问的是父亲的症状,他78岁,从10月开始有腹泻情形,腹泻出来的粪便像沥青颜色一样,味道也很不好闻,但这都偶发约一个月一两次,其他时间上大号是成形但也黑。

目前有在就医中,胃镜照出来有出血状况及疑似肿瘤,但因2个月前刚完成心脏手术(支架),无法进行切片检查。目前有在吃抗帕金森氏症药物及心脏科抗血栓药物。重点还是时不时会腹泻,同上面所情况一样。

Q1: 请问有哪些治疗方法,因为腹泻造成他很不舒服。
Q2: 是否是心脏手术或药物造成的后遗症?
Q3: 饮食上需要停吃哪些食物吗?他平时都是以软和清淡的食物为主。

谢谢。

 

问医

郑惠蔙 / 房颤高血压长者 白内障术前评估极关键

问:我的母亲今年82岁,去年曾发生一次小中风,并有心房颤动(AF)的心脏问题。最近经医生诊断,发现双眼都有白内障,已影响行走,并建议尽快安排手术治疗。

Q1. 母亲有高血压病史,请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白内障手术会有什么风险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Q2. 如果暂时不进行手术,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改善视力或延缓白内障的恶化?
Q3. 我们想寻求第二意见,但不确定该咨询哪一科别的医生比较合适,是否仍由眼科评估? 还是应考虑内科或其他科别共同评估?

 

医生解答:

感谢你的提问,这是一个十分实际而重要的医疗决定,尤其是在高龄、有多种慢性病史的长者身上。

风险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白内障手术虽是小型手术,但在有房颤和高血压的患者中,术中血压波动、心律不整或血栓风险增加。若有使用抗凝药(如warfarin、apixaban、rivaroxaban、dabigatran、edoxaban等),手术前后需要谨慎评估抗凝管理。建议术前由心脏或老人医学科医生评估心脏风险与抗凝药的调整。

问医

林韵璇 / 胚胎移植后久躺非好事 压力大血流差 成功率恐下降

问:医生您好,我刚做完胚胎移植,亲友都叫我这几天最好能一直躺着,不要走动,才不会让胚胎“掉出来”。

Q1:我真的需要整天躺在床上吗?还是可以下床活动?
Q2:这段期间到底应该怎么安排比较好呢?怕错一步就影响着床成功率,真的好紧张。

谢谢医生。

 

医生解答:

这是许多做试管婴儿女性常见的疑问。其实,取卵过后需要休息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离开,而移植过后可能要休息一两天。但是,我们也知道长期卧床将导致血液循环不流畅,进而减低着床的几率。

胚胎移植后并不建议长时间卧床休息,目前医学研究已经有明确根据。临床研究显示,移植后严格卧床(超过20分钟至1小时)不会提高妊娠率,甚至可能因血流减少、心理压力等降低成功率。

研究也显示,适度活动更有益,因为通过正常生活结合轻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身心状态,更利于胚胎着床。

问医

侯锦泉 / 口腔 身体健康前哨站 牙齿干净 心血管就更安全

问:我最近去看牙医,医生检查牙齿后,建议我到诊所进行体检,以确定是否有其他潜在慢性病,这令我感到有点担心。请问牙齿疾病与慢性病有什么关系?

 

医生解答:


许多人认为牙齿问题只是局部性的,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然而,近年来的医学研究不断强调一个重要观念: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糖尿病与心脏病这两种慢性疾病,与口腔状况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双向关系。

牙周病 沉默的炎症

牙周病被视为“沉默的炎症”,是一种由细菌引发的慢性牙龈和牙周组织感染。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长期不治疗则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牙周病不仅影响口腔,更会释放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其他器官。

问医

吴哲东 / 换晶体没改善视力? 恐角膜受损 手术可植全层或内层

问:你好,我的爸爸在多年前,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hyperthyroidism)的原因,导致眼睛压力上升和眼睛有点受伤。之后也因为有一点白内障的问题,所以在多年前,双眼都换了晶体,现在也长期在使用latanoprost降青光眼导致的眼压问题。

