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心肌炎胸痛 甚至“挖出”旧疾 染疫后遗症“威力”惊人

 

 

医识力:
COVID-19确诊者康复后出现后遗症,症状计有腹泻、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10%至20%确诊者患上后遗症,在他们之中至少有30%的症状表现与心脏有关,如心悸、心肌发炎、胸口闷痛等。这些症状何时“消失”不得而知,也无法预防。唯一的方法是照顾卫生与健康,减低感染的风险。


“近2023岁末,COVID-19虽不似初时般猖獗,但它仍在我们周边挥之不去。无可避免的是,有些COVID-19确诊者在康复后受到此病毒后遗症的影响,有者数月即消停,有者却在此后饱受困扰。

定义COVID-19后遗症,有两个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在官方文告中声明,COVID-19的长期症状就是它所带来的后遗症。根据世卫于2021年10月发布的临床定义,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已确诊或可能感染COVID-19的人身上。它通常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

举个简单的例子,病患确诊住院第一周有COVID-19的病症,如干咳、呼吸困难等,期间突然出现稀便(water diarrhea),也就是前述的确诊3个月内出现的后遗症;另,单一症状持续两个月即是后遗症。病患在进行治疗后,检测呈阴而获准出院,其干咳的症状维持了长达两个月,那么这就是符合COVID-19后遗症的特性。

在COVID-19确诊病例中,10%至20%的患者面对COVID-19后遗症,也就是说每10个确诊者中就有两个人面对这类问题;其中,这些病患中年龄介于30至60岁,女性占大多数。

逾30%与心脏有关
在这组群体中,至少有30%患者的后遗症症状表现与心脏有关,年龄和性别与上述雷同。

确诊症状等级达4或5级的患者,在确诊时因心肺受损程度严重,康复后较易患上心脏方面的后遗症。我们可以这么说,在这组康复群体中高达60%的人面对上述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COVID-19会把人体的旧疾‘挖掘’出来,比如有的人早期患有偏头痛或哮喘等问题,在照料下已甚少发作,却在确诊康复后,相关疾病出现频繁。一些在确诊前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原本只属轻微,在染疫后病情会有加重的可能性,甚至升级或恶化。
 

成人儿童大不同

COVID-19后遗症的症状因人而异,成人与儿童之间也有所不同。最常见的症状繁多,我将之做了分类,这些症状涉及呼吸道、精神状况、心理状态及心肺器官等。

与呼吸道相关的症状计有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持续咳嗽、胸口疼痛、说话困难、丧失嗅觉或味觉;精神状况方面则有感到疲劳、关节或肌肉疼痛;心理健康状态上,病患可能感到忧郁或焦虑,面对记忆力、注意力或睡眠问题。

我们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即心脏,亦会受到COVID-19影响,其引发的COVID-19后遗症症状表现计有胸口闷痛、心悸、呼吸困难、运动时呼吸短促、自律神经失调、咳嗽,以及较少见的心脏衰竭。较多的病例为心悸或心肌发炎;至于人们常听闻的心脏血管梗塞,属于急性发生的病症,不被列为COVID-19后遗症症状。

心肺毗邻相互关联
必须一提的是,心肺乃是人体内毗邻的器官,两者之间的症状相互牵扯。有的症状是连贯性的,比如病患在休息时胸口闷痛、心悸,接着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状况。

呼吸困难与运动时呼吸急促,两者之间有何差异?前者是人在处于静态时,如坐在沙发上阅报、看电视等,感到呼吸短促;至于后者,患者可从平日的活动中察觉,比如确诊COVID-19前可跑步5圈,确诊康复后跑了两圈就气喘如牛,那么,这或许就是长COVID的症状。

其他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尚有身体发热、听力或视力问题、四肢有针刺感、关节疼痛、腹泻、站立时眩晕、肾脏与肠道损害、思维涣散、神思恍惚等。


4假设推断染疫后遗症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何以染上COVID-19会引发后遗症?可惜迄今为止,科学家们仍未揪出COVID-19的源头与后遗症的原因。专家们做出4种假设(hypothesis),推断导致COVID-19后遗症产生的可能性。

