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关节置换术 更精准的手术效果

 

  1
蔡华升医生: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的3大特点为个性化、安全及精准。


关节置换术曾为无数长期饱受关节疼痛折磨者带来新希望,让他们挥别疼痛,行动不再受限。如今,精准度更高且更安全的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的崛起,再次为患者带来福音。此新技术不但辅助医生达成精准与安全的双重保障,也让患者得到个性化治疗,达到更自然、舒服的关节活动度,恢复真正的“活动与行动自如”。

骨科及关节重建外科顾问医生蔡华升(Dr Chua Hwa Sen)指出,起源于60年代的现代关节置换术,在医学界已应用了约50至60年。它是以人工关节取代原有损坏及丧失功能的关节,以解决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等问题,常用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髋关节置换术可分为全髋、半髋置换;膝关节置换术则分为全膝和部分膝关节置换。

“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者常见的原因是关节损坏或出现退化性关节炎,引发疼痛和不适。此外,先天性髋关节长得不好者、长期服用内固醇、酗酒等导致骨关节损伤者,以及受伤和骨折也可能导致髋关节断裂而必须置换。”

“至于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术者,一般都是退化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术旨在减轻病人疼痛,把畸形矫正、提供一个稳固的关节让其使用。”

蔡医生透露,在传统的关节置换术中,医生将以肉眼和经验判断该切除的部位、矫正的度数,并将人工关节置入等。手术的准确性与医生的经验、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无论如何,传统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挺高的,完成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术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行动。但是,当中可能只有八成是属于成功,其余患者则是恢复行动能力,可是步行时依然感到不自然、不舒服。”

蔡医生进一步指出,所谓非常成功就是置入的人工关节使用起来很舒服、自然,完全没疼痛感。因此精益求精的医学界,在近年应运而生了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让人工关节置换术迈入另一新里程碑。此技术有助于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让手术过程更精准化。

“这些年来,关节置换术不断更上一层楼。除了使用的人工关节质量提升,手术的方式也不断进展,从大伤口到微创;而如今医学界希望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可以把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进一步提升,以让超过八成的患者可以在术后真正恢复行动力。”

机器与医生技术相辅相成

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就是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导入电脑、机器人手臂及导航技术,辅助医生同步进行手术,达到更精准的手术效果。它颠覆了传统关节置换术,让医生在切除原有受损关节及置入人工关节时更精准,手术过程对周围韧带、血管、肌肉等的损伤降至更低、伤口更小,也缩短住院天数,复原更快速。

“此创新手术在全球医学界大概有5至10年历史,在海外多国属于非常普遍的手术疗法之一,且临床结果令人鼓舞。”

不过蔡医生提醒大家,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并不是以机器人手臂取代医生进行手术。它本质上只是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无法完全替代医生,反之必须与医生相辅相成,一起达到更好的效果。其精密的术前规划和术中的即时数据提供与支援,实现了手术的个体化和精准化。


它的3大特点是个性化、安全及精准。

“由于每个患者的骨头、关节、病症等不一样,此新技术可以针对个人进行个性化设计,量身打造术前计划。”

在手术前,患者将进行特别的电脑断层扫描,清楚呈现膝或髋关节的立体模型,这些资料将整合在电脑机器人内。医生可以将手术前的静态影像资料,综合手术中收集的动态关节活动资料,经评估后为每位病患进行客制化手术,规划正确的切除角度与范围,再搭配最适合的人工关节尺寸及摆放位置等。

蔡医生指出,相较手术完全依赖医生的肉眼观察,此新技术更安全,且让医生可以放下担忧。“通过其辅助,在手术期间,医生能更精准地将损坏的部位切除,不再担心切除过程会影响到周围的韧带、神经线、血管等,也能将全新人工关节置入在更精准的位置。”

由于更精准,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也减少了许多。“尤其是传统髋关节手术后,最担心的就是脱位问题。如果精准度提升了,也将脱位机率降至最低了。”此机械手臂手术的角度误差仅为0.5度或1.0mm,达到更为理想的人工关节置放。

蔡医生补充,机器人手臂超高的精准度,让患者术后复原也较快。“相较传统关节置换手术必须住院3天至一星期,进行此新技术治疗者可以在当天或最长3至4天出院。”

此外,它也大大提高了人工关节的耐久性,术后关节活动自然,无异物感,达到“自然关节”的效果,在屈曲时不会过紧或过松,也不会出现紧紧或卡卡的感觉,甚至让你忘掉原来你使用的是人工关节。

“一般膝关节置换术的人工关节寿命为15年,髋关节则是15至20年。机器人手臂置换术有望通过其高精准度,让置入的人工关节目前的平局寿命延长。目前的数据显示,早期需要更换的巴仙率是非常低的。”

