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细腻 易受刺激 同理心太强 每5童1高敏 属人格特质非病态

医句话:

你是否发觉一些小孩的表现特别固执、情绪化、想很久都难做决定或很害羞及内敛,但却同时很有同理心、情绪波动很大、可以为了一点小事比如野狗倒毙在路边等就哭闹不已等,于是就把他归类为很难搞的小孩,其实很大可能是他有高敏(HSC)的特质。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很常会把自闭或感统失调(感官系统失调)与高敏感(简称高敏)(Highly Sensitive Child ,HSC)混为一谈,没错两者确实在一些时候会出现重迭的症状,但两者的形成及治疗是大相径庭,因此清楚辨识两者的不同是有必要的。

早前台湾艺人隋棠在其个人部落格撰写关于她高敏孩子的点滴后,‘高敏’这字眼才开始受到父母亲的关注,但其实早在30年前即1991年,当时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融(Elaine Aron)博士已针对高敏儿童发表研究报告,因为在这之前她发现一些孩子表现出与成人的高敏感(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非常相似,所以她就着手进行研究并在这一年发表其研究论文,提出了高敏儿童这个概念,随后越来越多与高敏有关研究也陆续出现,但更多是以她的研究为主。

5岁前可察觉

根据博士的研究,她指出高敏儿童的比例可达到每5人中就有1人(即15%至20%),这点与成人的比例相似,而高敏儿童的表现在5岁前即可察觉出,除了上述提及的几点(固执、情绪化、小大人等),高敏儿童有完美主义倾向、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外人看来他会很害羞、想得很多甚至被视为不合群等。

举几个例子,当高敏儿童看到别人受伤,他会嚎啕大哭,那是同理心的一种表现,再来是衣领上的标签非要摘下,否则会大哭大闹,或者是一整堆小朋友聚在一块准备玩耍时,他就会在一旁思考‘好玩吗?’、‘安全吗?’、‘跌倒后怎办?’,等到他思考后,其他小朋友已经玩完了,于是就被视为不合群、骄傲或优柔寡断等。

一般上高敏儿童有几个特征:

1)他会很在意别人是怎么想。
2)他以别人的看法来断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所做的是对抑或错。
3)他看事很细微及仔细。
4)他必须想很久才能做决定。
5)任何事物必须是按照和之前一样进行或排列,否则他会感觉很不舒服。

焦虑情绪波动大

那是否意味着是因为现代父母对孩子采取‘娇生惯养’方式才会引发高敏呢?非也,从医生的角度来看,高敏一直都存在,只是如今一来少子化,再来是对儿童发展情绪,以及儿童心理的更多认知及研究,因此近年来高敏儿童才逐渐受到关注。

尽管高敏的表现更多是体现在心理层面,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因高敏而衍生的焦虑情绪以及情绪上的波动很大,日后在成人阶段时罹患精神疾病会较高。

难接受大变化 成长或受累

高敏的儿童会想得多、想得更仔细,彷佛一台无休止的机器,不同的讯息一则接一则地涌入他的脑海中,就会造成必须不断把收集到的讯息处理再处理而疲累不堪,持续下去就会影响睡眠品质。

再来是高敏儿童无法接受很大的变化,比如对餐饮上的一些改变表现会表现非常执着,这就会造成他出现偏食,在睡不好及吃不好的情况下,其成长与发展将会一并受影响。

此外高敏儿童的各种表现症状若不及时获得父母介入教养,包括关怀和陪伴,那这个由心理层面衍生至生理方面的人格特质将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以及日后发展等。

大脑“行为抑制”活跃

那高敏儿童是否为大脑有问题呢?非也,人的前叶皮质是大脑的指令与管理中枢,包含了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以及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过动儿是属于前者较为活跃,而高敏儿童则是后者更为活跃,从整体来看,他的脑部并没有受到伤害或缺陷,再次强调,高敏是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并非疾病,这是它与自闭或感统失调最大的差别。

更为关键的是,研究发现有80%的高敏儿童,其父母是没有高敏特质,正因如此很多时候高敏儿童的父母是没有察觉孩子的不一样,只是笼统地认为‘为何我家小孩特别难搞’,殊不知是孩子就是高敏儿童。

-
唐秀萍医生(Vivian Thong Siew Peng)
儿科顾问

具DOES 4面向

那身为父母如何确定孩子是否为高敏呢?根据艾融博士的说法,高敏的儿童或成人在根本上必然存在“DOES”4个面向,只要其中一个不符合,那就不属高敏一分子。

D:深入思考(Depth)
第一时间会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事物,并进行详细思考,也因此很多时候他们被视为想太多。

O:容易受到刺激(Overstimulation)
为了要处理更多感知输入,因此会比其他人感到疲累,然后对于各种感知如光线、冷热或痛会格外敏感,因此容易因刺激而导致人很焦虑。

E:同理心很强(Emotional & Empathy)
由于同理心太强,情绪波动会很大,心情也会很难受或挣扎,在外人看来为何会如此矫情呢?为何会为‘一件小事’比如看到一部悲剧而大哭,或者是看到小猫死在路旁而感到难过不已,其实对当事人而言,这种情绪是一种负担。

S:观察细微(Subtlety)
一些细微的动作或声音、或者是味道、甚至是讲话声的音量高低、眼神等都能察觉到。

测量表>13个或属高敏

要检测家中小孩是否为高敏儿童,父母可以参考一份海外针对高敏儿童的测量表:

请以直觉回答下列问题,若认为小孩目前的状况还算符合或是过去曾符合,请回答‘是’,若认为完全不符合或几乎不符合,可回答‘不是’,主要回答‘是’的选项超过13个,或者是其中几项特别明显,那小孩很大可能就是高敏儿童。

-

除了通过自我检测之外,父母亦可咨询受认可的儿科医生,从而更有效辨别家中孩子是否有高敏特质。

高敏儿3问:非自闭 惟心理可影响生理

问1:高敏儿童的表现是否有病呢?
答:不是,高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换言之他是天生就是如此,而这种特质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成为他的气质,伴随一辈子,那后天环境是否会有影响,则端乎高敏的严重性(比如已造成精神负担或引发焦虑等),或者高敏儿童本身是否愿意去“改善”,再来是父母对他的接纳度,即教养介入如教导他凡事不是只有一种,不一定所有事情是ABCDE,有时也会出现CDACB,父母多给予一些耐性,即可协助高敏孩子努力迈前一步。

问2:那高敏是否就等于自闭或感统失调呢?
答:非也,高敏和自闭及感统失调最大的差别就是前者是人格特质,但后者则是属于病态,即神经发展的疾病,如言语和沟通能力有障碍,必要时需要通过行为治疗或职能治疗等来改善,而高敏则是性格,他们的社交、学习、表达及沟通能力等没有障碍,只是因着高敏所以会比同龄的儿童想得更多,更细微等,如果简单形容,那就是高敏是心理会影响到生理,没错,高敏不是疾病,但它所引发的情绪反应却可能会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育如睡眠不足、偏食等,而自闭或感统失调则是从生理进而影响心理(因脑部问题而形成)。

问3:以如今医学检验是否能检测出高敏儿童呢?
答:不能,正如我一直强调的,高敏是人格特质,是无法通过检验诸如脑电波检验、心电图等来查出,能做的就是通过观察及面对面接触,再加上更多了解才能确定。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何建兴.2021.07.19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