第一种假设,病毒感染组织的直接毒性,造成的肺纤维化等器官损伤,对肺部与心脏带来永久性的损害。COVID-19的其中一种结构蛋白─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负责将病毒送入宿主细胞组织。当细胞膜表面受体ACE2与病毒结合时,即进入人体细胞内,也就形成了直接性的病毒侵略,而造成对细胞构造与功能的损毁。

心肺血管ACE2最多伤害最深
心脏、血管与肺部是最多ACE2受体的人体器官,所以当病毒侵入时,这三者首当其冲受到侵害,损害功能,一连串的问题随之而来,如心悸、肺部变弱、血压升高等。

第二种假设,免疫系统紊乱。炎症是身体对感染或损伤的一种正常反应,但血液中的蛋白质表明COVID-19后遗症引起的炎症可能会导致一些症状。

同时,当病毒遭自身免疫统的抗体攻击时变成‘碎片’,并长时间粘附于人体细胞上,人体免疫系统自身的抗体产生错乱,发动错误的攻击,事实上它所攻击的对象只是那些病毒‘碎片’。这情况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取决于针对的目标和反应形式。

诱“人体发电机”休眠
第三种假设,新陈代谢变慢而加速细胞的老化。线粒体(mitochondrion),即‘人体的发电机’受损,导致人体产生和消耗能量的能力出现异常。‘人体的发电机’存在于几乎所有的人体细胞中,像微型发电站一样把食物中的能量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形式。一种猜测是COVID-19会导致‘发电机’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出现疲倦的症状。

第四种假设,血栓和小血管损伤。COVID-19后遗症的一些症状可能是微小的凝块阻塞了我们体内最小的血管,称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任务是为身体各个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清除新陈代谢的废物。毛细血管阻塞可能导致细胞迅速受损,使人容易疲乏。

 

20231118_Dr Tan Kok Leng
陈国麟医生(Tan Kok Leng)
心脏内科顾问


验血照胸测肺功能

由于至今没有找到COVID-19后遗症的原因,所以我们无法给病患施以精确性的治疗,医疗专家依照上述的4种假设,按照病人的症状进行针对性诊治。至于在诊断方面,其实与一般的程序无异。

当病患出现相关症状时,我们会按照平日的筛查手法诊断。首先就是做初步的体检,而血液检测是我们必须做的检查。因为从这项检测中可基本得知患者的心肌、肾脏及肝脏功能是否异常。另一个必做的检查是胸部成像及肺功能测试。

便携式心电图“捕”心悸
针对心脏方面的检查,基本的项目就有心电图、超声波及运动检测。在经过上述检测后,仍找不出结果,则可更深入的检查。依照不同的症状,我们可选择电脑断层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m)、心脏磁力共振造影(cardiac MRI)或便携式动态心电图(holter monitor)。

举个例子,病患的症状多是胸口疼痛,那么可能是冠状动脉或血管阻塞的问题,那么就可通过电脑断层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来查知结果。

另一种例子是采用便携式动态心电图。像病人有心悸的后遗症,但病症发作并无时间性,可能出现一段时日后又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就得采用此诊断手法,让病人把这台小型的心电图带回家,从日常生活中侦测病症。


只能对症治疗

如前述,我们所采取的是对症处理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善症状,让患者舒适。大致上,我们按个人的症状给予治疗上的建议,像是咳嗽即服食止咳药;腹泻问题则推荐求诊于肝肠胃专科,若有需要,建议进行大肠镜检查;肌肉酸痛者可服食保健品及鼓励患者多做运动。

心悸患者则服用药物以恢复平稳的心跳。一段时日后当他们回到医院复查时,再视情况是否适合停药。

有者1年后有改善
COVID-19出现4年,我们无从得知这个病毒何时才会消失,更枉论随确诊而来的后遗症了。

可喜的是,确实有些病人在患上心肌疾病后而康复。在国外曾进行调研,在过去两三年间,有些患者在一年后后遗症症状有所改善。

我们能够预防COVID-19后遗症吗?不能。但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尽量避免被感染,这是唯一一个可以预防的方法。”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 :陈秋蕾.2023.11.18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