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系列(五)·重度患者可享残障人士福利

在非政府组织方面,马来西亚帕金森症协会与马来西亚阿兹海默症基金会,帮助病人及家属,提供各种后援帮助如物理治疗及心理谘询,与病人家属互相扶持,一起面对这个老人病。

其中帕金森协会还成功的把重症的帕金森症病人,列入残疾人士类别当中,让病人可以得到更多帮助。

失智症(Dementia),也称痴呆症,是脑部疾病的其中一类,导致患者思考能力和记忆力长期并逐渐地退化,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功能,但个人意识却不会受到影响最常见的失智症类型是阿兹海默症,其次就是帕金森症,是两大老年神经退化性疾病。

在我国的医药制度下,严格来说,失智症老人的医药福利是有受到照顾,60岁以上的病人到政府医院诊治,基本上是免费的,如其他疾病一样,只需要付登记费,病人就可以获得标准药物(不包括新药或特效药),只是需要漫长的等待时间。

相对之下,若病人到私人医院求医,同样的医生谘询与医药,一次会诊及药费动辄就需要500至1000令吉,所以只要不怕等待,病人可以以非常廉宜的价格得到医治。

....
(图:星洲日报)
....
对帕金森症病人而言,把他们关在家里不是最好的对待方法,反之让他们多接触外界,做物理治疗及参与活动,才是对病人最好。(图:星洲日报)
....
对帕金森症病人而言,把他们关在家里不是最好的对待方法,反之让他们多接触外界,做物理治疗及参与活动,才是对病人最好。(图:星洲日报)

鼓励申请
善用政府提供的福利

我们协会是在1994年成立,主要是为病人提供后援服务,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也是病人家属互相扶持的地方,分享彼此照顾生病家人的经验与面对的困境。

帕金森症是一种起伏很大的疾病,前一秒可以与常人无异的活动,下一秒却突然动弹不等,因而有些人,甚至家人误会病人是在装病,实情并非如此,我们需要向家人解释病人的病情变化,让家人更体谅病人的处境。

虽然病情变化起伏很大,但又不被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归类为残障人士类别,过去病人多次申请残障人士身份,都被福利局拒绝。

但我们并没有放弃,甚至要求医生同行到福利局,向官员解释帕金森症的病理与病人为何需要申请残障人士的原因。经过约5年时间争取,福利局终于在2012年同意把重度帕金森症病人列入残障人士类别当中,让重度病人可以获得残障人士福利。

残障人士有什么福利?除了可以停放在残障人士的专属停车位及各种设备之外,病人也可以在半津贴的马大医药中心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

目前,已经有约200名重度帕金森症病人申请到残障人士身份,不过这人数还是很少,因为在20年前,我国的帕金森症病人已经有2万人,估计现在已经有5万人,当中1%是60岁以上,3%是80岁以上,很多重度病人都不晓得,或不懂得如何善用及争取政府提供的各种福利。

不过,初期的帕金森症病人并不符合残障人士条件,申请者必须获得医生证明信,列明是重度病人才能够申请。我们会协助符合资格的会员申请残障人士身份,若不是会员的病人,也可以携带医生的证明信亲自到福利局申请。

协会扮演的角色是帮助病人延缓病情恶化,或控制病情,但不是医院或疗养院,要把病人送来协会做物理治疗或其他治疗,必须有家人陪伴,不是把病人扔在协会,病人需要家人的支持去克服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失智症是无法逆转的疾病,但可透过物理治疗让病人保持在原发阶段,这可从参加物理治疗的病人看出成绩,当中不乏病龄20年的病人,至今还能够自理生活,病情并没有恶化,还很热衷参与协会的活动,其背后最主要的动力,就是家人及另一伴的支持与扶持。

....
刘丽香
大马帕金森症协会主席 

会员的心声

我在7年前患帕金森症,一直在马大接受治疗。之前还没有申请到残障人士卡时,每次复诊加物理治疗费用加起来约200令吉,直至3年前申请到残障人士卡,医药费全免。之后在朋友介绍下参加了帕金森症协会,每个星期太太都陪我在这里做物理治疗,身体状况才没有严重退化。

在确定患上帕金森症后,我就很少出门,担心跌倒或受伤,医生也说过这种病要靠自己,所以太太鼓励我积极做物理治疗,情况已经好很多,现在每个星期都会来2、3次,逗留大约半天时间。我在这里除了做物理治疗,包括言语治疗、运动,还有参加唱歌及太极班,每周病友及家人都会自己下厨、聚餐,大家谈谈笑笑,心情也开朗一些,我觉得这是病人最需要的。

 

马来西亚帕金森症协会
电话:03-7972 6683/ 7980 6685

马来西亚阿兹海默症基金会
电话:03-7956 2008/ 7958 3008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必要仍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笔录:张露华·2017.06.18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