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不可失系列7之3:并非肌肉流失这么简单,肌少症慎防病变后遗症
医句话:
长者一个摔跤不得了,背后原因与肌肉流失有很大关系,而肌肉流失是每个人身体退化的一部分,但并不意味着老年后就走不动、站不稳,归根究底与中年后是否保持肌肉量,同时在老年时通过正确饮食及适当运动来减缓肌肉流失有关。
站不稳 走不动 易跌倒
“长者站不稳、走不动以致摔倒是照顾长者常见的意外之一,而这一切可以是源自肌肉萎缩和其他因素,而肌肉萎缩即所谓肌少症(sacropenia),若单从字眼来看,肌少症只是肌肉减少而已,但事实上肌少症可怕之处并非只是肌肉流失这么简单,而是一连串严重疾病的开始,其中包括骨质疏松、内分泌失调、身体机能受损或受到疾病侵袭,甚至酿意外或死亡等,因此人人都必须对肌少症有所认识,并学习如何防范,从而避免肌少症所带来的危险。
肌少症的英文复合词是来自希腊语σάρξ(肉体)和πενία(减少症),指的就是肌肉体在质量和强度上随着年龄产生退化性损失。1988年罗森伯格医生(Irwin Rosenberg)首先提出,并获得医学界的重视,随后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小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及肌肉减少症标准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IWGS)不断深入研究,并持续为肌少症赋予更新定义。
最新的研究报告于2018年出炉,同时组织也颁布了2018年国际临床实践指南(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sarcopenia),当中包括了最新的肌少症筛检、诊断及管理等指南,让更多人对肌少症有进一步了解。
肌少症除了指肌肉质量和强力度有所减少,也包括因着肌肉质量的减少影响体力及动作,再加上身体储备随着年纪增长而减少,身体系统及功能也会退化,从而造成身体呈现脆弱,容易受到外来影响,比如细菌感染或生病等。另外,身体也会逐渐衰弱,以致无法行走等,如果说早期对肌少症的认知是视为身体老化的一部分,或肌肉流失而已,那到了近期就是发现这些老化所衍生的病变和后遗症对健康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危险性不亚于长者综合症
当一个人的年纪不断增长,生理及心理必然会出现变化。此外,在面对社会及周遭环境时,不同年龄亦有不同的变化,以生理变化而言,最明显的就是体能的下滑,最快出现变化的部位顺序是从头部、身体肌肉、神经线再到内分泌等。
在迈入老年期后,很大几率会出现长者综合症,在过去长者综合症有以下5大主要症状,分别是失禁、减少动力、不稳定、智力障碍及医疗性的并发症,可是近20年来,医学界发现除了这5大症状,还有一种常见于长者健康的症状,那就是衰弱症,而肌少症恰恰就是属于衰弱症的其中一类,目前医学界正致力于把涵盖肌少症在内的衰弱症列入长者综合症,因为肌少症的危险性一点不亚于长者综合症的5大症状,它的杀伤力足以让一个长者步入衰弱,并演变成健康危机。
长者综合症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循环,当一个人身体储备出现病变时,就会衍生出一连串的问题,比如说肌肉出现严重流失就会难以走动或容易跌倒,也因此就无法自行上厕所,失禁就跟着来了,再来是长期卧床就会造成智力退化,而多用药也会产生医疗性的并发症。
必须要强调的是,长者综合症对于一名长者的健康影响甚大,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的后遗症,同时对照护者的人力及体力的消耗也很大,其医疗开销对于一般的家庭更是财务上的严重负担。
肌肉减脂肪增 衍慢性病
根据全球数据,在全球最长寿国家中,日本以平均85.7岁位居亚军,至于大马则位居全球116名,平均年龄是75.3岁,乍看之下,人生七十古来稀似乎已成过去的形容词,但寿命增长是否就代表健康呢?如果‘长寿’却因肌肉衰弱而萎缩必须长期卧床,那意义何在呢?
肌少症的病变与肌肉、荷尔蒙及神经线有关,肌肉的成长有赖于神经线,反过来神经线的退化或出现病变亦会影响肌肉生长;倘若一个人年纪增长,却没有增加外来辅助,比如摄取适当的营养及增加运动量来加强肌肉强度和质量,就会造成肌肉流失,同样一个人若因生病而少了运动,也会出现肌少症,因此摄取足够营养及保持运动量是远离肌少症的不二法门。
从肌肉横切片时可以发现到健康人士的肌肉必须多于脂肪,可是当一个人出现肌肉流失后,脂肪就会增加,并影响了身体肌肉与脂肪的平衡,引起不同的慢性疾病并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进一步造成肌肉流失以及胰岛素分泌不敏感等,造成血糖及胆固醇过高等,因此说肌少症是一个恶性循环并不为过。
值得注意的是,肌少症普遍上是出现于65岁后,可是如果以为65岁似乎很遥远,那就大错特错,截至2019年,每11名大马人就有1人是65岁以上,预计到了2050年,每6人中就有1人是年纪在65岁以上,这也意味着在30年后,65岁以上的人数将是现今一倍以上,而这些65岁以上的男女就是现今刚为人父母或事业稍有成就的中年人士,因此必须了解肌少症绝不只是长者,而是每一名成人,即包括你和我。
30岁开始打“肌”础 少动流失更快
人体骨骼及肌肉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流失,而这一切是从30岁就开始了,根据计算,当正常男女从30岁至70岁时,每10年的肌肉量流失可达3%至8%之间,端乎个人的退化程度以及健康指数比如是否有慢性疾病等,而到了70岁后,肌肉量流失会骤然增加到每10年15%以上,因此估计一个人到了90岁,就有多达50%的肌肉量会流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的,肌肉流失也是从脚开始,即小腿至大腿部分,倘若一个人不慎骨折必须长时间坐轮椅,那肌肉量流失就会更快,正因为肌肉量的流失是从30岁后开始,因此迈入中年的男女必须牢记一件事,那就是要保持足够的运动量来维持肌肉量,因为到了65岁后,肌少症的症状就会逐渐浮现,此时已为时较晚了。不过若与完全不动再加上有慢性疾病的长者相比,保持足够运动量的长者是可以减缓肌肉流失量。
必须要提及,肌肉流失的最终结果非常恐怖,肌少症往往与慢性疾病有关,打个比方,一个糖尿病患同时也会伴随肌肉萎缩,之后行动就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不多动,胰岛素分泌就会不敏感,从而造成血糖指数飙升,视觉受损,味觉也变差,甚至会有心血管疾病,不仅如此,肺部功能也受到影响,外加长期卧床,皮肤生疮或骨折等,最终是身体衰弱后受到细菌感染而去世,因此认清肌少症的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让晚年活得健康有活力。”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