新技术具有认证和临床数据

曾在澳洲执业的蔡医生,自2015年开始就在当地为患者进行过无数次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这些年,此手术所收到的临床数据非常正面,我们希望将之引进大马,让本地患者也能得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蔡医生披露,市场上备有可同时进行全膝、部分膝,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机器人手臂,以及专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机器人手臂。目前拥有以上两台机器人手臂,其中前者拥有相当理想的安全标准。

他笑说,目前他接触过的大多数病患对此新科技的疑虑是“安全吗?我们是白老鼠吗?”,以及担忧是否由机器人全权代替医生进行手术。

因此,他也促请大家安心。“这技术在国外已非常普遍,会引用在病人身上的新治疗方式肯定是经过所有认证且有足够临床数据支援,我们不会拿病人当白老鼠。再者,机器人手臂只是辅助医生进行手术。”

另外,患者另一项考量就是手术费用。

蔡医生表示,预计未来机器人关节置换术会比传统关节置换术高10%至15%,不过会被尽量控制在患者可负担范围。

他相信,根据目前全球所收集的正面数据,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未来会更多地取代传统关节置换术。“医学科技不断进步,就像膝关节韧带手术,以前仅可以通过开刀手术治疗,现在都是使用微创的关节镜治疗了。”

1
蔡华升医生:医生可以综合术前规划及术中收集的动态关节活动资料,为病患进行客制化手术。

哪些人适用机器人关节置换术?

蔡医生指出,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者,都是中晚期的关节炎患者。

“当你的关节已经损坏、疼痛至影响日常生活,限制你的活动、降低你的生活素质;经过医生诊断你的健康状况又可以承担得起手术风险,就可以进行机器人关节置换术了。“

无法承担麻醉药风险者,以及关节曾经受过很严重细菌感染者,不适合进行此手术。此外,背椎骨严重损伤、双脚乏力,肌肉力量不足于支撑人工关节者也不适合。

“只要适合进行传统关节置换术者,都适合进行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

1

膝关节与髋关节病症有哪些症状?

蔡华升医生指出,膝关节病症的症状包括了痛、肿、关节僵硬、畸形。至于髋关节病症的症状则是痛、站起来那霎那很痛、走路痛,严重时走路甚至会出现长短脚、关节僵硬、不灵活等。

“只要你觉得关节持续痛、肿、影响到日常活动,就应该尽早求医了。如果置之不理,关节问题会越趋严重,疼痛让你什么地方都去不了,生活品质将大大降低。”

“病从浅中医,延误治疗不但加剧了关节的损坏程度,治疗效果也没早期治疗那么理想,甚至费用也更高。”

蔡医生透露,初期的关节健康问题备有其他治疗方案,并不需要进行置换手术。

“他们可以通过适量运动强化关节四周围的肌肉、补充葡萄糖胺、注射玻尿酸,或者进行关节镜手术、射频消融(RFA)治疗以减轻疼痛等,同时也可以吃止痛、消炎药等。

日常生活保护关节

虽然医学科技已进步到可以精准地置入高质量人工关节,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活动自然。但大家也不该掉以轻心,反之该提早呵护好自己的膝关节及髋关节,以避免往后必须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蔡华升医生指出,要保护好关节必须从日常饮食、运动、体重管理等多方面着手。

“关节健康问题不是老人的专利,关节退化也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这当中原因包括了现代人的工作性质与以前农作社会不一样,生活舒服了,运动量少了,体重自然增加。此外,进行过多或过于激烈的运动也会损伤关节。”

因此,他呼吁大家必须管理好体重,别让自己超重,并进行适量运动。“对膝关节和髋关节比较好的运动包括步行、游泳,在泳池池里走动。”

“长者最好不要走下上坡的路,尤其是下坡。他们可以借助拐杖减轻关节负担。运动时要穿好的运动鞋,女性则减少穿高跟鞋。”

在饮食方面,大家可以多食用黄姜、橙、酸柑、柠檬、豆类等食物,或补充葡萄糖胺。

蔡华升医生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关节相关健康问题,应尽早面对和解决,才能维持好的生活质量。

“如果你害怕、不敢面对,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关节痛,你选择不治疗,它不但导致你的关节持续损坏、无法走动;缺少走动和运动,也将间接影响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脏、肺、肌肉等都会退化,这将进一步降低你的生活品质,非常不值得。”

“因此,如果你正面对骨关节相关的问题,请尽早面对它并求医,医生会提供你建议该进行哪些治疗,这才是上上之策。”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