由于爸爸的情况特殊,所以这个晶体是装在黑眼球的前面,而不是后面的。多年下来,现在的主治眼科医生说明,长期的晶体和眼球多年的摩擦导致视网膜(membrane)受损(不确定是不是黄斑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

于是,去年,此人工晶状体(artificial lens)的脱落加上上述原因,主治医生为爸爸换了一个晶体。这次把晶体镶入在眼球后面。手术是在去年8月左右做的,但是手术后,爸爸的视线越来越模糊,而且偶尔还会痛,甚至这还导致眼压开始不稳定。

问医

庄淑美 / 初期糖尿病又超重 32岁想怀孕 控糖减重刻不容缓

问:我今年32岁,最近结婚并计划怀孕,但是同时也被诊断有初期糖尿病(我父母是糖尿病患者),因此我担心会有影响。

Q1: 请问糖尿病是否会影响怀孕?
Q2:我还有肥胖的问题,BMI 27,是否表示更难怀孕?

我知道自己年纪渐长,但是这个时候却没有头绪,应该先处理糖尿病和肥胖问题还是解决怀孕问题。希望医生可以给我建议,谢谢。

 

 医生解答:

会的,糖尿病会影响怀孕。怀孕期间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妊娠糖尿病,这通常出现在孕中晚期。风险包括:

问医

林顺木 / 三高惹眼疾 中药真能治? 别乱敷乱吃 辨证才有效

问:我父亲是三高患者,最近发现有视网膜病变,还要去医院复诊和检查。他的朋友介绍他购买传统草药来吃和敷眼,说可治愈。不过,我们都阻止了。

Q1: 我父亲比较传统,比较相信传统疗法和中医,请问有什么中医治疗或中药可以帮到他?
Q2: 若带他去看中医,是否会影响他的西医和西药治疗?
Q3: 请问医生还有哪些建议?

感谢医生解答。

 

 医生解答:

首先,在整体回复你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三高患者如何导致视网膜病变。

问医

陈子健 / 双亲曾罹癌 我该做全套筛检吗? 医生:针对性更具成本效益

问:我今年30岁,未婚,健康状况尚可。自24岁入职以来,除了当时公司安排的基本体检外,就没再做过任何系统性的健康检查。最近在朋友的建议下,考虑做一次全身健康检查,结果发现检查费用竟高达3000多令吉,占了大部分月收入,让我难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

我朋友提醒我,由于双亲都曾罹患癌(母亲曾患乳癌并已过世,父亲则在几年前确诊早期大肠癌并接受手术),因此,我可能属于癌症家族史的高风险群,建议我连同肿瘤标记等项目也一并检查。因此,我想请教几个问题,希望能获得你的专业建议:

Q1:像我这样的情况,是否真的有必要进行全套健康检查,包括肿瘤标记?这些检查是否对预防或早期发现癌症有实际帮助?
Q2:父母都曾罹患癌症,是否代表我本身就属于癌症高遗传风险群?有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或其他特别的追踪吗?
Q3:面对像我这样有家族病史、但目前没有明显症状的年轻人,医生通常会依据哪些考量来决定是否建议进一步检查?是否有针对性的、相对实惠的筛检方案可以考虑?

问医

林仕军 / 子宫肌瘤体积过大 小心尿液逆流致肾积水

问:我今年46岁,患有多发子宫肌瘤,医生扫描说肾脏的情况良好,只是压迫到膀胱,造成频尿。可是,我除了频尿,也会不时感觉到右腹靠近肾的部位隐隐作痛,有时排尿时要按着右腹减缓疼痛。

Q1: 请问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肾脏的检验吗?
Q2: 暂定2个月后进行手术,请问这段期间肾脏会有哪些风险?

谢谢医生的意见。

 

 医生解答:

建议至少做一次完整的肾功能评估,包括: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